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妮
結核病屬于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也是我國重點防治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結核,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呼吸道飛沫傳播。與結核病病人一起生活很可能被感染,最好是以病人(傳染源)自身管理為主,積極治療結核病,而且不同類型和嚴重程度的結核病,病人和家屬需要注意的方面也不同。
◎注意健康教育
與結核病病人一起生活,需要多了解結核病方面的專業知識,建議病人先去結核專科醫院檢查,搞清楚自己的結核病是什么類型?處于什么期?有無排菌現象?出現哪些臨床癥狀?有些病人選擇不治療結核病,但結核病自愈率低,復發率較高,會對發病部位造成嚴重損毀[1]。所以,病人要正確認識結核病,意識到結核病對人體的危害性,掌握基本的結核病防治知識,積極治療才是重中之重。
1、如果是肺結核病人,或多或少都帶有傳染性,且傳染程度的強弱與痰中含的結核桿菌的數量有關,病人痰液中的結核菌越多,傳染性越強。
2、如果痰菌是陽性,則傳染性相對較強;如果痰菌是陰性,傳染性相對較弱,就不需要特別的注意。
3、如果是處于活動期的肺結核病人,在急性傳染期內,具有較強等傳染性;如果是已經接受治療或病灶已經穩定的病人,傳染性較小,不用太過緊張和擔心。
◎注意隔離
在醫院、商場、學校、辦公室等人群密集場所,需對結核病病人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嚴格防止結核病通過空氣呼吸道飛沫在公共區域播散;如果是家里有結核病病人,最好選擇隔離,病人避免近距離家屬,以防傳染老人、小孩及抵抗力較低的成年人。建議結核病病人不要過近的對他人做出大聲說話、咳嗽、打噴嚏等行為,可大大降低排菌的陽性率,積極進行抗結核治療。
◎注意衛生
提醒結核病病人注意個人衛生,在咳嗽,打噴嚏或高聲說話時可用手巾捂嘴,避免病菌通過唾液和空氣傳播;不要隨地吐痰(口水),咳出的痰(口水)用紙包裹后統一焚燒或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睡覺時不能和家屬睡在同一頭;使用單獨的餐具,不要和其他人的餐具交叉使用;定期暴曬被褥、衣物,飯前便后、外出歸來認真洗手,減少細菌滋生和病毒傳播;房間里要經常消毒,注意通風,創造良好的恢復環境,改善生活條件。病人的衣物,碗筷、被褥等生活用品都要分開使用,并用開水煮沸消毒,唾液要用專門的容器,還要加消毒水消毒,定期去結核病防治定點醫療機構復查。
◎注意疫苗預防
專業醫生建議,當家屬、學生和同事有密切接觸過結核病人,要及時去結核病防治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按醫囑進行藥物防止,尤其是那些與結核病病人居住在同一宿舍的人員和一起上課的老師、同學們[2]。
家中有老人、小孩和免疫力較低的成年人,病人避免與他們近距離接觸,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疫苗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上結核病[3]。
◎注意心理
相處過程中注意照顧病人的心理,結核病病人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面臨來自社會方面的歧視,結核病病人受到的歧視主要來著家庭、學校、社會、醫療機構等,有些病人承受了心理上的痛苦,從而采取消極態度應對治療和生活,恢復速度降低,嚴重影響著身體的健康。首先,病人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主動與家人和醫護人員溝通,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其次,家屬、同學、護理人員或同事在和結核病病人交往時要端正心態,可以避免和病人近距離接觸,但不要歧視患病人員。
◎注意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病人和家屬的飲食可以分開食用,病人可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維生素食物,增加營養,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結核病病人在飲食方面沒有太多的禁忌,盡量少食過于辛辣、含量、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不給身體造成負擔為主。還有需要的是取鍛煉身體,適量運動,人群疏散處,進行慢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和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有助于對抗疾病。
總之,與結核病病人一起生活時,注意仔細觀察,一旦結核病病人出現結核病臨床癥狀或自己的身體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本文中相關醫學理論引用文獻如下:
陳丹.你對結核病了解多少[J].中華養生保健,2019,(4):5-6.
上海市防癆協會,中國防癆協會青年理事會,《中國防癆雜志》編輯委員會.學校結核病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處置專家共識[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9,53(3):247-251.
劉杰.研究結核病的防治現狀及預防控制策略[J].飲食保健,2019,6(2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