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摘 要:教師在對高年級的小學生進行作文指導的過程中,要讓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生活中的案例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改變傳統的模板化的教育模式,在小學的作文寫作中,要加強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更廣泛的積累素材,有效的將學生作文水平提升。本文分析了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的教學中加入生活化教學元素,可以有效的促進高年級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
引言: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對于高年級小學寫作教學的要求也有在不斷的提高,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想要有效的提高小學寫作教學水平,那么就應該對其教學模式進行升級改良,使得教學模式可以滿足當下的寫作教學要求具有生活化,從而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更好地融入作文里。在寫作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通過自身對其深刻的感受呈現在作文中,使得作文寫作更具有生活化。
一、生活化教學體現在高年級作文教學中
(一)素材生活化
在小學階段主要要求小學生在搜集寫作素材時,要從身邊的實際生活入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在寫作時要懂得合理運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不可以過多的使用華而不實的詞句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直接告訴小學生脫離生活的寫作是不能得到讀者的認可的。
(二)情感生活化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高年級的小學生教授作文寫作常識時,一定要強調在作文內容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不要使用累積文字的寫作方式,可以有效的使作文內容富有靈活性。除引之外,還可以有效的增加作文內容對讀者的吸引力。高年級的小學生應該懂得運用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巧妙與作文內容結合在一起,加上自身的情感經歷,就可以寫出一篇有說服力的作文,從而減輕因為作文而帶來的壓力,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增強小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三)評價生活化
教師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方式對學生寫的作文進行認真的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教師使用生活化的評價原則,讓學生知道怎樣寫作、自己在寫作時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從而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拓寬高年能小學生在寫作中的思路。
二、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的方法
(一)作文命題要生活化
教師在給學生留作文題目的過程中,要將命題設計的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要關注他們生活中喜歡的事物和學生喜歡的活動等,根據他們的特點,設計適合他們的題目。比如教學在組織學生外出郊游的過程中,學生會被周圍的自然中美景,花草樹木、鳥語花香所吸引。所以,教師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寫一個關于他們《郊游》的主題作文,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寫下來,在作文中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提升作文寫作水平。
(二)建立情境進行生活化教學
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會運用到許多知識將這些小知識與小趣聞運用到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這種在教學過程中建立生活情境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真實生活經歷,使作文內容更加的貼近生活,讓高年級的小學生輕松的完成寫作任務。比如,教師可以擬定一篇《跟媽媽一起洗衣服》的作文,讓高年級的小學生體會到在家庭中父母的辛苦,同時還可以讓高年級的小學生學會一些生活常識,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寫出來的作文更加的真實,學習在寫作的過程中將自己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情境與真實對話寫進作文中,讓作文更有說服力。
(三)運用多媒體開展生活化教學
目前,我國科技發展水平可以支持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有效的提升了語文教學中作文的生活化教學。學生在寫完作文后,可以讓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在班級中進行朗讀,例如:教師讓學生寫讀后感時,為了增加所讀文章的畫面感,可以利用多媒體現代化電子設備,加上畫面與適當的音樂配合,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再對讓學生進行寫作,這種寫出來的作文更有帶入感與畫面感。
(四)在游戲中進行生活化寫作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加入游戲,可以使寫作充滿樂趣與神秘感,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減少學生對作文寫作的恐懼感,在游戲中引導高年級的小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從而提升學生對作文寫作的欲望。因此,在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有利于將學生對作文寫作能力進行科學的提升。
結束語
小學寫作教學應當多發現生活中的素材,所有偉大的靈感都是來源于生活。在新課的改革中,教學中需要重視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需要留心生活中的素材,講課本上的內容實際的生活中的內容相結合,使理論知識與實際能夠相結合。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生活中,主動的探索尋求,形成良好的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李萬靈.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8):66-67.
[2]吳雪玉.淺議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