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香
【摘要】俗話說:“環境造就人才。”當孩子踏入幼兒園起,環境就在幼兒的腦海中暫時定格,一朵花、一棵草、一幅簡筆畫也能從不同角度喚醒孩子的某種天性或潛能,可見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有多重要。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既能為幼兒提供有利的探索天地,又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可以有效提升幼兒思考能力,規范行為習慣。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教師;班級環境;創設技巧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環境創設能力是必備的技能。在日常的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從版面的設計到材料的收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幼兒園的環境創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如是否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適宜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是否能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等,面對各種問題的困擾,本文試圖針對當前問題進行分析,并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制定有效的環境創設計劃
制定計劃就是做好可實施的有效方案,即確定班級環境創設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方法途徑。那怎樣才能做出有效的計劃呢?首先,計劃要有針對性,根據幼兒的學習發展特點,明確環境創設的總目標,再把它們分成多個問題去規劃,如需要什么材料、創設什么內容、每個版塊大概花費多少時間、內容怎樣呈現等。最重要的是以幼兒為中心,并引導幼兒積極參加設計環境,讓幼兒主動挑起班級環境創設的大梁,做到師幼齊參與,不僅符合幼兒的年齡需求、適宜其身心發展規律,還能使環境蘊藏獨特的文化內涵,讓環境成為幼兒寄托心愿、宣泄情感、體驗成功、展示自我價值的理想平臺。
二、合理利用廢舊環保資源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的重要內容,幼兒是未來的主人,加強環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只要教師合理利用廢舊資源,即可變廢為寶,如,利用紙皮制作各種手工作品、裁成花邊裝飾圖片邊框,或在空白的墻面打底,不僅質感上乘,自然的棕色好看又實惠;用樹枝制作成各種手工藝品,在走廊、樓道、教室等地方巧妙懸掛,使幼兒園環境熏陶出一種濃濃的自然氣息;利用麻繩創設生動的美術空間,制作花瓶、裝飾作品、盆栽吊掛等,取材方便,經濟又實惠,可以輕松做出有個性的復古效果;還可以利用鞋盒制作玩具車、樂器、積木、恐龍、小花園等,作品立體感強,栩栩如生,在眾多廢舊物品中,鞋盒的質量可謂上乘,牢固的質地讓它在幼兒園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非常有價值的廢舊材料,每一種材料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這些廢舊材料貼近生活、來源生活,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必定是幼兒園環境布置的最佳選擇。
三、環境與幼兒息息相關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幼兒自主學習,從而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在日常的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經常會有這樣的感慨,辛苦創設的環境很少能引起幼兒的關注,或者很快就失去了興趣,形同虛設。因此,我們要根據實際創設與幼兒相關聯、易于接受的環境。
1. 環境內容時刻保持新鮮感
有效的環境應該讓幼兒時刻喜愛關注,保持新鮮感。在區域墻布置中,我們可以每周定時更換內容,如在幼兒園中班《快樂工作達人》主題探索活動中,第一周可讓幼兒認識消防員叔叔的各種工具,有條件的可邀請消防員叔叔上門詳細講解;第二周可以探索警察叔叔怎樣幫助大家、被壞人欺負或遇到危險了怎樣向警察叔叔求助等,可對一些情節進行現場模擬;第三周可以探索農民伯伯怎樣種植糧食、建筑工人搭建房屋的技巧,可利用視頻短片加深幼兒的印象;第四周可以探索醫生治病救人的各種情形片段等,以詩歌、故事、繪畫、手工制作等形式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區域墻,讓環境時常保鮮。
2. 發揮幼兒主人意識
幼兒園環境無論從主題的產生、內容的來源等多方面都較直觀、真實地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對話”,如能讓幼兒與教師一起創設環境,不僅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及合作意識。教師在布置墻面時,可給幼兒留下足夠的創意空間,并在區域柜投放大量便于幼兒操作的低結構材料,讓幼兒每次在進行手工活動后,及時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還可以獨立完成作業單、自己投放喜歡的材料、自己設計環境的布局等,使班級環境更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
因此,環境創設不應該是幼兒和教師興致所至的擺設,創設與幼兒息息相關的環境不僅能讓幼兒以小主人的身份參與其中,還能增強幼兒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環境便于維護和管理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維護是環境管理的重中之重,優化管理環境會讓我們在日常的環境創設中省時、省力、省材料。幼兒園環境經常會出現這些問題,如積滿灰塵、破爛脫落或作品殘缺,辛苦創設的環境又該怎樣維護呢?我們可以建立班級環境管理制度,由班主任老師為主要負責人進行監督管理,定期檢查班級環境,保持環境的整潔、美觀,教育幼兒走過、路過時要愛護環境。保育老師則跟小小值日生每天做好環境清潔及做好登記,發現破爛殘缺的地方,及時進行修補。同時,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環境維護工作中來,可以更好地做到家園互動。讓家長隨時留意班級環境動態,定時對環境進行修補維護,共同管理班級環境。教師也可以此為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在無形中學會愛護班級環境,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及環境創設的不易,知道在以后的各項活動中能更好地愛護、保護、自覺維護身邊的環境。同時,教師在進行環境創設時,應盡可能創設可持續利用的環境,為自己日后的工作減少壓力。
環境創設是幼兒園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從班級環境能較好地看出幼兒園的發展理念、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及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方向。因此,教師在布置環境前就得未雨綢繆,充分做好各項準備,認真思考幼兒在探索中出現的各種與環境有關的矛盾和沖突,從而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發揮環境創設在幼兒活動中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