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語桐 蓋嘉慧
摘 ? 要:農業生產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生活問題,也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在新時期背景下,農業生產必須積極引進現代化新技術,以提升農業種植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基于此,圍繞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化新技術;農業生產;應用
我國人口眾多,但耕地面積較少,同時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不高,尤其是部分偏遠地區仍舊以傳統的牛耕等種植方式為主,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經濟收入有限。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必須加大對現代化新技術的應用,于農業種植生產中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措施,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種植效益,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1 ? 農業種植生產中可用到的現代化新技術
1.1 ? 計算機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日益發展成熟,其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愈加廣泛,給農業種植生產帶來的影響也更加深刻。如在農業種植生產中應用數據庫技術,就可以對農業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數據,以及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加以運用,通過現代化信息平臺,實現區域之間相關農業信息的共享,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信息資源利用效率[1]。除數據庫技術外,也可利用信息交互技術搭建起專家與農業種植人員之間交流的平臺,增進專家與農民之間的線上交流,讓專家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教授農民新的種植技術、種植方法,為農民提供咨詢指導,從而改變農民舊有的生產觀念,提升生產種植技術水平,促進農業的生產效率。
1.2 ? 可視化技術
當前,可視化技術在現代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在植物發芽、抽穗等生長期間,利用可視化技術實時記錄、采集作物生長圖像,之后將作物生長圖像及時傳送到控制系統顯示器中,便于管理人員全面觀察與監控作物生長情況,及時發現作物病蟲害等,及時采取一些預防病蟲害的措施,確保植物存活率以及最終產值[2]。
1.3 ? 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溫度、濕度、降水、光照等自然環境條件是影響作物存活率、生長狀態以及最終產值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外部因素都具有一定的變化性和不可控性,如有些年份遭遇干旱天氣、有些年份卻又陰雨連綿不斷等。在以往技術環境下,無法對這些自然環境因素進行有效的監測與控制,農民只能“靠天吃飯”,因而農業種植生產效益得不到保證。但在現代化背景下,農民可將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引進農作物種植生產活動中,利用該項先進技術實現對周圍環境信息的全面掌控,獲得有關環境信息之后,利用計算機數據庫系統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對農作物生長情況以及生長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作出初步判斷,讓農民可以根據自然環境變化及時、適當調整種植生產策略、生產技術,以優化農作物生長環境,提高整體種植生產效益[3]。
1.4 ? 生物技術
當前的農業種植生產中引進生物技術,同樣有利于優化農作物生長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效益。如在農業中引進組織培養技術,在無菌環境下培育幼苗,并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嘗試引用人工誘導的方式,幫助幼苗完成生長。與傳統種植技術相比,無菌培養技術更加精細化,也更有利于增強幼苗各方面生長能力,最終達到高產高收的目的。另外,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也可探索應用一些綠色環保型殺蟲劑等,嘗試構建生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在保證農作物健康茁壯成長的同時,減少對化肥、農藥等的應用,實現綠色生產,確保食品與生態環境安全。除此之外,在現代化背景下,要想推進農業生產高效、可持續發展,需要投入資金、技術、人力、物力等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如細胞工程技術產業、基因工程技術產業、酶和發酵工程技術產業等,為農業的生產提供重要技術保障[4]。
2 ? 推進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應用的措施
當前,部分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率較低,應用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這主要是我國缺乏相應的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機制,同時相關宣傳工作也做得不夠深入,大部分農民缺乏新技術與開展農業種植的意識與能力,因而農業種植生產的技術水平較低。基于此,相關部門需要立足國情,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機制,增加推廣農機化新技術的資金力度,做好有關技術應用的宣傳工作,進一步轉變農民群眾的種植生產觀念,使其接納新技術,并積極應用新技術。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需組織專業人員進入農村地區,為農民群眾講解、講授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技巧及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技術應用能力,確保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活動中的有效應用。除此之外,相關職能部門也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手段提高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服務水平,提高農機作業組織化、市場化水平,應加大機械化設備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利用機械化種植代替人工種植,進一步提高農業種植的機械化程度,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背景下,現代化新技術應當在農業種植生產的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充分發揮現代化新技術的功能優勢,提升農業種植生產效率與效益,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但是,部分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度不高,種植人員缺乏應用新技術的能力,這就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全面做好現代化新技術的研發、推廣宣傳及技術培訓等工作,提升廣大農民群眾農業種植技術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效益提高。
參考文獻:
[ 1 ] 高增法.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9,39(16):115-116.
[ 2 ] 馮海平.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8,36(3):7.
[ 3 ] 林清存.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J].鄉村科技,2017(28):52-53.
[ 4 ] 仝殿全.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10):71.
(收稿日期: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