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大學生在出租房火災中5死24傷,多人入重癥監護室治療——最近幾天,這起發生在桂林市的火災事故一直“烤”著人們的心。目前,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中,從消防部門披露的信息看,著火部位是位于電動車停放的樓層,著火的主要物質是電動車。這些信息讓人心頭一凜:又是電動車!
2017年12月,離元旦只有半個多月,北京朝陽區一村民自建房發生火災,5人遇難9人受傷,火災是放在樓道里充電的電動自行車引起的。
2018年7月,江蘇無錫,一居民樓前正在充電的電動車起火,濃煙蔓延封住整樓居民,最后造成一死一傷。
2019年,從3月13日到3月16日僅4天,西安市發生3起電動自行車起火事故,最危險的一起發生在凌晨3點……
最近幾年,電動車引發火災致人傷亡的案例頻發,令公眾焦慮不安。專業的消防試驗結果顯示,在相對密閉環境中,一輛電動車燃燒3分鐘溫度可達1200℃,而有毒氣體覆蓋的速度更快,形容其“分分鐘奪命”絕非戲言。更危險的是,很多人喜歡將電動自行車放在單元門口、樓梯間、地下室等位置,而且習慣整夜充電,這會導致許多深夜發生的電動車起火無人發現,造成“小火亡人”的慘烈后果。
帶來生活便利的電動車,不該成為“致命炸彈”。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嚴查嚴防,嚴格執法。每個有安全意識和重視公共利益的公民還要理直氣壯地行使監督權,方便高效地反饋隱患信息。如此,社會的整體安全性才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