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琴
摘要:個性化的閱讀是一種具有自主、創造、批判和體驗的閱讀方式,它能夠使師生之間積極的互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在初中語文對個性化閱讀的探索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主要談談如何更好的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好的實施個性化閱讀。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閱讀策略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追求的是標準、答案統一,這也就導致學生的個性無法的發展,忽視了開發學生的潛能,導致閱讀教學沒有活力,教師習慣性的將自己個人的建議強加于學生,并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阻礙了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面對現在新課改的環境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通過個性化的閱讀充分的開發學生的潛力和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1.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意義
1.1個性化閱讀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捷徑
興趣是閱讀的源頭,沒有興趣的閱讀是沒有效果和意義的,閱讀興趣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一種心理暗示,興趣的驅動能力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個性化的閱讀就是讓學生自主的閱讀,親自體驗文本的內容,自由的閱讀空間能夠讓學生們自由的發揮想象能力,同時在閱讀中能夠提高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對閱讀的興趣,所以可以這么說有了興趣的閱讀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之前的一種任務和負擔。
1.2個性化閱讀是想象和創造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要想發展學生的想象和創造力的提升,必須在自由和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心理上得到了自由,學生才會發送警惕的心理,從而大腦會更加的放松,會更加的靈活,想象能力和創造力也就上升了,所以個性化閱讀作為一種探索性的閱讀方式能夠牽引學生的好奇心,在自由的閱讀中,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持續的閱讀下去,想象下一章的故事情節等內容,發揮出學生們的大腦創造力,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一課中,讓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學生自由閱讀過程可以想象春回大地、詩意盎然的動人景象,教師與此同時放多媒體課件的配套畫面,配樂朗誦,學生循聲朗讀,進入情景,欣賞如詩如畫的春景。學生小組討論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選請小組代表陳述,讓學生對春的感受,這對花姑娘的想象和創造力都非常有幫助,這樣可以是學生有個性化的體驗到對課本內容的一個理解,都對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提供了幫助。
1.3個性化的閱讀是陶冶情操和感悟美的有效方式
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過程中,通過對文本的閱讀,不僅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語句的優美等方面,還能夠通過這些字詞和語句悟出人生的哲理和道理等人生的感悟,這對自己的思想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給了學升自由的閱讀空間和時間,學生就能從大量的閱讀文本中感悟語言,體味文章中的愛國主義、仁愛之心等中心思想,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陶冶學升的情造就學升心靈上的美,助于成長中的人格的形成。
2.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方略
2.1創設民主和諧的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的視頻和音樂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老師說: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這時候放音樂,看投影,感受古詩中春天的場景;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著聽音樂、想象春天的聲音。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繪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以這樣的方式來導入,可以從開始就能夠讓學生充滿激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2教師積極的引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
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有目標和方向的前提下進行個性化的閱讀,例如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閱讀中,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小說的時代背景是什么?簡單勾勒小說的情節線索。學生以搶答的形式進行回答,其間學生相互補充,師生共同完成。讓學生通過搶答來獲取答案,感知名著要素,宏觀上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情節、人物、主題等,便于下面閱讀活動的開展。學生通過自由合作的閱讀,可以了解到這部小說描寫了蘇聯從十月革命到經濟建設十多年間的各種激烈矛盾和殘酷斗爭,塑造了以保爾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現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揭示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奉獻的主題。在教師積極的引導下,不斷的維持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發展他們的個性化閱讀。
2.3注重合理客觀的引導個性化評價
過去傳統的閱讀課的平安家過于重視結果,忽略了度閱讀過程的考慮,在現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主張的是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個體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首先應該考慮學生在閱讀中的親身體驗,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閱讀學習中,學生可以從中體會到父子之間的情感時什么樣的,感悟父母對自己的愛,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由的用心閱讀,去體驗其中的愛,之后讓學生進行評價自己的父母,通過對《背影》的閱讀,教師配上音樂配樂欣賞說:現在,大家再從心里切身感受一下父親的這一系列動作,請用一個詞或句子概括這是一個怎樣的背影?指導學生可從父親的形象特點、對父親的感情等角度入手,來用一個詞或句子概括這是一個怎樣的背影?學生回答的都是不一樣的,偉大、艱苦、快樂、可愛、幽默、默默無聞等等都是形容父親形象的,這些都是體現了學生在對文章的認知上多元化的特點,都從知識和能力方面肯定了學生的理解:在對這些見解的肯定的同時,也是對學生獲得知識方法的肯定:從文本的理解中,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了肯定,體現了個性化閱讀的宗旨,尊重了閱讀內容上的多元,同時這也是認可學生自身在閱讀文本時的真實感受。
結束語
在對“個性”定義的不同解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與個性形成有著密切關系的教育也應符合學生不同個性發展的教育。學生個性的尺度已成為衡量教育、學校乃至整個教育系統的的尺度標。如今,個性化閱讀不斷得到人們的重視,不少教師都積極將發展學生個性這一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北嶺中學劉承新;個性化閱讀教學應注意防止的問題及對策[N];學知報;2011年
[2]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個性化閱讀[N];中國石化報;2012年
[3]陳林靜;;“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的反對與堅持[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秀論文集[C];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