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霞 李致遠
摘要: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與此同時,網絡流行語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網絡流行語出現之后會迅速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和傳播,影響力十分驚人。網絡流行語會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一定影響,這些影響有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
關鍵詞:網絡流行語;產生;種類;影響
一.網絡流行語的產生
1.網絡流行語是計算機互聯網發展的成果。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網絡,網絡也成了大眾生活的一部分。這樣,一些網民在網上發布的一些言論會被傳播,并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這些言論從而會被廣泛傳播,并成為網絡流行語。“網絡流行語一旦離開了網絡平臺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支撐,那么便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便會失去其作為網絡流行語的本質特征。”
2.民主開放的社會環境是網絡流行語產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正是因為有了言論自由權,網民才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言論,這也促進了網絡流行語的產生。
二.網絡流行語的種類
1.諧音替代類
諧音替代類流行語就是利用漢語、英語或者數字的諧音來創造的新詞。
前段時間流行的“藍瘦香菇”的本意是“難受想哭”,這個詞是由于以為網民的方言讀音而形成的流行語。這類流行語還有“神馬(什么)”,根據這個詞又出現了“神馬(什么)都是浮云”這一流行語;英語諧音有“show(秀)”等;數字諧音比如“886(拜拜了)”“555(嗚嗚嗚)”。這類流行語是諧音替代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2.英漢縮寫類
這一類是用漢語拼音的首字母縮寫來代替原本的詞語。比如說最近比較流行的“dbq(對不起)“xswl(笑死我了)”。對于這一類詞語,如果我們第一次見到,其實很難猜出它們的意思,但是它們由于打字簡單方便所以被流傳。
3.反應價值觀類
價值觀在很大一方面體現在語言上,網絡流行語是現代的一種網絡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會反應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像“高富帥…白富美”這種詞,用來形容有錢并且有較好外在容貌的人,而“屌絲”則被用來形容沒車沒房、經濟條件差、收入不高的人。“屌絲”這一詞是網友對這類群體的調侃,同時也體現出這群人對生活的無奈,這正是一種社會價值觀的體現。
三.網絡流行語的影響
(一)網絡流行語的積極影響
1.網絡流行語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有趣。比如之前到現在一直流行的“親”這一流行稱呼語,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強人們之間交流親切感,也會在某些不知道如何稱呼對方的場合避免尷尬。
2.網民通過自己的想象創造出流行語,這是一個減壓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會豐富大家的想象力,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而有趣。利用網絡流行語更能夠更好的表達我們的情感和想法,更形象的表達自己的心情,同時會有一些趣味性。
3.網絡流行語會使語言更加具有多樣性。比如上文提到的網絡流行語有“諧音替代類…英漢縮寫類”等等,這些流行語大多采用諧音和隱喻等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的使用使語言變得更加多樣和鮮活。
(二)網絡流行語的消極影響
1.沒有正視語言的規范性。大部分的網絡流行語都是娛樂性質的,通常會存在錯別字、搭配不當、望文生義等錯誤用法。這些不規范的語言容易誤導別人學習正確規范的現代漢語,也容易對一些詞語的本意造成曲解。比如說“囧”這個字,讀作jiong。本義為“光明”。由orz加入中國元素形成“囧”,從2008年開始在中文地區的網絡社群間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絡聊天、論壇、博客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一,它被賦予“郁悶、悲傷、無奈、尷尬、困窘”之意。這樣我們就會遺忘它“光明”這一本意。
2.網絡流行語大多是在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對于很少接觸網絡的老年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這就可能在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形成代溝,加上手機和網絡的發展,年輕人本就在手機上耗費過多時間,這樣一來,可能使年輕人陪伴老年人聊天的次數再次減少。
3.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也會使臟話等成為流行語,這會使網絡環境被污染。加上網絡中的“網絡噴子”等,會歪曲人們的價值觀。另外網民們很可能遭受到網絡暴力,會對他們的身心都造成傷害。
四.小結
網絡流行語是網絡發展的產物,它和網絡一樣具有兩面性。所以,我們一定要正確看待它們,在網絡中,我們應該明辨是非,做到抵制負能量,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