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輝 馮婉瑩
“天天都這么早到學校,好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從容地做好課前準備。這會一直堅持下去。”3月28日早上7點,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史小平在校園里發了這條朋友圈動態。
? 從教20余年以來,她始終堅持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服從領導安排,嚴守工作紀律,工作認真,勤勤懇懇,勇挑教學重擔,處處以身作則,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 一路走來,她不斷成長,現在已是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國內訪問學者、湖南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先進個人”、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特約研究員。
自掏腰包為學生訂閱報紙
史小平數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學第一線,認真教學,誨人不倦。她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充分做好常規準備工作;在課中根據專業特性和學生特點,運用信息化教學等手段來組織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后對學生耐心輔導,認真批改作業,積極參與和開展各種教研活動,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她的授課深受學生歡迎,曾于2017年獲得湖南省信息化課堂教學三等獎。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中,她發現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普遍偏弱,于是自掏腰包為100多名學生訂閱了一年的《21世紀英文報》。借助這份報紙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同時,開展報刊閱讀教學實驗,并在實踐基礎上進行課題申報,成功立項教育部英語教育指導委員會英文報刊教學改革項目及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8年主持了16項課題
史小平先后師從湖南師范大學黃鎮定教授、白解紅教授,系統學習翻譯學理論、認知語言學理論。在恩師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史小平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從2011年至2019年,8年時間內,她主持了16項課題研究,其中省部(廳)級課題12項。2017年,她申報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語言學類一般項目《歷時與共時視角下英漢縮略語的認知及規范化研究》獲準立項。
? 據悉,2017年度湖南僅有6所高校的8個項目通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語言學類)立項,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其中唯一的一所高等職業院校。對此她感受頗多,“課題申報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間會有挫折和反復,靠的是不斷堅持的韌勁。”
教學實踐緊扣時代脈搏
? 史小平不僅在專業理論上建樹頗豐,她還善于發現教育熱點,將理論研究成果與課堂教學實踐緊密結合,進行深入研究。在她的教學科研履歷中,10余項課題均基于教學實踐。譬如,“‘互聯網+’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效果評價研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互聯網+’時代高職英語智慧課堂構建研究”等課題,均是因時而生,因教學實踐而成。
? 如今,史小平又在新的實踐中出發,緊扣時代脈搏,將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到教學當中,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的建設方向、推進英語通識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同向同行。
? 目前,她已經開啟“中國夢語境下長沙精神的價值與實現路徑研究”“新時代湖湘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研究”“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策略與實踐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