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利用錄播教室在校級校本課程的實施和各級各類精品課、研究課、優質課等課程逐步推行教學全過程的視頻錄制,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逐步提高各個學校的網絡教學建設和教學質量。利用教學資源庫展開校本教研,通過錄播系統,授課老師在課后即能通過網站平臺看到當堂課的錄像資料,還能及時發現和糾正自己不足,加強教師自我學習,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關鍵詞:錄播系統??精品課??研究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研究目的與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在當前?“十三五”時期,要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長發表講話,提出三點要求,即:
(1)加快推動優質資源班班通,實施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建立“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蹦J?
(2)利用信息技術探索教師協同備課和網絡研修模式,普遍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3)利用信息技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大力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助力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二、研究目標
充分有效利用學校網絡環境及各種網絡資源,提升視頻資源制作水平和管理水平,本項目希望達到如下目標:①多功能且實用:具備精品課程制作、網絡課程直播教室、學術交流與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室等功能。②良好的兼容性:滿足各種教研、會議等混合應用,便于統一管理和操作。③靈活的管理:能為地理上處于位置不同的多間精品課程教室提供遠程操作和管理手段,保證安全性。④良好的視音頻質量:提供良好視音頻質量,保證視頻圖像在網上直播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和流暢性,提供滿足視音頻質量效果的必要教室環境。
高清錄播教室資源云平臺建設的作用
(1)建立校本資源庫、區本資源庫:利用錄播教室在校級校本課程的實施和各級各類精品課、研究課、優質課等課程逐步推行教學全過程的視頻錄制,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逐步提高各個學校的網絡教學建設和教學質量。
(2)教師開展新型校本、區本研修:通過錄播系統,授課老師在課后即能通過網站平臺看到當堂課的錄像資料,在當前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帶動下,教師及時發現和糾正自己不足,加強教師自我學習利用互聯網云平臺+錄播教室實現遠程的直播、點播,從而縮小城鄉數字化差距,促進不同地區師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利用錄播教室收集的教師上課數據,實施教師專業評價系統,客觀的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利用智能信息化技術手段統計的教育大數據有利于教育管理者的科學決策。
(3)錄播教室與教育資源云平臺實現三個課堂(專遞課堂、互動課堂、直播課堂)的建設:專遞課堂:一位教師同時給本地和遠程的學生進行授課,遠程的學生通過視頻聽講,并與授課教師互動。
互動課堂:多個教室之間互動上課,以互動為核心,各個教室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展示、提問、討論,聯??臻g,共享教育資源。直播課堂:在錄播教室內上課,利用資源云平臺教師進行直播授課,學生通過網絡在家或者其他地方聽課并留言提問,教師適度與學生交互,普及大眾,縮小城鄉學校之間、校際之間的差距,實現區域均衡發展。
四、高清錄播系統總體要求
(1)多場景智能切換和錄制:根據人面識別、肢體動作和語音等因素的變化可實現教師、學生、黑板和電腦等多個場景圖像的自動切換和自動錄制。
(2)網絡傳輸帶寬的自動適應功能,可靈活控制傳輸質量,確保網絡傳輸效果。
(3)系統具備授權功能,上課老師自己錄制課件時過中心控制室授權,才能操控“一鍵式”錄播功能,實現課堂錄制。
(4)系統具備遠程開啟錄播系統功能,管理人員在中心控制室能遠程開啟錄播系統,并具備遠程對講和信息交互。
(5)錄制視頻記錄在本地存儲空間,也支持FTP上傳;主機提供USB接口復制視頻文件及通過IE方式下載錄制好的視頻內容。
錄制授課過程是教育資源建設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建設全自動教學課程錄播系統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信息化、數字化教學系統構建要素之一,系統建設應用大大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推進教育的均衡化發展,也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學科發展,優化學生的課后復習方式,改善學校的教研活動,提高教育質量,也可有利用區域內教研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區域間、學校間交流合作及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井德江:淺談錄播系統?2016.06.18
(2)陳翠珠:高效機房軟硬件的維護技術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