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
【前言】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起源部位、心搏頻率和節律以及沖動傳導的任一異常而言。可由各種器質性心血管病、藥物中毒、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等因素引起,部分心律失常也可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臨床上按心律失常發作時心率的快慢分為快速性和緩慢性心律失常兩大類,前者見于過早搏動、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和心室顫動等;后者以竇性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各種傳導阻滯為常見。
心律失常的日常保健
首先必須明確診斷,因為引起心律失常的疾病較多,而且病情、程度差異很大。如果你的年齡不大,又屬于功能性的心律失常,且心肌狀況良好,可以與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但若心律失常較重,合并有器質性心臟病,應慎重對待,必須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強自我保健。是否用藥,用什么樣的藥和怎樣應用,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種類較多,作用各異,用之不當會引起不良反應,自己切不可濫用。生活要規律,不要過勞,嚴禁煙酒,忌精神過度緊張,不看情節緊張、場面驚險的電影、電視,體育鍛煉忌長跑和劇烈項目;不能游泳。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萊、水果,尤其是可通便的粗纖維豐富的食物,如芹萊、白萊、韭萊、豆角等。有心動過速者應節制性生活。定期去醫院復查,聽取醫生指導。
很多人分不清楚兩種心律(率)的區別。一個是節律的律,另外一個 是頻率的率。兩者是不一樣的,節律 的律,是指心臟跳動的節奏或者是節 律規不規律、節奏規不規律;頻率的 那個心率,是講心跳的快慢,比如說 50 次、60 次等,叫做心率。心律失常分兩種,生理性的和病 理性的。當人興奮、過度悲傷、運動 過于劇烈、喝酒、喝濃茶、喝咖啡時導 致的心律增加增快是生理性的。還 有就是運動員,因為長期高負荷運 動,心跳會偏慢一點。 病理性心律失常是疾病引起的, 最常見的是心臟疾病。比如高血壓、 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等等,這些都 會引起病理性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自我感覺非常重要, 感覺到心慌、心跳或者胸悶不適,心 前區不舒服等癥狀,建議去醫院,做一些相關的檢查。完全預防心律失常發生有時 非常困難,但可以采取適當措施進行生活調理,這對減少發生率很重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心律失常有哪些措施呢?
1.預防誘發因素。常見誘因:吸 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 食,感冒發燒,鹽攝入過多,血鉀、血 鎂低等。如果出現心慌心跳,應盡量 避免濃茶和咖啡。
2. 進食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保持 大便通暢。戒煙、酒,不宜飲濃茶、 咖啡。
3. 生活規律,心情要保持舒暢。 按時睡覺、起床,保證充足睡眠,勞逸 結合。
4. 定期門診隨訪,檢測心電圖, 學會自測脈搏,自我監測病情,家屬 學會心肺復蘇術,以備應急。
5. 安裝起搏器者,外出時隨身攜 帶診斷卡,注明姓名、家庭住址、電話 號碼、起搏器型號,以備急用。
6. 合理用藥。有些病人往往聽 信病友的建議自行改藥、改量,這樣 是很危險的,不同的心律失常用藥也 是不同的,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并 注意用藥后 的不良反應。
有人看病喜歡“ 打游擊 ”,東看看西看看,“貨比三家”之后選定一 家醫院,認為這樣才保險。其實, 頻繁更換醫院這種做法并不可取, 其中除了隱含著對醫院和醫生的不信任 ,還不利于疾病的診治 ,甚至可能會延誤病情。治療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即使當時病情沒有好轉,醫生也會相應 整治療方案。如果頻繁更換醫 院 ,可能會缺少治療的連貫性,甚至每換一家醫院,治療就得從頭再來,這樣很可能延誤治療,加重病情。而且,每換一個醫院可能要重復化驗。對于慢性病,患者更應如此。治慢性病需要一個規范化的治療 和長期方案,患者應該選一家信得過的醫院 ,找一個好醫生 ,堅持治療。既保證治療、服藥的連貫性,又能省下大筆的重復診療費用。 這樣一來,醫生會比較熟悉病情, 病 歷記錄完整 ,醫患關系融洽 ,容易掌握病情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夜生活也開始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城市中的上班族,更是經常性的熬夜、參加各種娛樂活動等,這種不良的生活方式讓心律失常的患者越來越多起來,很多年輕人去了醫院之后都被診斷患有早搏、房顫等心律失常的疾病。
對于心律失常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首選的方式,這一點特別重要,尤其是對于一些有明顯癥狀的患者來說,可以在家中備用一些有白云集團研發生產的黃楊寧片和穩心顆粒等中藥,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心律失常患者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查明病因,對因施治:心律失常是由多種不同疾病引起的癥狀。首先請醫生全面檢查,找出原發病,對因施治。一般說來,原發病治好了,心律失常也會隨之消失。
情緒穩定,心理平衡:心理因素對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都起著重要作用,對心律失常的影響就更大。心律失常者平時要做到情緒穩定、心理平衡,盡量改變急躁火爆的脾氣,學會沉著應變,自我控制情緒。相反,如果情緒激動,大喜大悲,體內兒茶酚胺分泌量增加,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原已處于心律失常的病態更趨嚴重,甚至導致致命的并發癥。
聽從醫囑,合理用藥:應用心律失常的藥物必須嚴格聽從醫囑,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切不可自已濫用,也不能隨意加大劑量或更換藥物,更不能輕信廣告上的宣傳。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只有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才有助于心臟有規律的跳動。生活雜亂無章或睡眠嚴重不足,都容易引起心律失常或加重心律失常。因此,心律失常的病人應該制定作息時間表,做到起居有時,每晚至少睡7~8個小時,春夏秋冬每天安排午睡半小時至1小時。
嚴戒煙、酒、濃茶咖啡:煙、酒、濃茶及咖啡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可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因此,心律失常者應嚴格戒煙、戒酒,不飲濃茶和咖啡。
6.少食多餐,不宜過飽:心律失常者吃飯不宜過飽,宜少食多餐,特別是有心悸、胸悶、氣短的患者,更應避免過飽。每天可吃4~5餐,晚飯更應少吃,如果吃得過飽,會增加心臟負擔。
7.動靜結合,量力而行:病情穩定,無明顯不適者,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慢跑等,活動量以不感心慌、胸悶、氣短、疲乏為宜。但不可進行劇烈的運動及量大的體力活動。同時還要密切觀察心率及節律的情況,如果出現心慌、胸悶、氣短等異常不適時,應立即就地休息,防止發生意外。
8.定期檢查,心中有數:心律失常者病程長短不-,每個病人的癥狀也不一樣。在養病過程中要注意總結經驗教訓,體會在什么情況下感覺良好,在什么情況下易引起病情反復。要定期去醫院檢查,做到心中有數。
此外,上廁所注意大便不宜過分用力,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律失常。有條件者大便最好使用馬桶或“坐便”,這樣比蹲著省力。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可服些緩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