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璐
摘要: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應該如何科學、安全合理的用藥已經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近年來,關于抗生素藥物的不良反應的報道變得越來越多,已經足夠引起了藥學界專家的注意。臨床上對藥品的要求不單單指對疾病的治療程度的好壞,與此同時也要注意抗生素藥物對人們的不良反應。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報告,全世界有七分之一的患者是因為不合理的用藥而導致死亡。在中國,使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占患者的百分之二十,其中四分之一都是由抗生素藥物所引起的。每年由于濫用抗生素引起的各種問題以及感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數目也非常驚人。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醫院藥學工作者研究的永恒話題。
關鍵詞:抗生素;合理用藥;不良反應
0 引言
現如今,醫患糾紛的案件頻發、醫療以及用藥的花費過高等是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這也是我們國家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醫院到底應該如何給患者快速、安全、合理同時減少用藥成本這個問題上,進展遲緩。事實上,藥物的不良反應嚴重的危機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尤其是抗生素的濫用。而抗生素在我們國家的醫院使用率還非常高,據統計,我們國家的三級甲等醫院、二級甲等醫院、一級甲等醫院使用抗生素的比例高達70%、80%、90%。高強度的使用抗生素不但對患者的身體產生了不良反應,而且是能導致患者承擔的醫藥費用快速上漲。目前,醫生和患者都會存在一種心理,“洋、新、貴”的藥物就是好藥,長期使用不僅會產生耐藥性,而且醫藥費也越來越高。
1 抗生素藥物的不良反應
1.1過敏反應
過敏是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中最常見的,主要就是藥品中存在的物質發生一系列反應,包括氧化反應、分解反應等等,人們吃入體內后產生的副作用,這和患者的自身體質有著很大的關系,可能有的患者吃上此藥就會產生過敏,但有些患者吃藥效良好。
過敏反應也分很多種,比如有過敏性休克、產生溶血性貧血以及未分型的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常發生青霉素類藥物、頭孢類藥物等,通過所有途徑的給藥都有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因此在使用此類藥物之前一定要先做皮試進行試驗。產生溶血性貧血其變現形式是各種細胞明顯減少。例如:頭孢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未分型的過敏反應主要是指服用此類藥物會引起不良的癥狀,比如皮疹、紅皮病;嚴重的還會發生內臟的病變,如支氣管哮喘、肺炎等等。
1.2毒性反應
如果抗生素藥物發生毒性反應,將會對人的身體器官造成嚴重的損傷,這通常和藥量以給藥時間有著直接的關系。通常會對人們的神經系統、腎臟、肝臟、胃腸道產生傷害。如青霉素等藥物可能會對人們的精神產生障礙;鏈霉素等藥物可能會這人們的眼部產生損傷;四環素藥物可能會對人們的耳朵造成傷害。這都屬于藥物對人們神經系統產生的不良反應。像氨基酸類藥物會對人們的腎臟產生毒性。尤其是發生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這類患者在服務抗生素時一定要高度警惕。對肝臟的影響主要是大劑量的使用四環素等藥物,可能引起肝炎、轉氨酶升高,還有可能引起細胞型黃疸等問題。對胃腸道產生影響是比較常見的,如口服四環素等,可能會對患者的腸道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對人們的心臟產生影響,造成心律不齊;對人們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
1.3二重感染
正常情況下,人們體內的有大量的細菌和真菌,這些細菌和真菌處于平衡狀態存在人們的體內。當人們大量服用抗生素藥物時就會破壞這種平衡狀態而是正常的菌群被殺死,耐藥菌群成功對抗正常菌群,外來菌乘機而入,引起二重感染。這里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肺炎、腸炎、尿路感染等。
1.4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產生的不良反應
患者在治病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不會單獨使用一種藥物,多數情況下均是多種藥物共同的作用。這樣就會產生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或加重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抗生素在與心腦血管藥物一起使用時,可能會引起地高辛中毒;在與抗凝血藥物一起使用時,會增長凝血時間,提高凝血藥物的藥效;在與降糖藥物一起使用時,可能導致急性低血糖;在與慶大霉素藥物一起使用時,有可能增加耳毒性的風險;在與四環素藥物一起使用時,可造成抗生素藥效變差。
綜上所述,合理安全的使用抗生素,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時發現抗生素的不良反應,進行安全用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平時護理人員和患者接觸的時間較多,同時護理人員懂得的相關知識也較多,尤其是在對老年人和兒童進行照顧的時候,要格外重視抗生素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同時,應定期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的相關知識,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一旦有問題發生,應該及時進行停藥處理。如果情況危急嚴重,要立即進行搶救措施。
2 進行安全用藥
人們在進行對癥下藥的同時,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不要輕信藥品的廣告。有些藥品的廣告夸大其詞,過分的夸張藥效,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確沒有明確的說明,會使對患者產生誤導。第二:不要盲目的相信“洋、貴、新”的藥物。一些患者認為, 這些進口藥、貴藥新藥的藥效也是驚人的,不根據自己的病情就去買這些藥,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三:患者自行吃藥的時候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上規定的用量進行服用。患者尤其在自行吃藥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關注用藥次數及藥量,還要注意能夠產生的不良反應。不能擅自增加藥量和給藥的次數,并不是藥量越大越好,藥量過大,會產生藥物中毒而出現眩暈等癥狀。第四:患者要時刻觀察吃藥過后的反應,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如果服藥過后產生異樣的感覺,應立即停藥就醫,不要自己輕易的下結論,耽誤治療,應該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的檢查得出最后的結論。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關注,藥品的不良反應已經足夠的被相關人員引起重視。國家也在逐步的建立相關的制度,盡量減少或者避免抗生素藥品產生的不良反應對人們造成的各種傷害,保證患者進行安全用藥。同時人們也應該知道是藥三分毒,有病合理用藥這個道理。正確對待藥品的不良反應,正確服用藥物,達到真正的安全、高效、經濟的用藥。
3 討論
隨著藥物不斷與國際接軌,不斷發明出新的藥物,使藥物的種類越來越多,這就要求醫護工作人員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各類藥物的禁忌、適用范圍以及能夠產生的不良影響,還要知道如果產生不良反應應如果進行快速的補救。
參考文獻
[1]暢素賢,陳桂芳.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分析[J]. 中國廠礦醫學.1998(02)
[2]金英錦.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2015(18)
[3]徐靜.抗生素臨床不合理用藥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33)
[4] 賈文秀,史仲魁,朱文香,李恩軍,高明涵.外科臨床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分析[J]邯鄲醫專學報.1994(02)
[5]王德明.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治療中應用抗生素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05)
[6]陶英.金黃色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11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