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宓蜜
摘要:貧困生作為學校的特殊群體,既承擔著極大的經濟壓力,還要承受巨大的學習和心理壓力。隨著貧困生數量的增多,貧困生的心理貧困問題逐漸凸顯,并影響到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積極心理學則能夠有效培養貧困生的積極情緒,鍛造他們的積極人格,更好的引導貧困生形成積極心理,為今后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本文主要對積極心理學視域下貧困生幫扶教育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貧困生;幫扶教育
貧困生是學校給予特殊照顧的一個群體,他們面臨和承受著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壓力,極大的影響到貧困生的健康發展和長遠進步。隨著貧困生數量的逐年遞增,貧困生的心理貧困問題亟待解決。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貧困生幫扶教育則為廣大貧困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心理救助和積極心理形成的機會和平臺,有利于培養貧困生的積極情緒、鍛造他們的積極品格以及構建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
1.貧困生幫扶工作現況
貧困生幫扶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進而影響到貧困生幫扶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貧困學生數量逐年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貧困學生的數量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其主要原因在于客觀上學生的社會背景、地域等差異和差距較大和主觀上父輩文化程度或職業差異,家中人口數量或其他負擔等差異也有增大趨勢,進而導致貧困生的數量呈現增加趨勢。第二,特困生“心理貧困”問題逐漸凸現。貧困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中承受著經濟壓力的同時,還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特困生,因為其生活背景、家庭狀況以及主觀原因等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心理貧困問題,消極的心理狀態制約了學生的發展。第三,貧困生存在很多不良的心理狀態。貧困生普遍存在自卑自閉、敏感多疑、焦慮心理和虛榮心理等不良心理狀態,進而會造成學生心理失衡,引發嚴重的心理問題。
2.積極心理學的運用對于貧困生幫扶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發展道路上的里程碑也是一門新興的心理科學研究領域,它強調采用科學原則和有效方法研究幸福,并積極倡導積極心理,以此來號召人類形成積極的人格品性,促進人類和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將積極心理學引入貧困生幫扶健康教育具有積極意義和極大的應用價值。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貧困生幫扶健康教育并不是要忽視貧困生身上存在的小計心理和不良情緒,而是將重點放在貧困生的積極品質上,并以此為出發點為貧困生創設良好的資助幫扶環境,挖掘貧困生的潛力和積極心理,讓他們有效利用積極因素對自身所處的境況進行改變,進而幫助貧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況和行為方式,使他們逐漸實現自我幫助。因此,為了更好的改變貧困生幫扶工作,就要有效運用積極心理學,構建良好的貧困生自助模式。
3.運用積極心理學建立貧困生心理脫貧教育模式
3.1.建造貧困生資助幫扶體系
為了更好的給予貧困生有效的經濟和心理資助,學校連同政府必須要逐步建造起完善的貧困生資助幫扶體系,并積極完善各項貧困幫扶手段,確保學生不因為貧困輟學,并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幫扶體系的建設中,促進教育的公平和全面發展。完善的貧困生資助幫扶體系的建設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高效教育等生源地助學資助等。另外,政府也要為貧困生資助幫扶體系的建立進行資金支持,確保各項助學政策的貫徹落實,擴大幫扶范圍,提升資助水平。
3.2.增進貧困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積極的情緒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建立貧困生心理脫貧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美好的人生藍圖,提高貧困生對自身的了解,進而引導他們客服抑郁的情感,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面對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校教師可以采用團隊輔導或者個體幫扶的手段對貧困生進行積極情緒的培養和輔導,讓廣大的貧困生在快樂、成功和積極的氛圍中增進積極體驗。同時,學??梢詾閷W生專門設置積極心理學的課程或者是在教學中向學生更多的滲透積極心理學的內涵,增強學生積極情緒的體驗動力。
3.3.塑造貧困生積極的人格品質
貧困生對事物的認識會受到其人格的影響,而且人格是個體在內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積極人格的形成需要貧困生積極努力和不斷的塑造。因此,為了有效的塑造貧困生的積極人格和品質,更多的需要貧困生能夠逐漸認識到自身品格品質上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進的地方,進而在實踐中完善品格。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引導,同時行業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他們,深化貧困生對自身的理解,增強貧困生幫扶力度。
3.4.培養貧困生積極的心理認知
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學校必須要引導學生從消極的心理中走出來,逐漸形成一種積極的巡禮認知,進而激發貧困學生的內在力量和熱情,提高他們面對困難和解決難題的勇氣和積極心態,進而確保貧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認知,并有效的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積極心理學并不是讓貧困生故意忽視或者逃避消極層面,而是教會學生積極面對將消極變成尋找積極因素的動力,用正確的心理認知引導自身實現更大的轉變和健康的成長。
3.5.構建貧困生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
構建貧困生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是積極心理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建立貧困生心理脫貧教育模式的重要保障。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的范圍很廣,涉及到學校、家庭、國家等團體和與之相關的社會制度,它的建立能夠更好的塑造貧困生的多種能力和人格品質,也能夠為貧困生的積極成長和長足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激發貧困學生的潛能。學校和家庭能夠為貧困生提供情感、物質和信息的支持,社會組織以及國家則能夠通過公益講座、組織機構干預等為貧困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4.總結
積極心理學在貧困生幫扶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能夠促使貧困生積極挖掘積極因素,養成積極情緒和人格,逐漸從被資助走向自助,克服不良的心理狀態,迎接精彩的未來。學校要對運用積極心理學建立貧困生心理脫貧教育模式進行研究,不斷建立健全貧困生資助幫扶體系,增進貧困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塑造貧困生積極的人格,培養貧困生積極的心理狀態,構建起完善的貧困生社會支持系統。 indent:26.8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區域資源共享的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夠使得不同校區的學生進行跨校區的學習聽課,充分的利用不同地區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因此,很多地方的學校都會采用跨校區為學生提供資源的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區的環境和交通,難以滿足跨校區師生進行學習安的安全性,時間性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我國現階段區域教學資源共享出現進展緩慢的問題。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教學資源區域共享的總體實施方式還并不完善,還需要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以及區域居民的一些支持和鼓勵。因此,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不同高校教育資源區域的總體化發展趨勢,改進我國現階段高校教育資源的發展,促進高校教育資源與現代教學模式相融合,發揮教育資源的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