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紅
摘 要:整本書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高中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需要合理的設計規劃,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培養豐富的閱讀技能。當時,受到現代教育環境的影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學生閱讀效率低下、閱讀種類混亂,沒有形成規范的體系,這是目前主要的教學問題,學校和教師要密切的分析探究,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健康的發展與成長。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策略;實踐思考
引言:高中語文教學區別于其他階段的教育,教學需要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制定科學的課堂閱讀計劃,滿足學生的文本閱讀需求,培養專業的閱讀素養。在整本書閱讀之前,教師需要讓學生實事先了解書籍的寫作背景和人物介紹,詳細的了解和探索,教師需要有意識的指導,開闊學生的視野,彌補單本的不足之處。整本書的最大特點就是完整詳細,學生可以全面的學習和思考,展開豐富的閱讀,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文章的主題。筆者將從多個層面探索,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意見和措施。
一、完善整本書閱讀的課程設置,以精讀帶動略讀
在高中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調查班級學生的個體特點,導入經典的書籍文章,發揮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自主的閱讀書籍課本。同時,學校也要完善整本書閱讀的課程安排,建立科學精細的課程結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例如,在教學高二語文《林黛玉進賈府》(人教版),這篇文章出自于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教師要發展趣味性的閱讀方式,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他們的知識面。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先把課文導入進去,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探究林黛玉的性格特點,以及賈府的生活環境,分析人物之間的關系,梳理整本書的情節脈絡。其次,教師還可以在多媒體中播放《紅樓夢》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學生可以根據課文進行理解。再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先快速的略讀課文,在精讀課文,羅列出書籍人物及劇情。根據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發展背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可以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師要布置相應的課堂任務,安排學生到手機上查找《紅樓夢》的相關資料,整合成手冊,方便閱讀和記憶。采取這種方式可以塑造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二、發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整本書閱讀教學不局限與課本,教師可以引入課外的閱讀內容,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基于現代化的教育背景,教學需要改變目前的閱讀教學形式,創新課堂閱讀結構,設計完善的導讀體系,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選擇經典的書籍文章,以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高二語文《祝福》中(人教版),這是魯迅先生寫作的短篇小說,具體講述了祥林嫂的悲劇生活。教師可以開展不同的閱讀活動,如讀書交流會、經典書籍討論會、名著知識競賽、讀書比賽。首先,教師需要確立比賽的主題,以名著知識競賽為教學手段,以書籍“祝福”為考察內容。學生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參賽,每個班級派遣多組競賽小組,競賽的內容包括:《祝福》的發表時間和寫作時期、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說的主要內容概述。高中生要積極的討論,共同研究學習。其次,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閱讀書籍,從多個角度分析小說《祝福》的內容和思想。或者,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閱讀教學方式,實現一對一的教育,學生可以在網絡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內容。最后,教師可以開展辯論比賽,以“祥林嫂的生活經歷”為主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采取這些閱讀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塑造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緊扣經典語段,在整本書指導中精讀鑒賞
在高中閱讀教學環節中,教師必須緊扣書籍內容,提取有用的教學資源,在整本書中指導學生鑒賞課文,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也需要構建積極的閱讀環境,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發展。例如,在教學高二課文《老人與海》中(人教版),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漁夫的故事,古巴老漁夫圣地亞釣上了一條馬林魚,經過艱辛的運算,最終回到陸地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摘取文章中的經典語句,分析文章所運用的手法。繼而,讓學生觀看動畫視頻,從中可以詳細的觀看老人捕魚的過程。其次,教師可以讓高中生應用手機APP來查閱書籍的信息,細細的品讀思考。最后,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國外經典名著為主,如《魯冰遜漂流記》、《空城》等,以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實現高中閱讀計劃。
總結:通過以上全面的分析論述,可以充分的認識到整本書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發展多樣的閱讀方式,引入不同的閱讀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保證他們的高效學習。整本書閱讀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有效的結合課本知識,串聯知識點,實現深度的記憶。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增強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許潔. 以基點及面 由淺表入里——以《紅樓夢》為例談整本書閱讀[J]. 語文教學之友, 2019(3).
[2]李學恩. 整本書閱讀:教師先讀與師生共讀——以《生死場》教學為例[J]. 中學語文教學, 2019(2):27-29.
[3]廖志剛, 袁鑫. 中美高中化學教科書插圖功能對比研究——以“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為例[J]. 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9, 40(03):25-30.
基金項目:
課題《高中語文課程有效推進整本書閱讀策略研究》立項號:[2019]-JKGHTB-1424 結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