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霞
【摘要】?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讓學生在今后的高校教育、社會工作中具備高效運用計算機技術的技能,就應當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奠定良好基礎,提升教學有效性,從實際教學環節中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知識技能,發揮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作用。但當前信息技術教學尚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課堂教學有效性,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發展,為此,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與相關研究文獻,從班級學生的學習現狀出發,就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有效性、培養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這一課題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高中課程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3.67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130-02
新課改對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學校與教師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需根據教學大綱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制定高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與發展。針對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探究是必要且迫切的,尚需教育工作者不斷實踐與努力。
1.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與問題分析
1.1傳統教學思想與現代素質教育思想的背離
新課改推行數年,對于現代教育的改革具有相當程度的推進作用,但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上,仍有很多學校與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巨大的升學壓力與課業任務壓力下,學校會將教學資源建設的重心放在應試課程上,信息技術課程的資源內容存在缺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師也會忽視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認為信息技術對于高考升學率沒有幫助,由此導致信息技術課程的邊緣化,教師在教學中照本宣科,缺乏積極性,也很少主動挖掘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甚至將原本就不多的課程時間留給高考需要考核的科目,進一步影響了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
1.2應試環境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
當前高中生的主要學習內容仍然圍繞高考展開,為了進入理想的高校,學生會時刻處于較為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將學習重心放在考試科目上。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存在信息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在高中教學中基礎較弱,給教師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更重要的是,學生未能養成科學學習信息技術的習慣,對于學習內容缺乏主動性,而高中信息技術內容較為深入,對于學生信息搜集與整合能力、數據加工與集成能力等要求較高,對于本身課業任務繁重的學生而言,也會造成一定的學習負擔,因此導致學生學習態度差,對于教師教授的內容陽奉陰違,嚴重影響自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
2.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1導入多種教學模式,設置綜合性教學任務
傳統教學模式在現代信息技術課堂中已不適用,為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導入如分層教學、小組教學、情境教學等多種模式,利用教學大綱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置綜合性教學任務,讓學生在有效引導下提升素養。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制作Flash按鈕”的知識內容時,將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學習興趣、個性等設置分層任務,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基礎水平上完成學習任務,并結合自身長處,與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協作設計出特色化按鈕。差異化教學能夠實現班級學生全面提高,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競爭欲,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較高的學習狀態。教師還可以設置更明確的小組學習任務,依照小組合作目標與學生個人目標的差異,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探究活動,并展開小組成果評比活動,讓組內成員發揮自身優勢,并學習其他成員的長處,做到取長補短,在團隊合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2.2創新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信息教育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也有了相應的轉變,學生是信息時代的發展主力軍,只有學生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能力,才能成長為符合社會與企業發展的人才。要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興趣,將學生從單一的傳統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產生自主探究欲。教師可以創設多種教學情境,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對生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明確學習信息技術的價值。如教師可以創設工作情境,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并對相關職業的辦公軟件進行學習,進而由點及面,產生對辦公輔助工具的興趣。還可以創設小說錄入的情境,提升學生的打字速度,并通過小競賽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2.3利用課后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生處于應試環境下,有繁重的課業壓力,所學知識也以理論為主,對于信息技術課堂的觀念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為了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變為主動探究,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環境,通過生活化課后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懷,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引導學生課后練習,如讓學生通過課后展開“信息技術發展史的資料整理”活動,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獲取資源,并將資源整合、制作為PPT、H5等,教師還可以搭建網絡平臺,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查找資料、制作課題成果等,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3.結語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成為學校與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課題之一,為了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對課程有足夠的重視,用更科學的教學理念、更多樣的教學模式、更靈活的教學手段來彌補當前課程教學的不足,努力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激發自身潛力,成為具備良好信息技術能力與素質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張紅玉.核心素養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7,(14):74.
[2]秦艷梅.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04).
[3]李曉紅.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6,(06).
[4]王大慶.解析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及出路[J].華夏教師,2017,(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