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景
【摘要】 本文依據新課標和信息學科特點,從課堂教學較易忽視的教學反思環節入手,以多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出發,分別從課堂趣味、課堂管理、信息技能和人格素養等方面,闡述了我們應關注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及時更新技術技能。以此引起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的教法新思考,提升信息技術教育質量。
【關鍵詞】 關注 多元評價 信息技術 教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155-01
0
俗語說得好:“鞋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教學能不能適應學習者的需要,也只有學生自己知道。近年來,在新課標探究實踐中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們非常關注對相關評價,在各種優質課比賽等交流活動中,都在探討關于課程評價的話題,非常注重課堂上學生的反映,研究著師生的互動,沉浸在自己設計的看似完美的設計之中,但往往過于注重自上而下地進行評價和檢測,而恰恰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生對教師教育教學情況的反饋,事實上,學生對教師教育教學的評價對教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忽視了這樣的環節,教師就會因為陶醉與自己的教學成功而迷失前進的方向。筆者多年實踐探究,認為正確看待學生對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評價,以引起我們學科教師的反思和探索,對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應有所幫助。
一、關注學生對課堂趣味的評價
多年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教師們難免會碰到學生這樣對你說:“老師你老是講這些沒意思,能不能給點我們時間上網?”或在背后議論老師,那個老師上課一點勁都沒有,真沒意思,有些教師往往只會責怪學生不用功學習,網癮成神,不可救藥……,不妨我們也反思反思,學生為什么會如是說,是不是我們的教學趣味性不強,課堂教學存在問題?怎樣把我們枯燥的操作變為趣味的課堂,其中情景導入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如在課堂利用播放歌曲或動畫小品(自己制作或下載關聯教學內容部分)導入或貫串課堂,歡快的音樂、圖文并茂的動畫小品使學生融于濃厚的氣氛之中。還有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有時采用游戲教學法等等學生趣味性較強的方法,產生好的氛圍。好的氛圍對學生積極性的激發,品格的形成、視野的開括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優美、有趣的氛圍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前提,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能夠時刻感受到時代的信息,從而產生豐富的想象,靈感不斷迸發出來,更容易產生一些創造性的思維。在合理的條件,也可以嘗試騰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學會上網,通過上網讓學生查閱一些他們急需找的材料,教學生通過上網來學習其他科目的相關知識。
二、關注學生對教師課堂管理的評價
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面講得很精彩,學生在下面旁若無人動手操作自已的電腦或講話,這是教學中會碰到的問題。也有學生在私下地議論:這個老師好兇喲,上課悶死了;或有的說:這個老師不夠嚴格喲,上課都不知老師在講什么,聽不到。如此之類的種種說法,反映了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師管理組織能力的評價,我們不能一味埋怨學生調皮難教,也要反思學生為什么產生此類評價,是不是我們學生管理出了問題等。因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一般在計算機室進行,與其它課程一般都在教室上課,組織教學難度加大,理論與實踐較難組合。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應關注此類評價,加強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比如:我在上課時,曾采用信息技術課堂上機常規評價表,對學生德育習慣養成進行考核,效果也不錯。如何把握這個管理的度,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要管理到位,靠我們平時課堂上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貫注,事無巨細,不能忽視,久而久之,持之以恒,可以提升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教學較易組織開展,也提升了教育教學的效果。
三、關注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師技能的評價
因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學科技能操作性較強。學生也對計算機技術技能較為感興趣,課堂內外學生也會對教師的技能或多或少的評價。說這個電腦老師技術了得,他什么技能可厲害啦,一下子幫我班上的電腦搞好了。有時課余學生也會請教一些技術型較強的問題,或也有學生對某教師評論,這個老師技術嘛嘛的,上課時電腦壞了,搞很久都搞不好。所以,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在適當時候展示一下自已“高超”的技能,以贏取學生的敬佩,取得潛移默化的示范和教育效果。
四、關注學生對教師人文素養等其它方面的評價
人文素養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和基本態度,表現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它涉及到個人按照社會要求正確處理自已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乃至個人與自然的關系,它還涉及個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會屬性方面的問題,它通過觀念意識、品德情操、心理性格、價值取向和文化修養的外觀而展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操作技能性較強,人文素養相對較難體現,有些教師會忽視了人文素養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師者為人師表也。作為信息技術教師,也要關注學生對教師人格魅力的影響,養成良好的操作計算機習慣、工作生活習慣,良好上網行為等等。
總之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多層面的,因學生與教師的特殊關系,有時教師忽視了解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對此,教師可定期發放評價表,不記名評價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情況。關注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教育教學的最好反思,這樣才能以學生為中心。當然也不是全聽學生說,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特點,正確對待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關注學生課堂內外的評價,引起我們的教學和學習反思,對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加強師生交流與溝通,提高教學質量,及時更新自已知識技能,提升教學質量和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是有幫助的。
[ 參 考 文 獻 ]
[1]馬兆興,主編.《新課程與教師綜合文化素養—初中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部《信息技術教育》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