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蘭
【摘要】 ?整本書閱讀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確定的學習任務群之一,是一種閱讀理念和閱讀方法。整本書閱讀從古就有,是一種傳統的閱讀方式,也是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整本書閱讀能幫助學生拓寬閱讀深度,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文章在分析整本書閱讀的意義的基礎上探討整本書的具體教學對策,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語文 整本書閱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029-01
葉圣陶在1941年的《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提出,要“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在新課標背景下,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需要將整本書作為重要閱讀方式進行推廣,以解決當前語文閱讀碎片化、功利化、淺顯化的問題,以引導學生讀一本好書,讀整本書,以拓寬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一、整本書閱讀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
目前,學生的語文閱讀存在碎片化、功利化現象,導致學生審美能力及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發展。信息化時代,人們的閱讀方式是通過數字化進行信息的獲取,使得獲取的信息不完整。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中,海量的信息充斥著人們的視野,人們會陷入選擇焦慮。而且僅通過標題難以知曉內文的閱讀價值,如果反復進行點擊關閉,會浪費大量時間。網絡信息篇幅小,內容簡單,無法引起人們的深度思考。
在此背景下,高中語文的整本書閱讀可以引導學生對書籍進行有效閱讀,以拓展知識空間,使學生接觸多元化、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的多種圖書形式。如學生在學習教材中的《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與其密切相連的《紅樓夢》,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文本內容,從《紅樓夢》閱讀中找到可以佐證的輔助材料。在教材節選的《林黛玉進賈府》中對王熙鳳的描述,可以從她珠光寶器的打扮看出她在賈府不一般的地位;可以從她的談笑風生,到處討人喜歡看出她的性格;可以從她從容應對王夫人,看出她的精明能干。
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和鉆研,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耐力,使學生克服閱讀障礙,激發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視野,提升閱讀能力及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2.拓寬學生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整本書閱讀能幫助學生探索閱讀方法。學生在閱讀整本書時,要理清書的信息,如作家、寫作背景、作品情節、人物立場等。因為這些知識內隱于文本中,所以學生要學會方法來找出他們。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進行體驗和挖掘,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信息獲取,以深入感知文本內容,受到文本熏陶,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提升對文本的鑒賞能力。
讀整本書是以一個人物或一部經典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整本書的內容比較系統,需要學生采用適合的方法進行閱讀學習,以從文字表面深入到人物之間、情節之間的聯系,以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內涵。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要對書中信息進行挖掘,對信息進行關聯,同時進行推理和重構,以形成閱讀證據鏈。學生形成閱讀邏輯后,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以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整本書的閱讀將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統一,為學生構建了閱讀理念、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對策
1.指導學生掌握閱讀進度
整本書相對于單篇文本來說,閱讀內容多,學生不可能每一頁都仔細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進度,有重點地進行閱讀,通過制訂計劃,利用精讀、速讀等閱讀方法完成閱讀目標。
首先,要求學生在拿到一本書時,先從頭到尾利用速讀法進行翻閱,以保證閱讀連貫性。對于速讀過程中不懂的詞、句、段落等可以進行標注,待日后進行研究。其次,教會學生指讀,即通過手指的快速移動,帶動眼睛和大腦快速閱讀。指讀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關注一句話,也能幫助學生不錯行,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最后,對于不理解的部分,教師要讓學生進行精讀,以加深理解。
如在學習《邊城》時,湘西特有的風俗和翠翠與儺送相遇,而天保喜歡上翠翠是學習重點。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時,可以從小城的簡單和人性的淳樸進行作者描述情感的體會,以通過文本中經典句子體會作品中人物的孤獨。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思考,有思考才有收獲。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時與作者進行對話,以掌握閱讀主動權。
首先,學生要思考整本書寫了什么內容?如《老人與海》講述的是老漁夫桑提亞哥在第85天釣到大魚并與其搏斗的故事。那么學生在閱讀后,應該了解小說傳遞的一種信念:可以被毀滅,但是不可以被打敗。《老人與海》屬于創作風格簡潔的小說,小說中對事件和人物敘述都沒有通過文字進行渲染,但是表現的自強不息的主題卻非常明確。
其次,學生要了解整本書的細處寫了什么?《老人與海》的細節是老漁夫桑提亞哥連續84天都沒有捕到魚,但他仍然信心滿滿地出海。終于在第85天,他捕捉到了一條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但是這條魚完全超出了老漁夫桑提亞哥的對抗能力,但老漁夫桑提亞哥仍然與大馬林魚進行對抗,最后終于殺死了大馬林魚。后來又引來了鯊魚,雖然老漁夫桑提亞哥與鯊魚進行了搏斗,趕走了鯊魚,但他最后只獲得了大馬林魚的骨架。
最后,學生要如何評價這本書?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只對書的內容進行了解是不夠的,學生要通過閱讀進行自己的判斷和評價,如這本書的精彩部分是什么?有道理的部分是什么?教師在學生閱讀完整本書后,可以讓學生對閱讀評價進行交流,以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增強學生的課堂交流參與,增強教學效果。
總之,整本書閱讀是學生在遵循閱讀規律的基礎上認識閱讀,以培養閱讀習慣和發展思維能力。學生只有理性地進行整本書閱讀,理解閱讀內容,找到閱讀契機,對書進行有效評價,才能有效提升閱讀能力和閱讀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范壽康.我們怎樣讀書[M].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
[2](日)奧野宣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M].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