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悠揚
它們陪伴我走過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我失意落魄的時候不離不棄,情深意切,千載悠悠,好讓我鼓起勇氣,繼續向前。
我是個差生,但你不能否定我這一生的夢想。這個世上,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未來。
我永遠都忘不了高一那個鵝毛大雪的星期三,我在物理課上看小說被班主任逮到。她拿起我的小說狠狠地摔到地上,在同學們的一片哄堂大笑中,她聲色俱厲地請我下課去辦公室做客,還不忘讓我站在墻邊面壁思過一節課。
隨后她輕蔑地看了我一眼說:“大家誰都不要學她,初中學習好沒有什么了不起,她連物理課都不聽,將來肯定考不上大學。小說有什么好看的,語文也不見得考滿分。”因為當時的我,在中考結束后進行分班時,以第一名的身份走進了實驗班。
當然,這些話只是被我文藝范兒地重新翻譯了出來。
在辦公室里我低頭聽著班主任喋喋不休的教誨,說什么看小說的學生考不上好大學,高中生在學習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鉆研課本,而不是閱讀課外書。直到現在,我都固執地認為這些話大錯特錯,哪怕真如她所說我并沒有考上好大學。
高二文理分科,我以年級第30名的成績考進了全校最好的文科班。然而在那次考試中,我的理科成績僅有20分。
那個諷刺了我的班主任后來我還碰見過,每次見面,她總是意味深長地看我一眼,我則會假裝陌路低頭匆匆走開。至于那聲問候,我從未說出口。不是為了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因為我苦苦追求了多年的東西被她否定了,我打心底里對她產生了厭惡和排斥。我們之間,終究是有了一條跨不過的鴻溝。
慢慢地,我的境況開始發生變化,語文老師推薦我報名參加許多作文競賽,我也因此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年少輕狂的我只被一時的驕傲自滿沖昏了頭腦,殊不知每當我暢游在可有可無的文字世界時,班里的其他同學卻奮斗在學習與復習的路上,努力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
于是,我像個透明人一樣脫離了大家的軌道,停留在角落里自娛自樂,就這樣我行我素地活著。有人夸過我文筆不錯,卻沒有一個人告訴過我要堅持。
到了高三,我依舊沉迷于自己的文字天地里無法自拔,偶爾抬頭看看灰藍色的天空,覺得這個世界并不美好。我自認為擁有文字就已經足夠,又何苦再學那些亂七八糟的公式定理,去為了一場并不能決定什么的考試而拼命。
只怪那時的我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是地認為我的高考作文會得滿分,可最終等到的是一張慘不忍睹的成績單和一場癡人說夢的空歡喜。
那段應屆畢業的日子真是喪到了極點,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就連去做兼職也聯系不到幾個客戶。身邊的人狠狠地送給我一些負面評價,而我卻又顯得不那么在乎。于是毫無疑問,我被貼上了“無藥可救”的標簽。
那個夏天,我索性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去理會外面七嘴八舌的議論聲,每天坐在書桌前翻閱各種文字,記錄各種隨筆,思考著我將何去何從。偶爾聽到旁人說起和我一樣名落孫山的學生們哭天喊地、一蹶不振時,我突然就覺得6月的陽光竟然會那么刺眼。
幸好還有文字陪我走過那段昏暗的日子,我不停地讀,不停地寫,枯瘦的日子也漸漸變得豐腴起來。恍惚之間,我甚至覺得,這就是我唯一的歸宿,一輩子的殊途。
后來,在兵荒馬亂的復讀班里,我曾悲觀地認為除了寫作之外我一無是處。復讀生的成績考不過應屆生,除了上課和復習,我的其余時間都在看書寫作,從名著到雜志,從詩歌到散文,只要有文字的內容我都一一涉獵。唯有這樣,我才不會被生活的泥石流淹沒甚至被摧毀,迷失最真實的自我。
可打心底里我還是找不到方向,厭食和失眠就像噩夢一樣纏繞著我。為了多練寫作,我推掉了大大小小的聚餐和出游,為了多看幾本課外書,凌晨我打著臺燈蜷在被窩里,如饑似渴地從書里汲取力量。
直到后來我有一篇未完成的小說在班里傳開,得到同桌舍友們的稱贊,我才恍然明白,我愛了十多年的文字被自己看得一文不值是一件多么無知的事情。它們陪伴我走過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我失意落魄的時候不離不棄,情深意切,千載悠悠,好讓我鼓起勇氣,繼續向前。
如果說前方就是萬丈懸崖,走到人生盡頭我將頭也不回。我不后悔我的課余時間被各種小說和文字占據,我甚至不后悔,我用高中四年去做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很慶幸我將文字這條道路走到了今天,并且不曾悔過當初。
高中畢業,終于有雜志肯收下我的文章。大一的時候,我開始做起自媒體,每天坐在宿舍上鋪,對著電腦屏幕寫一篇稿子寫到深夜已是家常便飯。
后來,我學會了越來越多的新媒體技能,我的文章一篇篇被鉛字打印出來放在書店里,和許多暢銷書作家的書一起,并排躺在書架上等著顧客的光臨。
很喜歡大冰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一首驚世駭俗的歌在等著他,只不過找到這首歌,需要米飯和時間。”
只愿和我一樣飽受困惑與嘲諷的人堅定信念,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不一樣,那就一枝獨秀吧。終有一天,你會攀上屬于自己的峰頂,笑著面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