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衛 張秋萍
[摘要]題跋作為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被視為珍貴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得到歷代藏家、學者的重視。其涵蓋的諸多信息,對版本目錄學、藏書史、文化史等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多年來鮮有人對此進行系統的整理研究。為更多地揭示古籍的文獻價值,推進古籍保護工作的開展,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實施的“古籍題跋整理項目”,無疑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關鍵詞]題跋太平天國印書整理
古籍文獻是承載中華文明記憶的物質遺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精神資源。隨著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深入開展,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于2012年9月正式實施了“《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的古籍題跋整理項目”。整理后的成果將編纂成《國家珍貴古籍題跋匯編》,并將發布在“中華古籍聯合目錄數據庫”中為廣大研究者使用。
題跋作為珍貴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向得到歷代藏家、學者的重視。它涵蓋的關于古籍內容、刻印、流傳及其他諸多的信息,對版本目錄學、藏書史、文化史等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為配合此項工作,對已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并有題跋款識的《欽定英杰歸真》進行了整理研究。
一、關于題跋
中國古代題跋是一定時代文化藝術發展的產物,也是一定時代文化藝術發展的記錄。作為一種文體,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足部》謂:“題者,標其前;跋者,系其后也?!边@表明書寫于書籍、字畫、碑帖作品前面的文字稱“題”,后面的則稱“跋”,總稱“題跋”,又稱題款、款識。
學界認為,六朝是題跋的萌芽時期,宋代則臻于極盛。明代的題跋大家毛晉評論稱“題跋一派,惟宋人當家”[1];清代的王世貞也推服“宋人工于題跋”[2]。這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當屬蘇軾和黃庭堅。題跋大致可歸為學術類與藝術類兩種。學術類題跋重于載錄、考訂、評論,并講究謹言博洽,以學養、識見取勝;而藝術類題跋則較為松弛,往往由載體觸發,發散思維,并延伸開去,更側重于主觀情志的抒發。到了清代,文人私家藏書風氣繁盛,校勘研讀蔚然成風,特別是乾嘉以后,金石、版本、校讎、考據之學成為顯學,大量題寫于各類載籍上的題跋文多為考證金石、書畫、典籍的真偽、流傳經過等學術問題,其內容逐漸由藝術性轉向學術性考證。
歷代藏書家及學者尤其注重典籍版本的考訂與研究。為尋得善本而藏,他們每得一書,首先是精審??钡浼畠热?,或究其外觀,或借助書目及其他書外資料來評判該版本的優劣,并利用題跋這種文體形式來詳細記錄其收、校、刊的過程及心得收獲。這對辨章學術,研究目錄、版本有指示門徑之功,是后人讀書治學的重要參考依據。
正因為題跋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最能表現出文人學者的真實思想、藝術見解和審美情趣,這些承載著大量文化信息的題跋文,學術性和文學性兼備。對這些彌足珍貴的原始資料進行整理研究,無疑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二、題跋者背景
作題跋歷來都是具有較高身份和地位的文人的一種文化行為,作題跋者均非書畫工匠,一般為當時文人圈子里具有較高威望的名流、賢達。館藏國家一級文物“太平天國印書《欽定英杰歸真》原刻本”上的手書題跋文之著者葉恭綽,就是一位在中國近代政治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更是一位文學藝術領域中的著名人士。
葉恭綽(1881—1968),字譽虎,號遐庵。廣州番禺人,出身于書香門第,家學淵源,清廩貢生。其一身經歷了晚清、北京政府、國民政府、新中國四個時期,歷任民國交通部長、交通銀行總經理、財政部長等要職,并在鐵路交通、金融、書畫、收藏方面卓有建樹。
中年時期的葉恭綽于詩文、考古、書畫鑒賞無不精通。在《四十年求知的經過》中曾自述道:“余對文學藝術,本有先天之遺傳,故書、畫、古物之鑒別,似頗具只眼?!送?,土、木、竹、骨、玉、石、漆之雕刻、摶塑,絲、棉、麻之織繡,音樂、戲劇、歌謠、金石、碑帖、建筑、營造、詩歌、詞曲、篆、隸、真、草,雖未敢云悉有心得,亦庶幾具體而微?!盵3]故此,其搜藏的文物,遍涉書畫、珍版、宣爐、古尺、名墨、印章、硯臺、箋紙、古泉、竹刻等,至為豐富,聲著一時??谷諔馉幦姹l后,為了使國寶和古籍免遭兵燹不斷、書厄接踵、大量外流的命運,作為收藏家的葉恭綽將重金購得的西周毛公鼎、晉王羲之《曹娥碑》、王獻之《鴨頭丸帖》、明唐寅《楝亭夜話圖》等稀世珍寶和大量珍貴古籍保護了下來,并于抗戰勝利后,全部無償地捐獻給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收藏。
葉恭綽致力于藝術生涯50余年,著有《遐庵詩》《遐庵詞》《遐庵談藝錄》《遐庵匯稿》《交通救國論》《梁代陵墓考》《矩園余墨》《葉恭綽書畫選集》《葉恭綽畫集》等。還編有《全清詞鈔》《五代十國文》《清代學者像傳合集》《廣東叢書》等。他自視繪畫、書法為余事,卻能情融于書,詩融于畫,至老不倦。他的繪畫創作多取元人神韻,秀勁雋永,直寫胸臆。書法也自成一家,講究用筆運腕,行筆線條率意,細勁飛揚,筆法則雄強樸厚,綽約多姿,人稱其書有褚之俊逸、顏之雄渾、趙之潤秀。就連啟功也贊其“文章浩瀚,韻語豐穰,書法則天骨開張,盈寸之字,有尋丈之勢?!盵4]不愧為中國的現代書畫大師。
三、題跋內容考釋
葉恭綽為太平天國印書《欽定英杰歸真》所做的手書題跋為行書款識,題寫于中華民國26年(1937)8月,并鈐有“石林”和“譽虎”朱印各一方。全篇沒有句讀,整理后的內容為:“太平天國諸王以洪仁玕為好弄文墨,近年發見太平文獻仁玕之著作為獨多?!稓J定軍次實錄》《資政新編》及此《英杰歸真》,皆較成片段者,三書皆有刊本存倫敦。年前由王君重民撮影寄回,后覆印于《逸經》雜志,吾國人始得見之。初未聞國內有存本也。茲胡君汀鷺以所藏《英杰歸真》見示,其版式與《資政新編》等正同,卷首仁玕官銜及旨準頒行字樣亦復一律,惟此書刊版于辛酉,后己未二年,為太平天國十一年耳。仁玕為洪氏四王之一,據近日簡又文查見之洪氏族譜,乃秀全之同祖兄弟,原名謙益,號吉甫。金陵破后隨幼主走贛,被獲,尚有極長之口供,臨刑復賦詩見志。當時命之任軍師,掌文衡,蓋有由也。此書當系宣傳,只其問答乃設辭,非必實有其人也,所論各端,言亦甚辨,作序之七人,則概不可考,惟官銜足為考官制者之一助耳。此本聞北平圖書館曾極力訪求,不知有所獲否,茲別得一本補其缺逸,俾成完璧。何幸如之?!边@篇多達380余字的題跋文,詳細記述了葉恭綽對該書校讎后的認識與品評。
據史料記載,太平天國從辛開元年(1851)起就開始刻書,一直到庚申十年(1980),被列入“旨準頒行詔書總目”的印書共計有29部,其外若干部。從已發現的40余種太平天國印書版本來看,它不僅有初刻與后刻之別,還有增補與修改的重印本。究其原因,一般認為是當時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以及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之間的政見不一,導致其政策不斷發生變化,從而使得印書的內容、文字常有或多或少的修改。因此,不同的版本是研究太平天國政治思想及政策之變化的重要史料。
可惜的是,這些被時人稱之為“汗牛充棟,人人習見”[5]的珍貴印書在太天國失敗后遭到了清政府的瘋狂焚毀,幾無孑遺。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太平天國印書,絕大部分都保存在國外。當時的太平天國為擴大宣傳,在與外國外交官、軍人、傳教士及商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常常向他們贈送自己出版頒行的各種印書,而這些文獻被外國人帶回其國內贈送給當地的圖書館或博物館收藏,故而得以留存下來。最早從國外發現并抄錄太平天國印書回國的第一人是梁啟超。此外,程演生、俞大維、蕭一山、王重民、王慶成等眾多學者海外尋寶,陸續從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攝照并抄錄不少太平天國印書回國,為國內研究太平天國史提供了珍貴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從而推動了太平天國史以及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發展。
從已發現的太平天國印書來看,干王洪仁玕撰寫的著作為最多,其內容也多為宣傳太平天國的宗教思想和制度。作為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才學異常,文學造詣很高,他的近代化思想甚至超過了魏源、徐繼畬等早期先覺之士。特別是凝聚著他學習西方,立志把中國改造成為一個“新天新地新世界”可貴理想的施政綱領——《資政新篇》,堪稱當時國內最為完整、最為先進的近代化方案。
20世紀30年代初,由金陵某書鋪在揚州搜得的《欽定英杰歸真》是國內最早發現的太平天國印書原刻本。這部書的著者就是洪仁玕,該書于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1861)鐫刻頒行。在書中,他通過假設回答一個投降的清朝官員張某詢問太平天國禮法等問題,闡明了太平天國后期“革故鼎新”的思想和制度,意在規勸人們心歸真道、身歸真主。蕭一山曾據此版本影印,編入1936年版的《太平天國叢書》第一集中,并作跋,稱其為國內前所未聞、彌足珍貴的太平天國刻本。遺憾的是,藏于國立中央圖書館的這本太平天國印書在解放前夕被國民黨帶往臺灣。
1935年王重民去英國搜訪太平天國文獻時,在劍橋大學圖書館藏書中,竟也發現一部《欽定英杰歸真》刻本。經???,“劍橋本”為黃紙雙折封面,封二格式如“蕭輯本”(即臺灣所藏版本),封一左上墨印“欽定英杰歸真上卷”。“蕭輯本”序文作者之一“昱天福劉闥忠”,“劍橋本”則作“昱天安”??梢姟笆捿嫳尽钡溺澘棠甏缬凇皠虮尽?。至此,太平天國史學界認為,《欽定英杰歸真》僅存于臺灣和英國劍橋大學兩處。
其實,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也藏有一部有葉恭綽題跋的《欽定英杰歸真》原刻本。據題跋所言,“北平圖書館曾極力訪求”國內留存的《欽定英杰歸真》,當胡振(字汀鷺,民國時期書畫家)攜其所藏的《欽定英杰歸真》拜訪葉恭綽,并請其鑒定時,葉恭綽在經過仔細校勘后,認為“其版式與《資政新編》等正同,卷首仁玕官銜及旨準頒行字樣亦復一律”,彌補了國內空缺,是值得慶幸的大事,所以欣然為胡振藏本題款,并附于該刻本書前。該刻本高27厘米,寬15厘米,封面上方橫鐫“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辛酉年新鐫”,兩邊豎鐫“欽命文衡正總裁開朝精忠軍師干王洪制”和“旨準頒行”,正中豎鐫“欽定英杰歸真”6個大字。卷首序文3頁,正文46頁,每頁8行,每行20字,后5頁上部殘破。無“旨準頒行詔書總目”。經核對,“蕭輯本”的第5頁,第2、3行兩處“干王”只是空格,未另起行和抬頭,而這一版本兩處皆另起行,并抬頭一格,其他完全相同??梢?,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藏本與臺灣藏本、英國劍橋大學藏本是三種不同的版本。至于它的來源,已不可考。該書幾經轉手,約1940年代時,轉藏于錢瘦竹。1965年1月,錢瘦竹將珍藏20多年的《欽定英杰歸真》原刻本捐贈給了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結語
我國古代題跋是豐富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作為研究對象,其涉及的有關版本之優劣、??敝?,間及書籍流傳、書林掌故等,體現出原始資料與學術性的結合,具有極高的學術史料價值、思想啟迪價值、藝術借鑒和欣賞價值。近年來,隨著古籍文獻研究的縱深發展,對手錄題跋進行整理并系統研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版本??矫娴馁Y料,其重要性越發凸顯出來。
參考文獻
[1](明)毛晉:《“容齋題跋”跋》,《津逮秘書》第13集,上海博古齋據明汲古閣本影印,1912年。
[2](清)王世貞:《帶經堂詩話》卷10,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1月。
[3]葉恭綽:《四十年求知的經過》,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349—356頁。
[4]許習文:《藝林廣記》(五十五),《收藏·拍賣》2010年第4期。
[5]張德堅:《賊情匯纂》卷9,《太平天國》第3冊,神州國光社,195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