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勇
摘要:應急管理工作對企業來說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目前,主要手段是制定應急預案,建立管理體系及明確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的應急職責、處置程序、應對措施與聯動協調等,這是有效減少突發事故損失的有效手段。應急預案包含應急準備、應急處置和應急恢復等重要環節及內容。本文以應急預案的卡片化在實踐中的應用為切入點,具體闡述了應急卡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的作用及實用性,并就應急卡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及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應急管理;應急預案;應急卡;問題;實踐效果
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是事關企業穩定發展和員工生命安全的天字號工程。應急管理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預防事故發生和減少事故損失是應急管理永恒不變的追求目標。目前各企業按照國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總局令88號要求,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29639(下簡稱“導則”)都編制了適合本企業事故處置的應急預案;由于按照《導則》要求編制的應急預案內容包含信息、資料等繁多,攜帶不方便,在事故現場處置時,不便于使用查詢,不能充分發揮應急預案的指導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切實有效發揮應急預案的指導作用成為應對事故的重要課題。
一、應急預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石油消費量穩步提升,因此全國各大煉油企業也不斷提高裝置原油加工能力。據統計,2008-2016年間,國家石油表觀消費量從 2008 年的 3.65 億噸增加至 5.78 億噸,累計增長58.34%。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我國原油加工能力2.85億噸/年,截至 2016 年底,我國煉油產能約為 7.5億噸,與2002年相比增長了263%。隨著安全生產形勢的變化,企業的應急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可以說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大部分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應急救援都集中依賴《事故應急預案》和《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但兩者過于系統性,且復雜繁瑣,未能很好地結合現場實際,導致許多現場應急工作沒有得到較好的指導和落實。如何促使企業各類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等在生產經營中的有效落實,是目前許多企業在實際應急管理中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從各企業事故應急預案總體編制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事故風險分析不到位、應急處置方法不科學等,應急預案對實際救援無指導意義;與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指導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實用性不強。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應急預案篇幅冗長,實用性不強。目前,企業內各類應急預案都是參照預案編制導則模板進行編寫的,且編寫水平參差不齊,篇幅冗長,內容復雜,一個單元的處置方案少則幾十頁,多則上百頁,一線員工往往難以全面系統掌握。并且基本都是處置原則,沒有細化到各項具體的處置措施,缺乏針對性,與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及實際存在較大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指導員工有針對性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無針對性的處置措施實用性不強。
(二)應急預案不夠細化,內容較籠統。現場突發事件實際是需要對某一特定場景出現問題后的具體處置,然而許多企業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就是一個處置原則,內容不夠細化,較為籠統,未能充分明確和考慮突發事件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險及其后果,也未能結合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實際配置相適應的應急救援力量。
(三)對關鍵的處置措施及手段等進行簡單描述,導致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較差。預案由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組成,應急預案對應不同層級,且內容較多。培訓過程中,由于不同預案針對不同人員,混合式培訓將導致各層級人員難以理解、消化各自應急預案所需掌握的重點內容,導致在多數企業貫徹學習中存在一定難度,不能有效推廣,使應急預案流于形式,最終造成了應急預案落實困難。
(四)員工應急能力有待切實提升。員工能力提升需要一個過程及時間的積淀,在實際安全生產過程中,企業員工的實際應急能力及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原有應急預案培訓很難讓員工實際應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些新員工甚至沒有經歷過真實的事故,一旦出現事故便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難以迅速、準確、有效地處置或控制事故的擴大,降低其所造成的傷害。假如在事故發生時,員工的應急處置不當,或者避險逃生的方法不正確,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在這種現狀下,需要切實可行、指導性強的應急預案對現場實際應急情況進行指導與指引,才能真正避免事故的擴大化。
目前企業應急預案客觀存在的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那么將會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埋下隱患。怎么樣讓應急預案能更貼合實際,對實際工作具有指導性,在應急救援工作中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制定簡單易行、便于操作的現場應急指導性標準,加強現場應急管理水平,提升現場員工應急處置能力迫在眉睫。
為提高應急預案在實際應用中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指導為一線救援人員,科學、合理、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編制一套簡捷、實用、可隨身攜帶的指導性文件就成為充分發揮應急預案指導作用的關鍵環節。為了增強現場處置方案的可操作性,解決緊急狀態下崗位人員“做什么”“怎么做”和“誰來做”的問題,提出了設置應急處置卡的管理理念。應急處置卡簡明扼要,是一種針對實用的預案,不僅便攜好記、利于培訓,而且能真正起到應急提示的作用。
應急預案卡片化使得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程序化、圖表化、簡明化、專業化,增加了應急預案的實用性、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現場應急卡、崗位應急卡與入廠證大小一致,便于攜帶。應急預案卡片化的創新管理,形成了一套方便攜帶、可隨時翻閱、事故狀態進行消項,又能充分展現出不同崗位、不同場景的應急處置程序。通過配合應急演練及教育培訓進一步檢驗和完善,很好地提高了企業應急管理水平。
二、應急卡的分類及其應用范圍
探索應急管理及事故處置的新型管理運行模式,將應急管理工作貫穿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構建完善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應急措施是解決當前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差的關鍵措施,因此,將應急預案進行簡化提煉,可以實現“便于攜帶、實用性強、應急措施一目了然、處置操作從容準確、應急有效、減少損失”的目的。
(一)應急卡的分類及內容
應急卡是在應急預案模式歷經實戰檢驗、實際使用、調查研究、總結的基礎之上提煉而成,實現了卡片式應急預案,最終形成現場應急卡、崗位應急卡、應急程序消項卡、現場情景卡等四種應急卡模式。
1.崗位應急卡應當包括崗位應急職責及分工、事故類型、本崗位現場應急措施以及相關聯絡人員、聯系方式、應急處置程序和乘車地點等多方面內容;
2.事故情景卡必須在風險評告的基礎上編制,依據各生產裝置,根據工藝流程、操作規程等開展風險評估,分析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故的不同類型,提出防范措施和假定風險發生時需采取的應急措施;
3.程序銷項卡是生產調度及各部門內操根據事故報告及處置步驟,細化處置措施,保證事故處置過程中程序步驟規范、指揮到位;
4.現場應急卡是針對進入生產區域的所有人員在事故發生初期,能夠及時報警并采取初級處置,將氣體泄漏、高空墜落、火災爆炸等事故的初級處置措施、報警信息等進行簡要說明,讓所有人員發現事故能夠及時報警并采取初級處置措施。
(二)應急卡的適用范圍及作用
1.現場應急卡
適用范圍:所有進入危險區域作業的人員
作用:便于攜帶記憶,提高應急意識;突發情況應急指導,新員工也能處置得當;突出保護人身安全為首位的應急理念,控制事故降低傷害。
2.崗位應急卡
適用范圍:所有員工(志愿救援隊員)
作用:針對崗位制定措施,提供行動指引;緊急情況職責明確,避免驚慌失措;聯絡部署,應急指揮,有效應對事故。
3.程序銷項卡
適用范圍:中央控制室、應急指揮調度、救援隊伍
作用:標準程序,讓操作更準確;規避風險,應急項全覆蓋;協調一致,全面處理問題。
4.事故情景卡
適用范圍:生產部門
作用:針對危險場景編制,避免繁多卻無重點;處置步驟一目了然,面對危險從容應對;措施分工詳細全面,避免遺漏再生事故;
三、應急卡在事故處置中的實踐效果
(一)應急卡內容簡明扼要,易于員工接受、理解和掌握。卡片化的應急預案具有內容簡明、易懂、實用的特點,避免了普通應急預案的篇幅冗長、內容復雜的缺點,易于被員工所接受、理解和掌握,可以使關鍵崗位的一線員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實在在地提升應急處置技能,強化員工應對突發事故和風險的能力,有效防止危險崗位突發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企業安全生產。
(二)應急卡內容規范嚴謹,標準統一,能從整體提升應急處置水平。卡片化的應急預案在組織、審批、下發使用等各個環節,通過專業審核、層層把關等嚴密工作程序,緊扣應急處置操作實際,提升了應急卡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為規范各生產裝置、生產班組整體的應急操作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整體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三)應急卡的推廣應用,夯實了應急救援基礎。突發事故發生后,最有效的救援是在事故初始階段的正確處置,把事故消滅或控制在萌芽狀態,防止事故擴大,對控制或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而能夠對突發事故快捷而有效地進行處置的往往是位于生產一線的員工,他們是應急救援最直接、最基礎的力量。卡片化的應急預案主要適用生產一線崗位的員工和生產基層組織,它的實施有力地夯實了事故應急處置的基礎。
(四)應急卡的推廣應用,營造了企業安全文化。卡片化的應急預案是對各種風險的防范和處置,它在生產班組中的實施可以強化員工的風險意識,時刻繃緊安全弦,增強其安全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濃厚企業安全氛圍,營造企業安全文化。
四、結語
應急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通過不斷地創新管理,優化應急管理程序和管理體系,努力提高應對和防范事故災難的能力,才能及時、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經濟損失和降低危害程度,促進企業安全、穩定、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國安全生產協會注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委員會,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安全生產管理知識[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5.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演練指南[Z].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