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彩梅
【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閱讀教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節課中,閱讀教學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本節內容的學習情況,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對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有清晰且深刻的認識,同時,對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有明確定位,同時對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確保自己不與時代脫節,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對其語文知識的掌握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 小學階段 高年級 語文閱讀教學 有效性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81-01
0
閱讀教學效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可以說,閱讀教學決定著整個語文教學活動是否有效。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閱讀教學就是一個學生、教材、老師之間的對話過程”。然而,現在我國小學中高年級語教學實踐中,特別是閱讀教學,絕大多數教師過于注重教材內容的講解,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樣的單向知識傳輸,往往會限制學生的能力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無法打破“灌輸式”教學的限制,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充分體現師生雙方的主體地位,不僅要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如此才能切實讓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行之有效。
一、通過探究式閱讀教學,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相應的學習方法,并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也擁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因此,在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和改革,結合現階段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和文章內涵進行深入挖掘,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加深他們對教材中深奧的含義和句子的理解,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閱讀教學中還要根據學生的在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分析。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開展《草原》這篇文章教學時,在帶領學生通篇閱讀全文之后,學生在腦海中初步形成一個草原人民奔放、熱情、手足情深的畫面,然而,對于文章所表達的民族深情還無法深刻理解。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探究式教學方式,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自主閱讀和探究,對草原人民的熱情進行充分領悟,然后,在向學生講述在實際生活中蒙古人民接人待物的例子和習慣,此后,讓學生在此閱讀文章,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及含義的理解,真正體會到為什么蒙古人民在接待中英訪問團時,和平時行為有所不同,并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散,探究這些不同之所以出現的原因。通過探究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草原人民情懷的理解,還能培養自身的民族情懷,最后,讓學生對文章中的民族知情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通過網絡式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在我國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入,網絡已經在校園教學中得到普及,學校的教學理念和老師的教學方式正在向著現代化方向轉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網絡教學優勢進行充分利用,讓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變。利用網絡方式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將網絡環境作為閱讀教學平臺,進而讓學生利用網絡對自身的閱讀范圍進行拓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如此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增加他們對文章的情感體驗。例如,老師在為學生開展《灰雀》這篇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從兩個方面開展閱讀教學。①讓學生利用網絡自行搜集與灰雀相關的資料;②啟發學生對動物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了解灰雀是什么樣的動物、它們的性情怎么樣?然后再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歸納和思考。之后,在要求學生利用網絡對課文閱讀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解和掌握,緊接著教師就可以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課文閱讀,進行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通過網絡式閱讀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豐富,還可以拓展學生視野。并且,可以最大限度上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自主性展現出來,進而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三、精心打造開課導語,引發學生閱讀興趣
良好的導語能夠調動課堂氛圍、進行疑問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其思維進行拓展,如同打開新知識的鑰匙。在進行新課程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標題進行導語設計,如此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難點與重點內容更準確掌握,同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與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開展《海底世界》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在正式講解之前設計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可曾見過真正的大海?大家都知道那些海洋動物呢?大家喜歡大海嗎?”學生在聽到這些問題之后,會興趣盎然的搶答。有的學生回答:“我看到過大海,大海是藍色的,一望無際?!边€有學生說:“我從電視看到大海非常危險,會發生海嘯”。此時,老師就可以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然后結合文章內容給學生講述海底世界中都有哪些生物,如此,可以培養學生的課文閱讀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實際閱讀教學中,老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才能夠為其日后的閱讀學習打好基礎,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其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高燕. 提高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探索[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5(4):69-69.
[2]馮益生.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21):28-28.
[3]楊紅梅. 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 中華少年, 201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