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飛
【摘要】 ?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較快地讀懂課文,較深刻地理解課文,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讀通、讀薄、讀厚,讀出理解,讀出情感,讀出文味。筆者從讀寫聯動,培養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 ?讀通 讀薄 讀厚 讀寫聯動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101-01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我們每位老師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系。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而目前在農村小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能力差,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在參加專家的“追本溯源,大道至簡”的專題講座中,筆者受到啟發,并用這些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進行了一些有效的教學嘗試。
一、指導自學,把課文讀“通”
教學新課時,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掃清“讀”的障礙,把課文讀“通”。即學生對課文在初讀階段經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之后,達到不錯、不漏、不添、不倒詞序的效果,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課文大意,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大意的方法,從課文后的練習內容去把握,從各段的意思去把握,從課文的題目去把握,從課文中心句去把握等等。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從課文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去把握課文大意,學生不僅從整體上獲得初步的認識,而且在頭腦中形成了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
二、理清結構,把課文讀“薄”
文章的結構層次猶如人的骨架和脈絡,它具體展現作者行文的思路。葉圣陶先生說:“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絕不亂走的。”只有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內容。小學六年級課文大多都是篇幅較長的文章,特別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通過幾件事寫人。這幾件事相對獨立,又有內在的聯系,但學生較難把握。我遵循整體教學原則,從整體著眼,把學生讀的過程分成幾個小部分,可以使學生一步步地對整篇文章有比較完整的理解,從而達到了對整篇文章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在教學中筆者主要采用了如下的幾個步驟:
1.課文以空行的形式分清了段落,讓學生瀏覽讀文,找出各段中心詞或中心句。
2.細讀各段,從中提煉出段意,以小標題形式概括出來:深受愛戴——談《水滸傳》——講“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
3.縱觀全文,理解文章結構。學生對全文有了較深理解之后,我通過多媒體出示了統領全文的句子“為什么我的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學生通過默讀,找到總結性的語句“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句話總結全文,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嚴謹。通過這樣的導讀,學生既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結構,又能感悟到作者謀篇布局的匠心獨運——這幾件事從不同側面表現魯迅的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三、以讀代講,把課文讀“厚”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把文章讀“厚”,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情。《將相如》一文贊揚了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大局,識大體,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優秀品質,以及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課文中寫道:“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這些句子,最能體現人物的思想品質,讓學生反復讀,讀出自己的理解:有的學生理解為廉頗居功自傲;有的學生理解為這是廉頗性格直率的真實寫照;有的學生理解為廉頗說藺相如沒有什么了不起,就是口才好一點;有的學生理解為廉頗的小氣、嫉妒心強……
又如“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頗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通過自由朗讀這段話,有的學生感悟到藺相如并不是怕廉頗;有的學生理解是藺相如這樣做是顧大局,識大體,以國家利益為重;有的學生感悟到藺相如胸懷廣闊……
“文章不厭百回讀。”讓學生多種形式的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我們只要以讀代講,以講促讀,讓學生讀出文味,讀出真感情,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
四、讀寫聯動,培養思維能力
俗話說:“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為根,生活為源,寫法為橋,思維為脈,創新為魂。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從課內到課外,讀寫聯動,培養思維能力。如在教完《窮人》一文后,筆者又給學生布置了寫的訓練:漁夫和妻子桑娜,抱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他們現在需要養活7個孩子。以后的路,還長著呢!他們會遇到什么困難,又是如何解決呢?請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續寫《窮人》。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把時間交給學生,把閱讀的自主權讓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怡情。在讀中訓練語言,在讀中訓練思維,提高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樂學、愛讀、深思、勤寫,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