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宇
摘要:將運動休閑作為主題而打造的集時尚休閑、運動健身、養生康復、文化宜居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空間區域和體育產業發展平臺則為運動休閑小鎮建設的含義,是在特色小鎮與體育產業雙重發展的機遇下,以體育為載體,以時尚運動、體育賽事等為特色,把健身、文化、旅游、服務等產業元素與體育產業融合共生所形成的新業態。建設的功能定位是指導改革實踐,服務人民群眾和推動體育產業發展。鑒于此,本文就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功能定位、潛在問題分析、發展路徑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功能定位;發展路徑
1.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的功能定位
1.1指導改革實踐運動
休閑特色小鎮是近些年提出的概念,在這之前,我國并沒有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概念,而提出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就是改革實踐的結果。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概念的提出,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另一條路徑,能夠有效的減少小城鎮人口流失嚴重的問題,積極的推進城鎮化進程。由于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經驗缺乏,目前我國基本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小鎮的建設需要有正確的引導,需要政府部門帶動小鎮的建設工作。由于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我國居民對于體育健身的需求急劇增加,人們現在已經不滿足于目前的體育健身設施,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體育服務資源?;诖?,國家提出了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目標,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重視體育品牌的建立,要充分發揮不同體育小鎮的優勢來發展不同的體育品牌特色,不能千篇一律。
1.2服務于人民群眾
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的根本宗旨是建設成為一個以體育為核心的,具有發展前景的特色小鎮,使小鎮能服務于人民群眾,使人民群眾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能夠解決目前人民群眾健身場地不足與群眾需求之間的矛盾。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作為區域發展的名片,要能夠有效的帶動周圍人民群眾參與體育的熱情。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建立不僅僅要服務于當地的人民群眾,而且還要起到先鋒帶頭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群眾參與體育健身的熱情。
1.3推動體育產業發展
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建設除了要完成人民群眾的鍛煉目的以外,最重要的一個目的還是要能夠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在體育健身、體育器材生產制造、體育旅游等多個領域,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要發揮其獨特的價值,使體育產業能夠快速的發展。在體育產業中,體育旅游是體育產業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發展體育旅游產業,能夠讓體育產業快速的發展,而且還能夠有效地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2.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創建潛在問題分析
本文以某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例,展開簡要概述,具體內容如下:
2.1產城融合短板明顯,體育產業主導地位不突出
由于鎮級財力有限,規劃建設、基礎配套服務建設欠賬較多,總體面貌未有大的改變,新鎮區商業配套設施幾乎空白,居住、生產、交通、服務等功能未實現有效融合。
2.2對外交通存在制約,鎮域路網還不完善
道路通行能力明顯不夠。此外,有些地區高速出入口距離鎮中心比較遠,孤島效應明顯。并且,鎮區內部主次干道的道路框架尚未完全形成,斷頭路現象突出,主要公路連接線圍合成一塊真空區域,僅由村道維持交通功能。
2.3體旅融合深度不夠,運動休閑設施基礎有待提升
目前,運動休閑設施主要是沿著萬畝生態涵養林、美麗鄉村和現代農業園進行初步的布設,很多步道寬度和路面情況還達不到標準馬拉松賽道的要求,只能搞一些健身跑、休閑跑活動,并且體育賽事活動還沒有和古鎮旅游、紅色旅游進行深度的融合。
3.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發展路徑
3.1堅持人民中心,實現小鎮生產低碳、生態良好、生活宜居
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堅持人民導向、民生優先原則,將“人”放在核心位置和最高位置,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人”的發展,從“人”的角度重新考量和定位生產、生態和生活空間。合理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引入低碳體育產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充分發揮體育在引導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等方面的綜合作用,增加就業機會和人們收入,帶動扶貧攻堅,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品質,真正通過小鎮建設實現“人”的城鎮化。
3.2強化融合導向,推進小鎮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
要實現產業融合,堅持“體育+”理念和“大體育”概念,推動體育產業與裝備制造、現代科技、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生態、金融、房地產等進行跨界融合,打造體育產業功能集聚區。要實現產城融合,在產業集聚、城市建設、要素資源流動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環機制,推動體育產業項目集聚,小鎮功能疊加,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和完善的生活配套。要實現城鄉融合,實現單向城市化到城鄉融合的轉變,加速人口在城鄉之間流動,資本在城鄉之間布局,土地在城鄉之間配置,帶動農村人口轉移和產業轉型,進而實現脫貧攻堅任務。
3.3凸顯體育特色,彰顯小鎮體育元素、體育功能、體育文化
一是挖掘體育元素。要突出體育主題,依據小鎮發展承受度,合理開發和布局自行車、航空、馬拉松、冰雪、山地戶外、汽車運動等運動項目;有效利用小鎮原有的稟賦體育資源,尤其是民族體育資源豐富的小鎮,要依托民族特色發展民族民間體育運動。二是發揮體育功能。強化體育的功能定位與開發,將體育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生態功能、教育功能等融入小鎮功能核心區建設,通過體育撬動市場、吸引投資,培育品牌、引領時尚,促進健康、增強體質,實現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提升人民生活福祉。三是塑造體育文化。要將文化基因植入小鎮建設全過程,挖掘培育創新文化、歷史文化、山水文化、體育文化,匯集人文資源。
4.行動計劃指引
4.1加快運動休閑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包括某鎮體育活動中心建設、萬畝生態涵養林徒步拓展基地建設、水鄉探索運動休閑基地建設,以及美麗鄉村戶外運動休閑帶建設。以當地的自然景觀為特色,綜合開發戶外拓展、徒步、定向越野、野趣等戶外運動。比如,某鎮水鄉探索運動休閑基地旨在打造戶外探索水上運動休閑功能區,開展龍舟、垂釣、劃船等項目。某鎮美麗鄉村戶外運動休閑帶主要是開展素質拓展、徒步、騎行、定向越野等戶外運動。
4.2進一步強化體能主導類項群的組織管理,學習技能
主導類項群的人才管理、訓練模式等優勢,使得體能主導類項群更上一層樓,進一步完善項目開展所需的硬件設施,為技能主導類項群的發展提供更好的進步硬件設施,以實現更優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運動休閑產業依托森林資源和相應的文化產業,既能滿足游客休閑娛樂的需求,還能對游客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更符合經濟低碳發展的理念。所以發展林業休閑產業意義重大,面對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相關人員要深入思考,追本溯源,這樣才能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促進小鎮休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