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



【摘要】 ?本節重點是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系,從近幾年的考題來看,一般通過圖表,圖像的形式,考查光合作用的場所、物質變化、能量變化;光照強度、CO2濃度改變后,物質變化情況,幫助學生建立物質和能量變化的動態觀。
【關鍵詞】 ?光合作用 動態觀 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170-01
一、考綱要求: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Ⅱ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說出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 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3. 說明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
(二)能力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系,并且根據條件的變化,分析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光合作用過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三、教學重難點: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暗反應過程及相互關系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給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寫出光合作用反應式→復習葉綠體結構→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拓展:光照強度、CO2濃度改變后,物質的變化情況→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過程的區別于聯系。
(一)光合作用的過程
學生活動:給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寫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通過反應式,學生明白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位于葉綠體?;仡櫲~綠體的結構以及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地方。
回顧光合作用的過程,學生參考課本完成學案光合作用圖解
教師活動:接下來教師進行講解,重點講解光合作用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條件、物質變化、能量變化。
學生練習:典例1:下圖所示為葉綠體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圖示結構上
A.生物膜為葉綠體內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過程
C.發生的能量轉換是:光能→電能→化學能
D.產生的ATP可用于植物體的各項生理活動
(二)光反應與暗反應的聯系
學生在導學案完成光反應和暗反應的的比較,通過比較搞清楚光合作用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系,
拓展:光照強度和CO2濃度變化,分析C3、C5、[H]和ATP的變化,可根據簡圖分析,
學生練習:典例2:2011課標,29,9分)在光照等適宜條件下,將培養在CO2濃度為1%環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下圖?;卮饐栴}:
(1)圖中物質A是 ? ? ? ? ? ? ? ? ?(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濃度為1%的環境中,物質B的濃度比A的低,原因是 ? ? ? ? ? ? ? ? ;將CO2濃度從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質B濃度升高的原因是 ? ? ? ? ? ? ? ? 。
(3)若使該植物繼續處于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濃度達到穩定時,物質A的濃度將比B的 ? ? ? ? ? ? ? ? (低、高)。
(4)CO2濃度為0.003%時,該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時所需要的光照強度比CO2濃度為1%時的(高、低),其原因是 ? ? ? ? ? ? ? ? 。
(三)聯系前后:表格比較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過程
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比較
五、課后反思
光合作用在高考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本節課通過講練結合,能讓學生更好地鞏固這部分的知識。這節課不僅要講清楚光合作用的過程,更要讓學生分析清楚光合作用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系,建立物質和能量變化的動態觀。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作答,大部分學生能跟上整個教學的節奏。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系是本節課的重難點,通過教師示范分析,再讓學生嘗試分析,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后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讓學生加強前后知識的聯系,也加深了學生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