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娜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成為了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競爭,完善自我價值。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持開放的教育心理,不僅要重視學生在在基本信息技能上的獲得,還要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發展,結合初中學生在認知上的實際需求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教學
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往往習慣于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按照給出的步驟進行重復的練習,導致學生很難形成積極的學習熱情,最終導致了學生信息素養難以形成等教學效益低下的問題。因此,為了完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滿足社會與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
一、重視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助力。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手段,而是要結合初中學生的興趣、認知發展需求和所教授內容的特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有意注意,拉近學生對信息技術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益。
比如,在學習“開啟網上支付之旅”這一節內容時,我首先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都有過網上購物的經歷嗎?或者你們身邊的人會經常網購嗎?你們有注意過網上購物是怎么付款給商家的嗎?”然后讓學生對網上購物這種現象進行自由的表達,營造活躍的課堂互動氛圍。接下來,我再對學生說道:“看來大家對于網上購物都是非常的熟悉了,現在的網上購物可謂是十分的便利了,人們可以將信用卡、借記卡等與支付寶、微信牽連在一起,進行網上購物,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產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具體地了解一下如何更好地使用網上支付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便利吧!”這樣,通過一番生活化的談話導入,可以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對我們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合理地擴展教學內容
初中學生正處于好奇心網上的年齡階段,對新鮮失去充滿了探究的欲望,信息技術是一門開放性很強的課程,教師的思想要與時俱進,重視學生對新鮮失去的吸收,促進學生良好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要合理地擴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探索更多的信息文化,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
比如,在學習“科學地管理信息資源”這一節內容時,在講解完了教學的基本內容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手機和電腦用的時間越長,運行速度會越慢嗎?”這個問題有效的引起了學生的思考,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之后我再說:“同學們說的很好!導致手機和電腦變慢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緩存文件過多,沒有刪除。手機和電腦是依靠系統來運行的,在每次我們使用手機電腦的時候,它都會形成一些臨時文件,這些臨時文件有時得不到清除,積累的越來越多,最后就會導致系統變慢的問題…….”這樣,通過適當的課外擴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視野,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 發展。
三、增強信息教學的活動性
信息技術是一門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有著重要激發作用的課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在基本信息技能上的獲得,還要重視發展學生對信息技能綜合運用的能力,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背景,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學習,讓學生在自我展示中獲得提高。
比如,在學習“圖像的獲取與加工”這一節內容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P圖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張圖片,運用自己學到過的圖像編輯、濾鏡設置、圖像合成等操作來進行圖像的加工,并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成果展示之后,再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投票,選出最有設計感的作品。如此,以活動的方式展開教學,學生更有參與感,能夠在活動的過程中收獲樂趣與成就感,有助于完善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
本文針對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益的有效策略展開了一番敘述。初中學生正處于思維發達的年齡階段,科學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有效地滿足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激發學生發明創造的潛能,讓學生能夠不斷的充實自我,激活學生的上進心和求知欲,讓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質人才。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信息技術高效教學模式,提升教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陽小波.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情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4.
[2]馮文靜. 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