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雯靜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于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地球給予了人們嚴重的報復。因此設計師對于響應習主席的“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口號方面能做的就是節能-設計節能的展示方式。節能的展示方式在博物設計中體現出來的就是采用人造光與自然采光的結合,舍棄傳統展示方式,在一個密封環境中純粹運用大量的人造光源進行烘托氛圍、照亮環境。因此本文從三個方面介紹了自然采光的概念種類特點、人造光的概念種類特點使用原則,以及兩者結合的方式及優點,以達到呼吁設計師們不要浪費大自然給我們的優惠——自然光。
關鍵詞:自然光;人造光;博物館設計
一、前言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迎合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價值觀,當代的設計師應該主動肩負起節能的重任。作為展示設計師就應該在本專業領域踐行節約的理念,因此在博物館照明方面只有使自然光與人造光相結合,加大自然光的使用率,才能做到節能的理念。
二、自然采光的形式與特點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越來越習慣人造燈光在生活中的出現,隨著使用率越發的頻繁,人們似乎忽視了自然光的存在。因此關注自然光是當務之急的設計師的重任。
所謂自然光,就是指的是太陽發出的光,是大自然的恩惠,能隨時隨刻把天空的色彩變化,氣候云層傳遞到物體上去,白天太陽光作為室內采光,陽光照射進展館使得色彩明亮、金光閃閃,光影的變化使得空間更為活躍,使空間色彩更加潤色,使室內更有藝術氣息。
自然光在博物館中的使用方式包括側面采光以及天頂采光,側面采光是指太陽宮透過窗戶或者玻璃幕墻進行空間照明,包括對于墻面、展品的照射,營造一種光芒四射的氛圍環境。天頂采光指的是太陽光通過屋頂的頂棚或者天窗照射進展廳內部,起到整體照明,一般用于空曠的大廳或者面積較大的展廳。若結合不同造型的天窗,還能形成具有象征意義的光斑來輔助展館設計。
自然光雖然它有對人類視覺刺激以及對人類居住環境有要求等缺點,但其優勢還是無可比擬的。例如,自然光光量巨大,照明時間長,不受環境影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用布設線路,不用考慮設備并且太陽光光譜中的短光波如紫外線還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三、人造光源的特點與照明原則
1.人造光源定義及特點
人造光源是指為了滿足照明需求,人們隨著科學發展而制造發明出來的光源。一般是通過電力、水力等能源轉化成光源。
人造光是設計者在博物館中普遍運用的照明方式,既有全局照明的功能,又能夠特殊照明,或是營造一些特殊氛圍,制造神秘空間。人造光源來自于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成熟,人造光源種類越發的繁多,功能也更加復雜,可以滿足于各種場景的使用,能夠烘托出場景氛圍。因此,人造光源的特點為:①可控性。體現在對于燈光明暗、冷暖的調節等等。例如:南寧市博物館展廳內部分燈光可調節冷暖、以及射程的遠近;②便捷性。體現有部分人造光源體積小、便于攜帶控制。例如:手電、燈帶等等。③能源轉換性。體現在基本上所有人造光都需要能源的轉換才能工作。例如,人造光會受到場地所限或者沒有電源插口而沒辦法使用;④美觀性?,F代燈具的造型千奇百怪,品種復雜多樣,可以滿足于各種場合的使用,在材料上也種類眾多,因此形成的風格也大有不同。
2.人造光源在不同區域的燈光照明原則
博物館一般分為大廳、展示區、特殊展示區、體驗區、3D放映廳、休息區、儲藏區等等。由于不同場景對燈光作用的要求不同,因而燈光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大廳一般人員較為密集,入口處設有安檢、前臺等區域,需要較為明亮,采光面積較大的照明設備。展示區有大量展品,不同的展品需要不同的光源形式來輔助其展示,以達到更好的展示氛圍,這樣的區域需要重點照明例如射燈、筒燈等。特殊展示區為獨立的小型玻璃展柜,內有價值較高的文物,如需長時間照射就可能需要考慮使用特殊燈光以防止傷害文物。體驗區為了營造生動有趣的體驗環境,把參觀者帶入到體驗感受中去,則需要一些花式燈光以及電腦輔助設定程序來控制燈光的變化,給人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休息區是參觀者經過長時間的游覽需要放松身心的地方,多運用柔和的散光燈加上暖色的燈光顏色,營造一種安逸和諧的環境。
上述結論中體現了一些燈光運用方面的原則,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根據實際環境氛圍進行適當的改變??傊?,不管是燈光還是展示空間都是為展品服務的,而努力營造的這些氛圍都是給人來參觀的。因此要抓住展品與以人為本這兩大重點結合實際環境進行設計。
四、人造光源與自然光源結合的優點
人造光源與自然光源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但是在博物館設計中若是使兩者結合則會產生1+1>2的效果。在大堂等需要大量采光量的地方可以加入自然光的使用,在展品區域若不需要特殊照明時也可以使用自然采光,在展品部分用人造光進行重點照明,這樣就大大節約了能源,又能達到展示照明的效果。因此,為了貫徹節約能源的理念,今后博物館展示燈光設計方向為自然光與人造光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