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娜
摘要:在河長制的全面推行下,河道治理早已成為水利部門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河道治理實施期間總是會出現軟弱地基的現象,可以通過基礎處理進行解決。地基處理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軟弱地基強度提高,確保地基開展的穩定性,并且減小軟弱土壓縮性,降低基礎沉降以及不均勻的沉降,進而促進護岸工程穩定性不斷提高。
關鍵詞:河道治理;護岸工程;基礎處理;常用方法
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非常注重河道治理的問題,就現階段河道治理的現狀來說,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工作人員加強了護岸工程的基礎處理方法的研究,希望能夠防患于未然,并且可以在問題發生的時候應用針對性處理方法。
一、河道處理護岸工程的拋石擠淤護理方法
拋石擠淤指的是用塊石想軟土中進行投入,擠出淤泥,用來促進地基強度不斷提高,這一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并不需要挖淤,也不需要抽水,比較簡單。比較適合在較稀的軟土當中進行應用,表層沒有硬殼,厚度比較薄,可以讓塊石向底部進行沉達。軟土層的厚度在3m以內,運用拋石擠淤的方法進行處理。
通過施工工藝進行塊石拋填的時候,從中線逐漸向兩側進行展開,讓淤泥逐漸擠出兩邊,如果塊石裸露在軟土之后,就需用選擇一些小的石塊進行填塞,同時,通過振動壓路機對其進行振動和壓實,這一過程中,會觀察填石頂面不發生沉降,同時表面會得以平整,不再進行壓實。之后頂面對反濾層進行設置,壓實之后還要實施路基填土。
二、河道治理護岸工程的基礎處理方法分析
一是,護岸工程的開挖置換法。這一方法的應用是指通過高強度的材料對地基表層內的軟土質進行置換,進而促進持力層承載能力不斷提高,減小基礎沉降量。這一方法一般在軟地基較薄和小載荷場合中進行應用。二是,換填料技術的應用要求。基礎開挖的置換換填料一般運用的是砂石料和粉質粘土等多種材料。一般砂石料主要選擇堅硬質地的碎石和卵石與粗砂以及中砂,必須合理地進行配置,沒有任何植物殘體和垃圾,同時,最大的砂石粒徑也要在50mm以內,如果是濕陷性的黃土地基的話,就不能選擇砂石等滲水類型的材料。三是,施工的技術。
按照各種類型的換填材料對施工機械進行選擇和確定。如果是粉質粘土和砂石料的話,就要選擇平碾和振動碾與蛙式夯的方式,在墊層中主要運用的是分層鋪填的厚度和每層壓實,按照每層30cm的厚度對壓實作業進行回填,想要確保分層壓實的質量,就需要對機械碾壓的速度進行控制,在墊層底面必須選擇同一標高,當深度存在差異的話,基坑底的土面就需要挖成階梯狀或者是斜坡搭接,還要根據先深后淺的開展順序開展墊層施工,在搭接的位置必須做到夯壓密實。
三、河道治理護岸工程的鋼管樁法分析
如果是在比較重的荷載建筑物地基中,軟弱地基的厚度比較大,軟土層的厚度比5m大,此時就需要選擇鋼管樁進行處理。因為鋼管樁本身的承載能力比較高,并且擠土的效應非常低,已經在基礎工程的處理過程中進行了廣泛應用。一是,鋼管樁的材料技術。鋼樁管材需要選擇普通的碳素鋼,其抗拉強度是402MPa,同時,屈服強度是235.2MPa,需要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選擇。根據加工工藝進行劃分,一般劃分為螺旋縫鋼管與直縫鋼管,因為螺旋縫鋼管具有比較大的剛度,在工程中的應用非常多,鋼管樁的表面必須做好防腐防銹的處理;二是,制作鋼管樁。對于鋼管樁來說,其在工廠進行分段制作之后要在現場進行拼接,定位管節拼裝之后要在浮箱平臺中實施。在拼裝期間,確保臺架的平整和穩定,管節的對口需要確保在一個軸線上。節對接主要運用的是多層焊。在封底焊的時候一般選擇的是直徑比較小的焊條和焊絲施焊進行;三是,鋼管樁的沉樁工藝。在要求方面,正式施打鋼管樁前必須定位鋼管樁,這是保障樁心誤差的重要措施。必須準確控制鋼管樁垂直度,避免誤差大于1%,進而對鋼管樁本身的承載力進行保障,除此之外,要盡量保障打樁期間的連續性,防止中途出現停止的現象,同時,還要善于分析沉樁工藝。首先是指水上接樁的規定。在嚴格控制下的節樁樁頂標高,避免受到水位產生的影響,還要避免下節樁置在軟土層中。當下節樁的埋深缺乏的話,就必須利用對應的措施防止傾斜。需要對沉樁平臺平穩性進行保障,保障上下節在同一軸線中;然后是指錘擊下節樁之后,如果出現變形和破損的話,就需要在接樁前選擇相應設備去除,保障表面的平整性。
四、河道治理護岸工程的松木樁法分析
輕荷載的建筑物地基,一般土層數是非常少的,軟土層的厚度一般在5m以內,可以通過松木樁法進行有效處理。想要有效地進行打樁,樁長就要在4m以內,在樁材料上需要選擇松木,由于松木的松脂非常豐富,松脂能夠有效地防治地下水以及細菌產生腐蝕性,同時價格也是比較便宜的。就地下水位的變化幅度來說,如果比較大的話其腐蝕性就比較大,此時便并不能運用松木樁的方法。一是,施工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在松木樁中運用比較多的是落葉松和紅松與云南松等多種品種,必須對原木挺直性進行保障,一般而言,一面彎曲必須小于1%的樁長,二面出現彎曲的話就不能繼續應用了。除此之外,原木不可出現蟲害和腐朽等問題,必須對樹皮進行去除。二是,松木樁的沉樁施工。想要促進木樁以及上部墻體的基礎整體性提高,就需要保障松木樁在上部基礎伸入的長度,同時,還要在上部墻體的基礎上對0.5m的混凝土的夾樁層進行設置。必須對木樁長度進行控制,如果需要承載水平力,木樁就不能出現接頭。每一根樁一個接頭,還要確保接頭在地面2m內。木樁的基礎處理能夠利用挖土機挖土臂的實施振打,當施工現場受到一定的限制的話,就要利用打夯法振打。必須根據從外到內的順序施打,如果是淤泥開挖的深度非常大的話,就要在木樁處理的區域外圍對支護樁進行施打,防止在開挖中出現淤泥坍塌的現象,不利于工程的有效開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對河道治理的護岸工程的處理方法進行分析,施工人員在應用期間,必須針對河道出現的具體問題選擇針對性地方法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對處理結果進行保障,進而為河道工程的有效開展做好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