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維成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就是要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新課程改革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宗旨,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目標。在新課改理念下,英語既重視聽,說,讀,寫的教學,又強調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感悟,運用。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中,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對話情景中去,觸發學生學習新語言的迫切愿望,為學生提供許多運用英語這門語言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和技能。讓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從而掌握語言交際技巧,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學時應設法為學生創設逼真的英語學習情境,以喚起學生想說的欲望,體驗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品嘗到“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樂趣。英語教學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英語,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例如:我在教學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1 Section A 時,首先通過聽生日歌,利用多媒體課件觀看生日聚會情景引入新課can和can’t等句子,運用句型Can you? Yes I can./No, I can’t. ,這不僅烘托了課堂氣氛,又能使學生很快適應課堂,進入角色。接著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單詞disco,balet,take,photos,row a boat 并板書,讓學生利用”Can“提問。然后完成section A的第3部分。用CAI課件呈現新內容,簡單明了。接著師生互動共同做游戲。師說 I can學生說I can’t練習can/can’t。再提出問題What can Maria and Jane do at the party? What can’t they do at the party? ,學生聽錄音,完成1b。聽錄音鞏固對話,讓學生分組舉辦生日party ,然后說出和寫出自己在聚會上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在全班展示,老師檢查,給予鼓勵,贊許和肯定的評價,通過創設真實的過生日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給學生以真實的語言環境,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共享成功喜悅。讓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從而掌握語言交際技巧,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激發情感
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重視技能的培訓,還要重視情感的培養。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指導下,不但溝通師生情感,生生情感,而且還要溝通教材客體,學生主體的情感。比如利用直觀生動的實物,教具,媒體設置語言情境,將枯燥的知識融入到趣味橫生的活動中,使學生以積極的情緒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從而突破心理和情感的各種障礙,體驗到文中的情感,外化主體情感。又如,用互動交流活動,師生間的,生生間的的交流模式,完成語言的訓練,知識的落實,情感的互動。再如,雖然教學有法,但教學無定法,教師應因時,因地,因材,因人而施教,選擇最優的方法,最好的形式,使教學常變新,增強學生的情感興趣,落實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例如:我在教“問路,指路為主,貫穿交通規則,交通標志,交通設施”等內容時,可把教室視為模擬社區,即節省時間,又集實用性,生活性,趣味性為一體。促成學生主體情感與文中客體情感互動,互融,互補。從而激起學生智慧,潛能的火花。而對學生感到有難度的教材,教師應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教學內容化繁為簡,變難為易。利用課件,圖片等增加空間廣度,合理結構教學,以引導學生用心體驗課文形式的美,內涵的美。在教師張弛有致,動靜有方演繹推進的教學中,使學生感悟到愉悅,從而在樂中學,同時把較長的,難讀的,或以游戲的形式,或改為生活劇,或縮短,精煉其內容,“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激情,信心和成就感。
三、利用圖表,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用英語故事創設情境,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同時借助多媒體列圖表,可以清楚,明了,靈活,形象,直觀地展現教學內容,使學生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容易接受,更好掌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概括力。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我給學生講了一則“聰明的裁縫”的幽默故事:一天一個叫貝克的財主讓阿凡提做衣服,由于貝克對阿凡提的智慧非常嫉妒,想刁難阿凡提,就說:“給我做一件這樣的衣裳,這樣的衣服不是jacket,也不是coat,不是shirt,也不是vest,不是pants,也不是shorts,即不是任何衣服。”但聰明的阿凡提迅速地答應了,并叫貝克等到“那一天”來取,那一天不是Sunday,也不是Monday,不是Tuesday,也不是Wednesday,不是Thursday,也不是Friday 和Saturday。學生聽完后,捧腹大笑,參與意識猛增,接著教表2中的月份,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表2中的詞,并套用上述的故事,“趣”“能”一舉兩得。
借助多媒體列圖表進入英語課堂,并適當加入趣味故事,使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多種呈現為表現形式,把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環境中,使他們耳、口、心,腦互動共鳴,從而激勵他們自覺,主動的學習。
實踐證明,方法是有效的,學生參與調查的興趣很高,學生的觀察力,比較的能力和獨立創新思維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并自覺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聯系起來,學以致用。
四、創設情境,在競爭中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情趣。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適當安排一些競賽,又撩人心動的急轉彎;火熱的爭辯活動;種種色色的動手動腦活動等。使勝者加分,敗者扣分。這些競賽不但靈活了學生的頭腦手腳。也激勵了學生的自信自勇,不服輸,谷顯身于的個性。
總之,英語的教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是最終目的,而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創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將課堂還給學生,將探索的空間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教師在激情和享受中教,學生在歡樂和入迷中學,英語課堂便會成為我們師生共同的充滿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