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莉苗
摘 要: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是我國就業隊伍中的重要分支,開展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與輔導員能力有著密切關系。為了提高這股力量的就業指導能力,筆者在線上向湖南省內部分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進行了一場問卷調查,獲得有效問卷132份。通過分析數據,闡明了輔導員在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優勢與困境,然后,針對提升能力目標給出了幾點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高職;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
2017 年 9 月,國家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其中第五條“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第八款明確指出“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為學生提供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以及相關服務……”。因此,鑒于輔導員工作與高職畢業生就業的內在關聯性,以及做好大學生就業對學生、學校和社會的重要性,筆者開展了一次輔導員線上問卷調查,以就業指導為中心,圍繞輔導員的基本條件、工作狀況、職業追求以及其輔導對象心態、學校管理制度等因素進行多角度剖析,確保以客觀全面的數據來了解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水平,最后探討了提升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的意見與建議。
一、長株潭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調查分析
這次線上調查問卷集中以長株潭高職院校專兼職輔導員為對象,收回有效問卷132份,其中男性64人、女性68人,長沙61人、株洲40人、湘潭31人,專職者90人、兼職者(含曾經兼職者)42人。以下分析結果,以問卷數據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湖南省高職院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整體情況。
(一)輔導員高學歷背景下,其就業指導能力缺少專業培訓助力
答卷的132名輔導員年齡層次為:18—25歲20人,占比15%;26—35歲66人,占比50%;36—40歲32人,占比24%;41歲及以上14人,占比11%。碩士及以上學歷88人占67%,本科學歷30人占13%,大專14人占11%。輔導員年齡段主要在26—40歲之間,學歷以碩士居多,這種現象符合教育部的要求。但當被問及“指導過多少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時,“沒帶過或者帶過一屆的有70人,兩屆及以上的30人,四屆及以上的32人”,結果說明高職院校輔導員因年齡偏低,當中一部分有留校生,他們從學校到學校,在從事就業指導中不排除存在缺少社會實踐經驗,對就業形勢了解不全面的現象。當被問及“是否接受過專業就業指導培訓時”,有87人占66%回答“一年只在本校內聽過兩三次相關講座”和“幾乎沒參加過”,有45人占34%回答“被派出校外參加收取費用的專業培訓”,這反映了只有少部分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能以專業知識來指導學生就業。
(二)輔導員大部分具備基礎的就業指導能力,但職業化層次偏低
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生涯發展學會就開始研究就業指導人員基本能力,近年來,我國相關研究增多。本文認為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能力包括信息搜集、整理及分析能力,心理輔導能力,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學習能力,就業咨詢與推介能力,研究及教學能力。在問卷中,認為有較強信息搜集、整理及分析能力的有124人次,占94%;有心理輔導能力的51人次,占39%;有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108人次,占82%;有較強學習能力的100人次,占76%;有就業咨詢與推介能力的100人次,占76%;有研究及教學能力的72人次,占55%;其他15人次占11%。位居前三的都與就業有直接關系。但問及“在工作中最急需提升哪三個方面的就業指導能力”時,“就業咨詢與推介”者達96人次,占73%;“研究及教學能力”者85人次,占64%;“心理輔導能力”80人次,占61%;“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者71人次,占54%。這些數據表明輔導員在“就業咨詢與推介”能力上存在不足,是工作上急需強化的重點,這在畢業生呈現的就業心態及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的數據上體現出來了。
(三)事務雜多忽視了指導能力培養,不利于提高畢業生就業積極性
大三畢業最后一學期,輔導員通常要進行繁忙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數據顯示,“發布及解讀就業信息”“傳授面試技巧”“協議簽訂指導”“指導簡歷制作”及“其他”達388人次選擇,有48人占36%覺得“臨近畢業季工作量很大,需要經常加班”,且有64人占48%反映除大三外,大一、大二就開始逐步向學生開展就業引導,這樣就是為了讓學生早日接觸就業信息,做好人生職業規劃。而填寫問卷的輔導員認為,畢業生對于學校組織的來校招聘等活動,“憑心情參加的”有48人占36%,“對招聘信息較為關心的”44人占33%,能“主動咨詢、積極就業或創業”者僅有28人占21%,認為存在“靠父母介紹工作”的有12人近10%,這說明高職畢業生就業創業積極性較低,原因當然較多,比如就業期望值過高、逃避就業、就業能力差等因素。畢業生就業積極性與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量不成正比,說明指導的有效性有待加強,不能僅注重具體事務,能力提升也很重要,比如以豐富的指導形式發揮各自優勢。
(四)輔導員就業指導角色重要,其能力激發受組織結構與制度影響
當被問及“輔導員在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時,有84人占64%認為“很重要”,36人占27%覺得“較為重要”,12人近10%認為“不怎么重要,學生自我意識很強”。其實輔導員與畢業生在情感上有著天然的優勢,朝夕相處三年,彼此建立了信任。當學生遇到困惑時,他們更愿意向輔導員傾訴;輔導員在知悉學生性格特征、能力興趣、學習成績、志向理想的情況下,在就業方面能有針對性地提供意見與建議。但從學校創業就業教研室(相關部門)組成人員來說,卻存在不合理性,輔導員數量偏少,有24人選擇“比例低,一個都沒有”,有78人選擇“比例一般,占10%—30%”,有30人選擇“比例高,占30%以上”,可見輔導員在就業指導中應有的作用未受到重視,在省內高職院校,其考核也未形成統一的制度,其中有72人占55%認為“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角色重要,并納入了學校考核制度”,也有60人45%的情況是“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配合其他部門,不納入考核制度”。
二、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提升對策
從調查問卷中,我們發現湖南省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有很多的優勢,他們大多數年輕,不僅能成為學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而且具備高學歷,知識儲備較為豐富,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也能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但是要提高自身的就業指導能力,還需要內外因多方面共同努力與完善,筆者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需參加專業培訓
在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專家化”發展的今天,做好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培訓,提高輔導員就業指導的專業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中的通用能力,即學習能力,信息搜索、整理及分析能力,心理輔導能力,在輔導員的日常工作與就業指導工作中,均可習得,也可通用,因此,這部分能力相對較易培養;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中的專業能力,即就業咨詢與就業推介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理念輸出能力、個體生涯咨詢與輔導能力、教練能力,難以在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中培養,需要通過系統、專業的培訓獲得。而就業指導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所以要支持輔導員參與主管行政單位及相關機構提供的培訓機會,只有建立一支穩定的專門化的隊伍,才能使用專業知識指導就業工作。
(二)需重視自學提升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就業滿意度關系著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個人等方方面面。重視就業指導工作,首先,輔導員應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不僅要對系統知識進行學習,還需要積極學習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時掌握最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指導能力;其次,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再次,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一般由就業指導部門工作人員、學生處工作人員、院系負責人和輔導員組成,輔導員是不可缺少的一員,所以輔導員應當增加與高校畢業生的接觸,發揮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天然優勢,在接觸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每個畢業生的性格特點、工作能力、心理狀況等,并且根據其個人性格和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合適的用人單位。
(三)需完善考核制度
現在很多學生一畢業就失業,有些學生不積極就業,由家庭供養,慢就業、待就業情況比較常見,或者非一、二線城市不就業,或對薪酬期望值很高,將個人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要轉變當前一些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念,應端正就業態度,提高就業技能,其中輔導員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要給予他們更多有效的激勵措施。首先,高校要完善就業指標評價體系,明晰輔導員的就業指導職責,激發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積極性,改變當前應付式地向學生發布就業信息,疲憊地忙碌在繁雜的就業情況填報信息工作中,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指導學生的就業工作;其次,輔導員所帶班級學生完成就業情況優異者,適當給予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在職稱晉升、培訓方面提供更多機會,并且學校要區別對待熱門專業與相對冷門專業就業率。
(四)需豐富指導形式
傳統的就業指導主要依靠輔導員,形式單一、效果有限;未來可以探索以學生就業指導骨干、專業教師、輔導員、企業HR為主體的團隊化就業指導形式:將就業問題進行分級、分類,針對不同類別的就業問題匹配合適的就業指導主體,優化就業指導資源。改變以往就業工作以某部門、某崗位為主的單打獨斗的模式,充分發揮團隊的整體優勢,強化就業指導效果。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的就業過程中發揮著引路人、參謀等角色,是學生就業指導支持系統的中的關鍵環節,能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心理支持、實踐實習等,能最大化發揮就業指導的作用,有助于真正提升就業指導的實際成效。
三、結語
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打贏就業這場戰,發揮學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極具必要性。為幫助高職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地實現就業,筆者分析了輔導員的特征及其在就業指導上的現狀,在此基礎上給出了四點建議,以期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真正實現專業化、職業化要求。
參考文獻:
[1]李軍,毛宇.“眾創”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勝任力模型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6(4):4-6,20.
[2]潘姍姍.精細化理念下輔導員就業指導專業化路徑探索[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44-146.
[3]王國亭.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提升路徑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8(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