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亞杰
摘 ? 要:農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快速普及應用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進入了信息化發展的時代,同時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農業發展中也需要適應和引入信息化的發展動力。把信息化應用于農業經濟管理中,可以更好地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信息化水平,促進管理質量的提升,推動農業生產與信息化的有機融合,使得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更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應用
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方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發展的需求,并且不利于農業在新時期的進一步發展。在科技進步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條件下,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需要進行創新和提升,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工作強度,使得農業經濟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和進步。
1 ? 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1 ? 提高農民收益
隨著我國農村農業改革的實施及深化,增加對農業的扶持及生產技術的投入等,使得農業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農民的收入卻沒有明顯的改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管理,電算化程度低,無法從網絡方面實現信息共享,使得農業經濟的發展無法得到充分的信息資源,從而使得農業經濟的發展處于被動盲目狀態[1]。
1.2 ? 推動農業轉型
即使是農業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知識的力量,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業經濟的發展應向著知識性農業發展。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我國知識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知識、科技、教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不管是工業經濟發展方面,還是在農業機械、農業科學技術及農藥開發研究應用等方面,都需要知識及科技的支撐,所以農業經濟的發展與知識和科技、信息等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是密切聯系的。因此,農業經濟管理也應該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這一趨勢,把前沿的農業技術應用到農業發展中,提升農產品生產結構及方式,加快農產品加工和改造,更加有效地推動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及經濟效益的提升,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從而更好地提高經濟管理效率,提高農業的實際收益,促進農業向知識型農業方向發展。如可以引進最新的云計算、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等,促進農業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促進農業更加迅速、穩定、長遠地發展[2]。
2 ? 當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中的問題
第一,農民還沒有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盡管部分農村地區建設了相應的網絡通訊設施,但是在短時間內農民所接觸的信息技術還較少,學習基本處于自發狀態,加上農民大部分學歷不足,學習能力不強,所以應開展專業性的培訓。
第二,在農村地區相應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較為缺乏,信息技術沒有得到深入而全面的應用和普及,農業經濟信息沒有實現可視化等。所以,還需要加大對農村地區信息技術人才的輸出、培訓等力度。另外,要開拓農村地區的就業潛力,當前現狀是農村大部分青年人及中年人,尤其是有著較高學歷及知識基礎的人都進入城市工作和發展,在農村留守的人員大部分是老人與兒童,所以農村地區的知識水平及技能水平缺乏相應的人才基礎[3]。
3 ? 信息化應用策略
3.1 ? 構建農業信息數據庫
要想提高經濟管理的質量,在新技術形勢下可以加強數據庫建設,建立農業經濟方面的數據庫,豐富相應的經濟信息,并進行相應的數據開發、應用建設,發揮數據庫的價值及作用。根據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狀況,分析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積極應用衛星技術以及GPS技術等,為開展生產種植的管理工作提高可靠的信息技術保障。在完善數據庫過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全面采集、準確采集,注意信息共享,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數據庫的價值。對于農業部門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也要應用數據庫技術進行合理設計,對農作物生產進行科學管理和科學指導,從而提高農戶經濟收益[4]。
3.2 ? 將群眾作為基礎
在當前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進步的形勢下,各行各業都應積極應用和實現信息化發展,但在農村經濟領域其信息化程度較低。為了更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推動農村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為當務之急。在農業生產技術及管理方面要加強信息化技術的引入及開發,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對于這方面要看到人才基礎還較為缺乏,所以當地政府的相關部門要加強工作力度,增加扶持力度,將高端的信息化人才入駐到農業經濟管理中,特別是高等知識人才要盡量留得住、留得下,從而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基礎,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5-9]。
3.3 ? 建設示范基地
在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活動時,可以建立一些示范性的基地,通過示范的力量,使得信息化教育工作更加高效、直觀地顯示信息技術的作用及優勢,推動農戶積極學習和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使其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掌握相應的生產信息,促進農業更好地發展。
4 ? 結語
總之,農業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農業經濟管理開始出現一些問題,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積極融合信息技術,推動農業改革。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構建農業信息數據庫、強調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強農戶信息知識方面的培訓、建設示范基地等手段,促使農業發展和信息化有機結合,進而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崔俊鵬.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15):47.
[ 2 ] 袁云粉.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探索[J].山西農經,2019(14):68.
[ 3 ] 鞏香蓮.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8(29):55,58.
[ 4 ] 秦美霞.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2):31-32.
[ 5 ] 范靜.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12):50-51.
[ 6 ] 劉志剛,楊峰.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8(10):184-185.
[ 7 ] 姚長林.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思考[J].農技服務,2019,36(1):89-91.
[ 8 ] 范靜.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12):50-51.
[ 9 ] 趙宇.淺析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山西農經,2018(22):45.
(收稿日期: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