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本文總結了幼兒美術活動中進行想象力培養的策略:一是開展豐富的活動,萌發幼兒想象力;二是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啟發幼兒的想象;三是充分調動幼兒感官,培養幼兒想象力。
關鍵詞:幼兒;美術活動;想象力;策略
引言:
想象是指人的大腦對已知的表象通過一定的加工改造過程使其出現新形象的一種重要的心理過程。幼兒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想象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然而,我們中國孩子在想象力方面的情況卻是不容樂觀的。據國際上的有關評估組織在對21個國家進行教育評估后發現,我國少年兒童在世界上計算能力居第一位,但創造力的排名卻是倒數第五。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圍繞學習者的核心素養來展開,而核心素養的核心便是“創新”。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對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展開研究。本文僅以幼兒美術活動為例,探討激發幼兒想象力的有效途徑與策略。
一、開展豐富的活動,萌發幼兒想象力
想象讓我們打破了現實生活的限制,更不受自然科學、傳統觀念的限制,也不受制度規則以及道德習俗的制約。幼兒教育要為培養幼兒想象能力提供無限廣闊的空間。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促使孩子們改變思路,使他們的想象得到充分的肯定,從而避免他們的思維陷入僵化、固定的模式。
如在以“太陽”為主題的美術繪畫活動中,教師通過以下提問引發了幼兒的探究:“太陽必須是紅色的嗎?”從而使孩子們懂得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組成的,當我們戴上不一樣的墨鏡時就能夠發現太陽具有不一樣的顏色。并且給孩子們提供嘗試的機會,當孩子們發現太陽不只是紅色的時候,教師給予及時的肯定,當孩子們做畫時你將會看到具有不同顏色面孔的太陽。為了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教師還可以接著問:“太陽總是圓圓的面孔嗎?”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孩子們對太陽的外形進行不同形狀的裝飾,有的孩子把太陽的臉畫成圓形,有的把太陽的臉裝飾成長方形,有的竟然把太陽的臉畫成了三角臉、梯形臉,還有的孩子給太陽畫上了長長的頭發,有的孩子畫的是短頭發、卷頭發……這一切都是在教師的不同問題引導下,促使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的結果。這些作品特別夸張,與其他小伙伴的作品相比自己的作品總是那么與眾不同。在孩子們發揮想象進行創造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對孩子們的想象給予肯定,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孩子不斷想象,從而使作品變得更加夸張,更具魅力。
二、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啟發幼兒的想象
“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這是大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重要主張,因此在美術教育中,我們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自主探索,獲取親身體驗。讓美麗無比、充滿神秘的大自然給孩子們帶來啟發,使他們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可以尋找恰當的時機帶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讓他們欣賞艷麗的花朵、撫摸一下粗壯的大樹、觀察一下可愛的小動物,等等,如此能夠有效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激活他們的想象。以主題為“一片森林”的美術活動為例,教師為了讓孩子們畫出具有創新水平的美術作品,就要讓他們來到戶外,通過認真觀察不同樹木來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然后再通過講述活動或者是使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孩子們回憶所觀察到的樹木的樣子;最后讓孩子們將樹枝、樹葉與幾何圖形以及他們的夸張變形等建立起聯系,從而讓幼兒發現不同樹木的各自特點,并探尋共同的規律。最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出自己眼中的獨特的森林。相信你一定能夠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一定會看到一幅幅千奇百怪的樹木。你或許會問:“這哪里是森林?這是樹木嗎?”可這又如何?“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當然我們還可以引領孩子們走進動物園,讓他們觀察靈活的猴子、威猛的老虎、高高的長頸鹿,這些都是孩子們探索大自然和小動物的活教材,也是激發孩子們主動表達這些動物形象的有效途徑。大自然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與經驗,充分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使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自然總是美的。”讓我們帶領孩子們與大自然相融,讓大自然成為培養孩子們想象力的最好課堂吧!
三、充分調動幼兒感官,培養幼兒想象力
為了使孩子們的想象保留下來,我們就要讓孩子們把那些一閃而過、稍縱即逝的幻想與表象用畫面留存下來。這些一閃而過的表象與幻想有時來自于他們的視覺,有時來自于他們的味覺,有時來自于他們的觸角,等等。由此可見,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要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有研究表明,人80%的大腦信息是通過“視覺”提供的,因此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要讓孩子們充分地去“看”。然后在“看”的基礎上,讓他們用畫筆再現物象,結合裝飾、想象、添畫、涂色等活動,促使他們的想象力不斷獲得發展。此外,我們還要引導孩子們“聞”各種各樣的氣味,調動他們的嗅覺系統,而且要求他們一邊聞一邊發揮想象力。在此基礎上開展分享交流活動,為孩子們用不同的色彩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打下良好的基礎。或者設計一個“摸一摸”的游戲,讓孩子們摸一摸袋子里不同材質、不同形狀的物體,以此來使他們的觸覺系統受到刺激,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想象力進行大膽的創作。這些做法都會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有利于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幼兒教師要不斷肯定想象,才能使孩子們在對現實事物進行任意夸張、變形、打亂、錯位、改動、組合中,不斷萌發想象的意識。一個人想象的潛力是無限的,孩子們充滿童真童趣,讓我們不斷啟發與誘導,使他們獨特的想法大放異彩吧!
結束語:
2016年中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報告出爐,對此教育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與研究,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創新”,這也是未來社會發展對現代人的最核心的要求,而想象力便是人的創新能力的本源之一。黑格爾曾在《美學》中重點強調:“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由此看來,在幼兒美術活動中進行想象力的培養是如此重要。本文總結的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幼兒想象力的策略,是近年來我們實踐探索的經驗所得,期待著為相關教育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子健.美術創作重在尊重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08):101.
[2]史津赫,劉霖芳.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提升策略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7(06):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