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創業教育的出現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潮流和新走向。為此,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教學方式改革的內涵、英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現狀及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解決路徑。旨在新形勢下立足學校實際,內外并舉,加強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為學生搭建創新實踐平臺,從而最終實現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創新型教育;信息化交際;應用型人才
【作者簡介】杜一寧(1999.11-),女,漢族,山東煙臺人,通化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創新型教育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教學方式改革的大勢所趨。以跨專業跨領域交際教學為例,其成果影響之大,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教育領域。它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順應了網絡時代創新教育的發展趨勢。本文基于互聯網時代,針對如何利用信息化平臺搭建便捷的英語學習橋梁、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促進教學思維轉變、提高課程設計的完善度等,提出一系列關于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對策,進而符合各高校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從而最終實現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背景分析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創新第一動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既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也反映了我們黨對國家重大戰略決策的科學分析。因此,在21世紀的今天,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已成為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面對市場的需求,我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努力培養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信息化時代教學方式改革的內涵
信息化時代教學方式主要以實現跨專業、跨領域的零門檻交際學習為目的,以“互聯網+”為技術理論,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最終實現知識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無縫結合。要想實現教學方式的革新,不是天天喊著要創新就能培養創新的意識,而是需要在日常專業課程當中對創新意識進行滲透。對英語專業來說,從當今社會形勢和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來看,知識層面我們不能照本宣科,英語專業學生最終要“走出去”,懷揣專業使命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就能力和質量而言,我們不能閉門造車。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服務和造福。因此,信息化時代教學方式改革刻不容緩。
四、英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缺陷
1.創新型思維及意識的匱乏?,F階段,不論是英語專業的學生還是教師都普遍缺乏創新意識。教師只是單純傳授知識,并沒有很好地將專業知識與實踐運用有機結合起來;而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收信息,從而導致缺乏自主性和創新精神。往往他們理解的創新就只是等到就業之際才匆忙了解英語應用的相關信息,而這些信息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做好提前準備,利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2.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在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形式主義的現象,這體現在實踐教學往往流于形式。創新型教育也與專業類教育嚴重脫節,不符合高校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沒有很好地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3.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在各大高校,創新創業類課程的師資隊伍普遍缺乏。例如,一般的英語專業學院并沒有專門的創新創業類課程的師資,其培養方案當中列出的創新創業類課程也往往和職業規劃等課程混為一談,而沒有專門的教師負責創新創業類教育,這些都反映了對創新創業類課程的不重視。
五、英語專業學生創新思維
養及創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實現路徑創新思維是個人心理品質的一種復雜、高水平的形態。在不同領域進行創新,由此產生的創新思維也各不相同,但都存在著共性:自主發展性、知識完整性、思維活躍性和實踐可操作性。只有這些要素相互補充,才能形成完整的創新思維。沒有任何因素,創新思維就會大大減少,甚至無法發揮作用。因此,培養一個人的創新思維,應從其構成要素入手,滿足各要素的形成條件,并加以整合,使各要素的發展能夠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
從這四個要素出發,要想提升英語專業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條路徑去實現:
1.營造良好的創新學術氛圍,為學生搭建創新實踐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學術氛圍對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理念的形成都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例如:宣傳創新思想、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鼓勵學生進行英文創作、英語時文翻譯等等,這些活動都可以實現把學術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使學生們在大學里學到的知識有用武之地。另外,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邀請各領域代表到學校定期做講座、座談會,讓學生們從各領域的實際需求來了解自己到底該怎樣學習、該往什么方向學習等等,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自主發展性。目前在各大高校,有實訓中心、創業基地等多種模式的創新實踐平臺。這對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根據以后的就業方向選擇國際貿易實務中心、英語口筆譯實訓中心、國際貿易創業基地等,從而擴充經驗值,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2.對創新創業課程的改革與完善。過去,創新創業類課程往往與專業課程嚴重脫節。專業課程本著讓學生帶著專業使命感去學習,讓學生了解社會的政策形勢,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而帶著專業使命感學習英語,與時俱進。現在,我們提倡的是將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相結合,實現協同創新。一方面,在專業課程中滲透創新創業理念;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逐步形成從新生到高年級的“分級”課程體系。大一是思維形成的基礎階段,因此應側重創新創業意識的建立;大二是思維快速發展的階段,應使學生加強對創新創業專業課程的學習,學校方面可以著手第二課堂的建立;大三是“半成熟”期,有了前面階段的知識儲備,此階段應積極鼓勵學生,指明方向,為他們提供交流與展示創新創業成果的平臺;大四作為成熟期,可以采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方式,側重不同領域的實訓。這種“分級型”課程體系對內將進一步完善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培養相應人才;對外實現人才對口,從而形成內外聯動機制。
3.加強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師資是創新創業能力提升中的關鍵,而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跨學科的多方面配合才能完成的教學活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需要一個“向導”來引導學生。要進一步鼓勵老師到企業去掛職鍛煉,并且掛職鍛煉不能僅流于形式,還應把企業的需求帶回課堂,反哺教學。另外,創新創業課程應實施導師制,即導師在負責課程的同時與學生在創新創業平臺上輔導答疑,交流互動。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專業知識教育;專業使命教育;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的教育?;谝陨蟽热?,應建立一個師資完備的隊伍,使各科導師互相配合、監督,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邀請企業名人、成功人士做校外導師,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校內校外全面的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的指導。導師團隊成員之間應該定期交流研討,交換意見,根據最新形勢不斷更新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討論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商討對策,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
六、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趨勢。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學生是推動“一帶一路”政策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生力軍。如何提高英語專業學生在新形勢下的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我們必須研究的課題。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探索階段,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也有待建立和完善。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學術氛圍、搭建創新實訓平臺、不斷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加強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內外并舉,雙管齊下,才能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終實現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馬莉艷.“互聯網+”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4.
[2]潘文霞.基于創e+大學生創業平臺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構建[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