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恒大集團發展為500強企業經歷了許多的困難與抉擇,在戰略的選擇上必然也是十分慎重,本文通過對恒大多元化情況的分析,詳細闡述了恒大施行多元化戰略的動因,多元化經營是恒大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也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發展多元化。
關鍵詞:恒大;多元化;動因
恒大集團起始是以房地產為主要經營項目,但隨著房地產產業逐漸進入低迷時期,恒大集團把握機會大力推行多元化,取得碩果。恒大目前是主打房地產,還發展了有關旅游、健康、新能源方面的項目,幾家分公司齊頭并進,逐步發展成為500強企業集團。
恒大從2009年上市以來就在規劃自己的多元化發展路線,但真正稱得上“多元化發展時期”是從2015年開始,在2015年之前,恒大的赫芬達爾指數沒有較大變動,2015年之后開始有所下降。恒大從2010年到2015年的專業化率(SR)分比為98.99%、97.67%、97.31%、98.47%、96.46%、94.98%,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恒大專業化率從2010-2015年有大幅度的下降,說明恒大開始由原先的單一經營逐漸轉向了多元化經營,邁進了多元化的領域。
究竟是哪些原因造就了如今的恒大集團,在學術界有許多有關企業多元化動因的觀點,在下文我們將從大環境和企業自身人手,分析恒大外在以及潛在的多元化動因。
一、外在的多元化動因
第一,大環境的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1978年初起步,經歷了非理性與調整階段后,從1995年開始步人正軌,從2003年開始中國實行統一收儲并出讓的土地管理政策,再加上1993年形成的地方處理財產權力與行政權力分割的財稅管理體系,地方政府處理財產的權力開始變得十分有限,在這一財稅管理體系之下,地方政府開始沒有度的出讓土地,以此來獲得預算外財政收入,用以填補地方財政支出,并且當時正處于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第二階段,城市建設、稅收、國民生產總值(GDP)等是地方官員行政體制下主要的考核指標。致使房地產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甚至可以稱之為野蠻發展,到2015年的時候,房地產已經沒有更多的空間來供恒大發展,國民也開始抱怨房價過高,2013年政府開始實施調控,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許多房產空置,導致了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在這種情況下恒大只能依靠多元化來規避危機,不被市場所淘汰。
第二,土地資源有限。在房地產大發展時期諸多可以建房的土地己被開發殆盡,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再加上我國2015年時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養育著13.75億中國人民,土地資源有限,還要保障基本的農用及綠化土地,所以客觀卜房地產難以繼續開發。
第三,擴寬市場。恒大集團在房地產行業中已經擁有了極好的優勢和堅固的地位。依托其房地產核心競爭力,與萬科地產、萬達地產位列中國房地產500強開發企業的前三甲。2014中國房地產公司品牌價值名列第一。恒大的房地產市場在無法繼續發展的情況下,選擇多元化可以使企業繼續保持活力。
二、潛在的多元化動因
第一,企業自身的可能性。恒大發展越來越好,之前的蓬勃發展積累了許多可用資金,主業得到了很好的穩固,同行業中也是極具競爭力的,所以恒大他自己的自身條件就決定了他可以進行多元化的發展。
第二,提高企業競爭力。現在不論什么行業競爭都非常激烈,每一個企業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大做好,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給職工更好的待遇與福利,然而要達到這一目標何其困難,單靠一個業務是辦不到的,多元化可以使企業全方位發展,獲得更多的升華空間,更大的市場占有率,而且有的產業還可以促進主業的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第三,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商業經營的跌宕起伏、市場情況的轉變、競爭局面的改變,都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如果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局限于一個產業或者行業,風險就會很大,與“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是一樣的,經營單一,一旦出現危機,比如資金、運營方面的問題,資金鏈一旦斷裂,就會難以挽回局面。所以,很多房地產企業其實都施行了多元化。如果一個行業出現問題,另一個行業也可以起到支撐運營或者緩和危機的作用,以此來平衡企業現狀。
三、總結
綜上所述,恒大多元化有許多方面的動因,歸根到底是為了改善集團現狀、保障集團可持續發展,但是多元化進程略微有些快,應該放緩腳步,選擇適合企業的多元化方向進行業務的拓展,使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逢田,蔣智毅.淺析企業多元化戰略和歸核化戰略[J].商場現代化,2010(2)42.
[2]胡遲,中國企業的多元化選擇[J].企業管理,2007(1).
[3]胡順華,劉偉興.中國恒大的VIE結構及多元化投資研究[J].商業會計,2017(7):40-42.
[4]侯松容.企業為何熱衷多元化戰略[J].證券導刊,2004(2):79.
作者簡介:
高沛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