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鎬楠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城市公共安全事業也受到更多關注,其中消防救援行動是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極其緊密的一項,也是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災害事故的發生具有很大的危險性,應急救援行動本身也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這給消防救援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嚴重威脅被困群眾和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為此,消防救援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與消防救援技能,能夠熟練操作配備的專業消防裝備,以提高應急救援的效率與安全性。本文主要對群眾和消防救援人員在應急救援下傷亡類型與傷亡原因進行初步分析,并探討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
關鍵詞:消防救援人員;應急救援;安全保障;消防安全
作為消防救援的主要參與者,消防救援人員和被困群眾在應急救援過程中都容易發生傷亡事故,隨著當前社會環境的多元化發展,發生災害事故的原因也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消防救援工作面臨著極大的風險與挑戰,如果不能科學、高效地做好現場處置工作,及時消除潛在的安全風險,不僅威脅現場人員生命安全,也將給應急救援工作造成極大影響。近年來,我國消防救援人員在應急救援中傷亡事故頻發,甚至一些年輕的消防指戰員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些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也與災害現場的安全管理有關。
一、救援行動中人員傷亡的主要類型
應急救援中引發各類災害事故的原因有很多,這也造成群眾和消防救援人員傷亡的原因較為復雜,通過對以往消防救援工作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傷亡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高空墜落傷亡、觸電事故傷亡、爆炸事故傷亡、缺氧窒息(中毒)傷亡等,而在這些類型中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傷亡人數相對較多、損失也最大,同時還伴有一些彌漫有毒有害氣體、建筑物坍塌等現象。由于災害事故發生之后的諸多不可控因素,在災害應急救援過程中勢必會造成一些不可預料的附帶人員、經濟損失。特別是化工廠發生火災時,由于化工生產過程中會應用到大量種類繁多、性質各異的化學試劑,災害事故發生后極易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再加上化學生產設備超溫、超壓、泄露等極易引發爆炸事故,給救援工作造成極大的困擾。除此之外,當前建構筑物高度不斷上升,結構不斷創新,這也增加了災情處置的難度。另外,建構筑物內材料受到高溫高熱影響發生坍塌事故或內部救援接觸裸露電氣線路也同樣容易引起人員傷亡。綜上,群眾和消防救援人員現場可能會面臨的傷亡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不管哪種類型的傷亡對消防救援人員來講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二、救援行動中導致人員傷亡的原因
(一)對社會化安全管理認識不足,安全管理制度還未充分完善
雖然近年來我國在消防救援上給予了大力的關注和支持,但應急救援行動中傷亡事故仍在發生,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社會主體的安全管理認識不足、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另外,消防救援隊伍在應急救援中社會聯動效應發揮還不盡如人意,未充分高效整合運用各類應急資源,在應急救援現場處置過程中,不時還存在消防救援隊伍“單打獨斗”的場面,現場安全管理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二)“安全實戰”與“安全訓練”還未實現有機統一
當前,基層消防救援隊伍的體技能專業化訓練和儲備上已經有了質的提升,但是目前單就訓練安全和作戰安全的系統性專業化安全主題教育和訓練還有明顯的短板,安全教育的內容還缺乏成體系的模式,安全訓練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還不強,安全訓練的專業化設施設備建設還有一定程度滯后,指戰員緊急避險的意識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同時,由于日常訓練考核側重于檢驗體技能的訓練效果,再加上一些相對年輕的消防指戰員知識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夠均衡,現場安全的觀念在應急場合下還不能同戰法戰術有效融合在一起,還存在依靠傳統的“傳幫帶”等方式開展具體的現場安全工作。另外,當前應急救援工作評價體系主要在救援的成效上,屬于結果化考評。對緊急避險與撤離等方面未建立完善的訓練、指導等過程化的考評機制,這些因素的疊加都容易使部分消防指戰員在真正面臨應急救援工作時出現忽視甚至違背安全的意識和行為。
(三)災害事故處置過程中的各類不確定性危險因素
災害事故發生環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這無形中增加了應急救援的危險性,消防指戰員處于這種極度不安全的環境時需要注意力時刻集中,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突發狀況,這對消防指戰員心理素質、業務能力和經驗水平都提出較高的要求。但是在較為復雜的現場,隨著救援時間增長,現場會無法預測地會出現高溫、爆炸、濃煙、泄露、倒塌以及電氣等諸多不良不利因素,加上現場處置都極大的消耗著消防員的精力、體力,隨著長時間高強度作業消防員會出現體力不支、精神不濟、反應遲緩等跡象,這也極大地增加了救援風險。
三、救援行動安全保障改進措施
(一)健全應急救援行動綜合評價機制
對應急救援行動進行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的應急救援工作都應該開展總結、分析,從中掌握發生事故的原因,并對消防救援人員進行相關方面的思想教育,可以結合多方面信息資料對可能面對的消防救援工作實施提前研判,提前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提高消防救援人員的戰術意識和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預防工作。另外,還應有針對性地加強消防指揮人員的指揮能力和現場安全組織能力的考評,提高消防救援行動的整體組織和行動水平,從心理素質、體技能訓練、安全避險等方面不斷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的綜合能力,及時發現消防救援行動中潛在的安全風險,提高消防救援安全管理水平,從源頭上強化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保障。
(二)開展安全防護和緊急避險專業化訓練
針對火災救援中存在的各種危險情況,消防救援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應對能力,才能在面對復雜環境下積極開展安全防護與緊急避險,這樣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救援行動以及自身的安全系數。鑒于此在開展日常訓練中應當從安全意識和避險技能兩方面展開系統的訓練工作,總結編寫安全教育教材,在日常訓練中列出專門的時間開展安全學習,積極聘請有經驗的安全教練進行系統化示范教學,建設專業化的訓練及演示設施,完善安全防護措施和裝備,在現場處置時要有專人檢查并確保安全防護穿戴齊全,以期能夠在災害環境中找到緊急避險的有效措施和處置對策,以提高他救和自救的處置能力。
(三)合理規劃現場行動,強化現場安全員作用
為了確保應急救援行動的順利開展,在對災情有了初步判斷之后應當合理編成戰斗小組,優化配置小組內成員,保證戰斗小組具有分析研判現場情況并開展自主作戰和安全管理的能力,為整體救援工作開展提供支撐作用。另外,要進一步強化現場安全員的職能、責任,要有明確的現場安全員編制,選任經驗豐富、綜合能力素質較強的人員開展系統化現場安全員培訓,打通職業晉升通道,使其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現場管理和安全救援救護能力,最大限度保證現場救援工作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進行。
(四)建立相關人員傷亡事故原因的調查機制和醫療保障
應急救援行動中發生的傷亡事故不僅僅是對群眾和消防救援人員身體上、心理上的傷害,還會對一個家庭、一支隊伍產生影響。因此,在發生安全事故后,我們必須要冷靜客觀地對待,要建立原因調查機制,抽調專業安全管理人員,深入調查發生傷亡事故的原因,梳理現場處置過程中的忽視和薄弱環節,總結經驗教訓,舉一反三,減少同類型事故處置的類同性損害,不斷提升隊伍整體救援和自救工作水平。另外,針對人員傷亡情況要協調開辟“綠色通道”,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搶救,第一時間暢通送院治療途徑,第一時間調集必要醫療裝備和藥品,收集掌握區內各類??漆t院特長特色醫療項目和主治醫生的聯絡信息,及時協調到場到院處置。鑒于消防救援隊伍改制轉隸后的專業化發展方向,還應該提前謀劃消防救護人員的培養、訓練和使用體系,為消防救援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與損失。
(五)及時開展戰后心理疏導
每一次的應急救援活動對消防救援人員來講都是一次生命的挑戰,在救援工作中受到現場環境、傷亡慘狀以及力有不逮等方面的影響,在任務結束后消防救援人員容易產生心理創傷,針對這方面情況應該制定科學和合理的心理工作預案,根據現場情況及時啟動心理干預機制,組織開展戰后心理疏導,通過協調專業人員對消防救援指戰員進行心理測試,并評估每一名參戰人員的心理狀態,采取針對性的方式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問題,在心理輔導過程中,提升自我心理防護水平,更好地適應日后工作。
(六)加強防災減災的教育
減少事故損失,不能只靠救援隊伍,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也是不可或缺的。要通過互聯網、新媒體等多種方式,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在收聽收看過程中自覺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和緊急避險知識,這樣能夠使人民群眾在災害發生時更好地保護自己并配合救援人員開展施救和自救,從而減小災害事故發生后持續性傷害情況的發生。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災害事故的發生具有多元化特點,消防救援人員應當堅持從實戰角度出發,努力提升自身處置本領,各級消防救援機構和消防指戰員要善于總結分析救援行動中導致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從多方面多角度制定完善預防策略,盡最大努力減少救援行動傷亡。為了提高消防救援安全管理水平,相關部門有責任加強消防救援人員日常的安全理論基礎與綜合救援能力培訓,使每一名消防員都能在救援行動中保持穩定的救援心態與自我保護意識,不斷降低救援傷亡概率。
參考文獻:
黎勇.淺析消防員滅火救援傷亡的原因及對策[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05).
武志強.對滅火救援中消防員傷亡情況和預防措施的探討[J].商,2015(14).
張晨.滅火搶險救援中的安全防護措施[J].吉林畫報,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