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與英語教學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思維能力在英語學習各種能力中占有核心地位,思維教育是對高中生進行思維培養的過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能夠通過思維教育,培養學生直接運用英語思維進行表達的能力,使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是實現英語學習真正意義的重要途徑。這就決定了英語教師要在新課程理論指導下改進教學觀念,以思維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思維能力;思維培養
【作者簡介】郭莉,女,漢族,北京市二外附中,一級,碩士,研究方向: 英語教學研究。
一、思維與思維能力
思維是多種學科共同研究的對象,思維的實質在哲學、邏輯學、語言學、心理學等等這些學科中都得到了不同側面的揭示。比如,思維在哲學角度是人腦對于客觀事物概括的間接的反應。根據不同的標準,思維可以劃分出多種類型,比如:抽象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相似思維、創造性思維、辯證思維等。作為英語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思維類型,針對性的進行思維訓練,以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運用多種思維的能力。
思維發展程度的標志便是思維能力:第一方面,接收信息方面,思維能力是一種獲取能力,即主要是人類在進行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將這種能力對實踐過程和實踐本身信息的獲取;第二方面,尋求信息方面,思維能力主要是指一種記憶能力,體現在人類,即思維主體在進行實踐活動時對事情本身或相關細節進行的記憶情況;第三方面,輸出信息方面,思維能力是一種輸出能力,即思維主體對思維加工結果的輸出,在語言方面體現為語言表達能力。
二、英語思維與英語教學
思維活動是靠詞、詞組、句子和句群等語言形式來表達的。是人的頭腦反映外界事物的認識活動;而語言則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思維和語言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英語思維,即英語的掌握程度與母語一樣,可靈活地使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
依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高中英語教學中所需要的思維能力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思維的廣度。思維的廣度,顧名思義,便是指思維所能達到的最大閾限,所涉獵的范圍。第二,思維的深度。是指思維深刻程度,一個具有相當思維深度的人,在進行英語表達的構思時能透過表達要求的要點抓住要如何用英語表達的實質。第三,思維的靈活程度。思維的靈活程度即思維的靈活程度在主體在進行思維活動時的體現。在英語語言運用的思維過程中,如果思維能處于靈活和活躍的狀態,就可以對表達內容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第四,思維的敏捷程度。思維的敏捷程度是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速度和實效在寫作思維過程中的體現。
三、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1.加強教師自身中英思維差異敏感性的培養。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決定了教師自身必須先建立起成熟的英漢思維差異的意識,才能在教學中將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首先,要樹立起明確的英漢思維差異教學理念,樹立起關注思維差異的教學理念。作為英文的教師,應該自覺地掌握漢語思維和英語思維的差異,深刻了解探討雙語學習者在寫作上存在的明顯誤區,并能夠挖掘這種寫作差異的癥結所在,從理論上高度自覺地認識指導學生通過差異認識英語語言特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從對詞、句和語法能力的培養為著力點,逐漸的過度到語篇能力的把握的培養上來。對課文的把握要更多地從篇章的建構、詞語和句式的選用、語體的風格等角度進行全新的講解。其次,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教材中關于語篇結構的講解,教會學生以中英思維差異的視角來理解篇章的邏輯架構。比如在針對高中英語的寫作教學,寫作的過程可以看作是翻譯的過程,相當于從漢語翻譯至英語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寫作課中應該深入認識兩種思維模式之間的辯證關系,在這種語義再創造的過程中知道學生按照英語思維下所需選用的修辭、句式、邏輯架構和語言格調,保持對思維差異和語言差異的敏感性,幫助學生感知并認識到兩種差異的存在,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思維模式。
2.強化英語語言的課堂輸入。英語語言的課堂輸入所要達到的效果是充分調動學生以英語思維進行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創造英語思維的學習環境。以多樣的情景設置調動學生積極性。模糊課堂內外的界限,盡量將教學引入更為廣闊的情景之中,通過精心預測教學活動,預設教學方案,追求課堂的動態發展,關注學生英語思維的偏差并做出適時的調整。教師可以創設不同的交際情境。
3.以“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通過情景創設,激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帶著問題鉆研教材。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最初可以先由教師向學生提問,并使學生認識到提問的意義和方法,進而和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鼓勵促進學生進一步提高問題的質量,通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語言知識、經驗、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從而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教學的知識技能。為學生每一個下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總之,教師應該根據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其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來開展教學,研究高考的最新動向和能力要求,以加強英語文化教育為基礎,強調對英語語言的輸入,以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語言環境等多個方面做出有效的適應性調整,逐步建立起學生對英漢思維差異性的敏感性,逐步調動高中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英語思維能力,樹立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成績。外語教學的語言輸出,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訓練,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總結英語思維的特點,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寫作習慣,沖破母語思維對英語表達的定性影響。
參考文獻:
[1]寧虹.嚴格科學地實現素質教育——教師的專業[J].教育研究,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