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榮福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展,教育的質量越發受重視,如何在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有效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因此,在新時期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要求下,教師需要改革教學方式,引進與學生對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消解往常以教師為中心,為權威的傳統印象,學會與學生溝通交流,提高教學課堂學生配合率,從而促進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課堂;對話式教學
語文學科歷來被當作主課教學,因此,它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新課改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具備與學生對話的技能,才能順利進行語文教學工作,在對話中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走出學習誤區,在對話式教學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相互理解、相互傾聽,從而逐漸地提高整個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質量,使得新課改教學有效實施[1]。
一、高中語文閱讀課堂對話式教學的意義
(一)改變傳統固定的教學模式
傳統固定的模式,不利于課本內容的有效教授,更影響課堂質量,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新課改中提到,閱讀教學其實是教師、課本、學生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課堂中,學會與學生對話,才能真正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角色扮演。
(二)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傳統的語文閱讀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多數學生容易思想跑毛,不利于教學課堂的順利進行,高中語文課堂枯燥乏味導致教學活動的開展困難,實施對話式教學,能夠幫助教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也相對容易,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應該改革,對話式教學任務刻不容緩[2]。
二、高中語文閱讀課堂對話式教學的策略
(一)學生與課本對話,課前預習
教師在正式進入課堂主題之前,讓學生進行預知課本,對今天即將要學的內容進行自學,熟悉文章內容,了解文章主人公,或者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入故事情節,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深入地與作者、主人公進行交流,通過自己的理解,讓文章內容富有生機,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課本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教師簡要地介紹文章作者魯迅先生——“民族魂”賦予者,他時刻飽含深沉的情懷關注著那個年代我們的祖國,他的作品記錄著對黑暗世界的憤懣和對光明世界的渴望;接下來讓學生走入文章內容中,感受這種愛國情懷。
(二)教師與學生對話,課中學習
在學生自學完文章大意之后,教師要與學生對話,在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雙方都參與其中,教師適時地安排一些對話,恰到好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課本《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通過學生與課本的對話,教師拋磚引玉:“林黛玉為何進了賈府?賈府里住著的是一個怎么樣的家族世家?”促使學生通過問題來認識到那個年代的社會——森嚴的等級和制度、繁復的禮節,進而認識到人性、社會制度的悲劇,并且在這種大環境下,林黛玉接下來的生活是怎樣的?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對話,使得整個語文閱讀變得輕松,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有興趣參與其中,也就有興趣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久而久之就能夠促進高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
(三)學生與學生對話,課后溫習
在語文閱讀課結束后,讓學生與學生進行對話,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溫習回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課本《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內容結束后,讓學生形成小組,從序幕——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的劃分出發,思考林教頭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學生會在討論的過程中,激烈辯解,相互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在序幕開始,林教頭無辜受害被刺配滄州,在滄州遇見自己的舊相識;后來在陸虞候要害林沖的時候,故事開始;林教頭接管草料場,其實是場陰謀,但林教頭的表現是隨遇而安;最后草料場起火,只得看到真相,被逼上梁山報仇。通過這樣的故事鏈,學生很容易產生興趣,深入了解,并與伙伴交流自己的認識、想法。通過背景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用意,有利于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幫助教師有效進行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工作[3]。
結束語:實現高中語文閱讀課堂對話式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讓學生首先與課本進行對話,課前預習,了解故事背景,文章大意,以及故事的發展流程;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課堂中進行互動,交流問題,互動式教學知識,真正促使學生愛上語文閱讀,活躍語文課堂氣氛,改革高中語文教學模式;課后,讓學生與學生進行對話,其一是為了讓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做個總結,其二是為了讓學生們發散思維,通過對主人公的了解、對故事背景的了解,上升到對社會背景的了解,系統學習促進語文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左紅梅.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對話技巧[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53-54.
[2]張楠.文本細讀在高中語文文本解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蔡雨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