譚亞創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建筑業的發展。為了進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應加強施工技術的應用,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從而促進建筑工程的高效、高質完成?;诖?,本文主要對建筑工程技術和管理措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技術應用研究
1.1主體工程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鋼結構工程技術是建筑主體工程的兩項重要技術。在實際的建筑工程建設中,這兩項技術實施的要點如下:
1.1.1混凝土工程技術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常用的一種混合材料,其是由水、水泥、骨料、外加劑等組成。在混凝土施工前,需先確定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并嚴格檢查進場原材料的質量,從而滿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按照確定的原材料和配合比進行混凝土的拌合,以便混凝土的澆筑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達到澆筑地點時,應對其進行坍落度檢測試驗,避免混凝土出現離析等現象。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后,應進行混凝土澆筑。就混凝土澆筑來說,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澆筑前應對模板進行檢查,觀察其是否干凈,避免雜質的存在而影響混凝土的最終質量;二是澆筑過程不宜過快,特別是一些梁柱、墻板的交界面,從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穩定性;三是分層澆筑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形成前,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并進行振搗工作;四是混凝土澆筑并振搗完成后,要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工作,要保障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充足,通常普通混凝土養護時間在7天以上,摻加外加劑等的混凝土養護時間在14天以上。對于混凝土養護來說,養護方式主要采用噴水保養,并將塑料薄膜、麻袋等材料覆蓋在混凝土表面,并使其處于濕潤的狀態,從而達到混凝土養護的最佳效果。
1.1.2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就鋼筋工程來說,其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需重視鋼筋工程。鋼筋工程的質量與鋼筋的性能、長度、綁扎方式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要做好鋼筋材料的檢查、長度的計算、綁扎等工作,從而將鋼筋材料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在實際的鋼筋工程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鋼筋的下料和加工,此過程中應考慮與箍筋同級別的短鋼筋的增加情況,同時以節點區的箍筋高度為基礎,對其具體長度進行確定,并預先焊接好箍筋的開口,之后按照設計的間距,用短鋼筋來完成柱箍筋的焊接,只要在箍筋每邊或者兩邊相對焊接即可,最終形成四周封閉,上下開口的整體鋼筋結構;二是在梁鋼筋的安裝前,應把鋼筋結構套入柱的縱筋中,并在樓板模板面上布置墊木,再穿梁的縱向鋼筋并綁扎結實,等梁鋼筋綁扎完成,沉梁時節點區的骨架就會和梁形成整體,一起下落,并且不會發生開口、變形的問題;三是鋼筋的連接形式主要分為焊接、機械連接和綁扎,在混凝土澆筑之前,應驗收已安全的鋼筋工程,驗收合格之后,再進行后續的施工。
1.2防水工程技術
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衛生間防水等是防水工程的重點內容,本文以地下室防水為例,對防水工程技術進一步分析。地下室防水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防水混凝土材料,并利用高頻振搗器進行20s以上的振搗,其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翻漿,直到不出現氣泡為止,在利用機械振搗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檢查是否出現漏振的地方,保證振搗的全面性。其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保證均勻、連續地進行,盡量減少施工縫的數量。進行施工縫的施工時,要確保施工縫表面沒有雜物且干燥,然后刷處理劑,最后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由于地下室的潮濕環境,事先在施工縫中添加膨脹止水條。水平施工縫一般要高出地板不小于0.3m的墻體上,如果地下室的墻體中包含有較多的孔洞時,施工縫的位置應該距離孔洞0.3m以上。相對于水平施工縫而言,垂直施工縫應該遠離地下水較多的地方,防止遭受地下水的浸泡侵蝕。高層建筑多采用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其防水技術是添加一定的粉煤灰或者是采用水化熱較低的材料,地下室防水是結構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結合,防水材料主要使用SBS改性瀝青。
2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2.1做好建筑工程的前期管理工作
可行性研究階段和勘察、規劃設計階段是建筑工程建設前期的兩個重要階段,其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能否建設、如何建設,因此,應加強這兩個階段的管理工作,從而保障建筑工程前期工作的有效性、可靠性。其中,可行性研究階段的管理方面,業主應對項目進行投資定位,了解和調查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和論證,從而科學合理地確定項目的各種規劃指標,從而為項目投資估算、經濟分析及項目評價提供參考依據。而勘察、規劃設計階段的管理方面,審查規劃、設計單位編制的工程勘察設計任務書及其成果的質量尤為重要,達到勘察規劃目的同時,保障了建筑工程設計的質量,極大程度上保障了工程質量的安全性、可靠性,促進了建筑工程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2.2加強合同管理
合同是約定項目參與各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因此,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合同的形式把工程建設項目各相關單位的權利、義務、責任確定下來。按照《合同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規中的規定,使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都能夠有章可循,確保各方利益的實現。
2.3加強質量管理
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應加強質量管理。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人員素質,人是生產力的決定因素,其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具有主導地位,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和管理人員培養,根據激勵與約束的原則,充分發揮技術和管理人員的能動性;二是確保材料質量,材料的質量和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因此有必要從材料計劃的編制、采購到進場后的驗收、復檢等,各個環節必須要進行嚴格限制和管理,認真執行材料驗收、發放、退料、回收制度,并要對建材、構配件和設備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監控。
3結束語
總之,建筑工程的質量保證離不開施工技術和管理,選擇適宜的施工技術,并按照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操作,從而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加強建筑工程的各方面管理,為建筑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