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紅 鄧玉蓉
摘 要:文章從一個從事幾十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師角度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行解讀,并闡述了如何運用這一重要思想來指導我們老教師克服平常工作中職業倦怠情緒,始終牢記教書育人之根本,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堅持改革創新,敢于亮劍,再立新功,同時也對教師們如何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不忘初心;教書育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1]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新時代提出的重要思想理論,堅持并貫徹這一理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助力。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常談初心,他強調,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既是十九大報告的主題,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進新時代的主題,更是所有教育人未來砥礪前行,實現教育強國所必須遵循的主題[3]。而作為一名老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守初心,踐初心呢?
一、不忘初心,老教師就是要牢記教書育人為本。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圣歷史使命和責任。教書育人應該是我們教師永恒不變的初心。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的老教師,如果我們忘記了初心,職業的倦怠就會于無形之間流露在日常的教學之上,我們在教學之路上就會走得十分茫然,就會忘記為什么來,要到哪里去,就會以灌輸為教學基本方式,少了去仰望教育這個廣闊星空。作為一名老教師應該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因為年齡的增長而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和消極情緒,如果真正把教書育人當作職業使命,一定能夠在工作中產生樂趣,感受到幸福,達到享受工作的境界。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表彰的100名改革開放杰出貢獻人員中有一位于漪老先生[2],她是唯一的基礎教育屆代表!于漪是誰?在基礎教育領域,她的名字無人不知,并非因為轟轟烈烈,更多源于踏踏實實,幾十年間,她寫下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上了近2000節的公開課,她說她一輩子在學做教師。始終記得她說過的一句話就是:“丹心一片是關鍵”,這不就是她的不忘初心的最好闡釋嗎?這里面包含著她于三尺講臺上,幾十年如一日,始終情系學生,教書育人,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精神,她把滿腔熱情和全部精力獻給人民的教育事業,彰顯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理想情操、高尚師德和人格魅力。
所以,不忘初心,就要牢記“愛”為育人之師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4]。因為愛,我們方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因為愛,我們才能潤物無聲、集腋成裘,作為幾十年的教書生涯的老教師關注每一個學子,愛護每一個生命,育人為本其實已成為我們內心的最深最濃的底蘊……。
二、不忘初心,老教師就是要與時俱進更新理念。
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推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新時代下,湘潭技師學院學生們的新思潮、新觀念、新特點撲面而來,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重難點、熱點、焦點等層出不窮。而從事幾十年教學生涯的老教師們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育思想、教學特點已根深蒂固,教學實踐中,“新”與“舊”的碰撞已讓老教師們感覺不能順應新時代下學生們的特點和信息化教學手段日新月異的變化,很多都是要重新學習,而長年積累、沉淀、思考、總結下來的經驗有一夜歸零的落寞,老教師們這種教學中的困惑、觀念的交鋒需要經過強烈的思想斗爭去反思,過去教育行為于今天的不適更是需要勇氣去再學習。由此,老教師們大家需重新養成再學習、多反思的習慣,共同來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的職業教育新要求,爭當德藝雙馨受歡迎的好教師!
三、不忘初心,老教師就是要改革創新接受挑戰。
老教師們長年形成的教育思想、教學特色已顯老套、陳舊、呆板和乏味且缺乏生命力,于重拾創新之路無異于對自己不亞于一場革命,不單需要勇氣和決心,更需要行動,否則因循守舊不行動的后果就是漸漸脫離學生實際,如空中花、水中月,又好似空中樓閣,決難適應新時代的職業教育和學生特點。在教學中針對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問題疑惑,不斷加強教學創新是老教師們搞好“傳、幫、帶”[5]而整體提高教育工作能力的不二法寶,作為老教師們切不可怠慢松懈。
在新時代下大力推行職業教育改革的熱潮中,老教師們即要當定海神針,又要大鬧天宮,要帶頭通過自己理性思考開展課堂教學創新,重構自己的教育世界,要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學生、重新認識職業教育的價值,要大膽革除陳舊的觀念,摒棄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思想,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營養精華,激發激情和靈感,大膽接受新時代的挑戰,使自己的教學始終保持鮮活的生命力,要讓改革創新成為一種常態的工作,一種自覺的行動。只有教師思想觀念徹底改變了,積極自覺行動起來了,認識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具備了創新能力,形成了合力與戰斗力,職業教育改革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為此,老教師們要不斷增強學習的緊迫感、使命感,不斷加大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讓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在書本的清香中漫步,在信息化網絡中吸收營養,多渠道、多途徑、多方位地獲取最新的教學信息和教育資源,讓自己永遠站在教育教學教研改革的制高點。
四、不忘初心,老教師就是要敢于亮劍帶隊立功。
借用《紅燈記》男主角一句臺詞:有這份膽識墊底,什么樣的“活兒”都能出彩。不忘初心,老教師的膽氣藏于底蘊之中,亮劍立新功。
(一)老教師要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
老教師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對于年輕教師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多角度尋求解決的最佳方法,并通過備課、講課、說課、評課等形式與年輕教師們探討切磋教藝、共同尋找解決方法、督促他們撰寫教學隨筆、教學心得等多種形式,讓年輕教師們認真反思教學得失并及時發現教學理念和教學現狀之間的差距;解決教學設想與教學實際之間存在的矛盾;填補教師主觀愿望與學生客觀實際之間的真空地帶。從而讓他們知曉哪些是優點要發揚光大;哪些是不足要及時改進;哪些教學行為需要長期堅持并不斷改進完善;哪些問題需要盡快解決不留后患,使之盡快成長,獨當一面。
如:湘潭技師學院通過實施“青藍”工程即師徒結對制,充分發揮老教師們的作用,幫助青年教師縮短成長期,全面提高了教師隊伍的群體素質。老教師們充分利用各類時間細心、耐心、傾心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們盡快成長,早日成才,一帶德,二帶才,三帶教,四帶研,過“五關”(即備課關、說課關、上課關、科研關、信息技術關),練“四能”(即體能、通用技能、專項技能、專業參賽能力的訓練),活動熱火朝天,在黨的十九大召開至今的近兩年間,湘潭技師學院先后有21對師徒結對,通過老教師們的精心呵護,新教師們得到了迅速、茁壯成長起來,老教師找到了認同感,新老教師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二)老教師要依托自身優勢敢于亮劍。
如果說老教師們的“常態”表現是什么,那就是他們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體現于日常教學中就是對課堂的把控能力,這也是他們的最大優勢,特別是在應對課堂突發問題之時。這里不妨講一個小故事,近段時間親臨了一個市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現場,觀摩了一位五十多歲女教師于眾多年輕參賽教師中鶴立潮頭,顯得那么亮眼也是那么令人尊重,其比賽現場的臨機應變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敢于亮劍的底氣當場贏得評委和觀眾一致贊賞。
在職業教育的征程中,我輩都是多年的一線骨干教師,很多也是在職業教育早時就嶄露頭角,卻于職業倦怠中固步自封,而沒有穩步拓展,上述這位“年輕的老教師”確實為看似昔陽的風景中增添了一抹秀色,給我輩添幾許啟悟:哦哦,卻原來,老教師們其實可以這樣持續,教學生涯可以這樣得寸進尺!于我這個“老教師”以深深的震撼,也值得大家學習。
概言之,老教師們其教育生涯的老當益壯之年是黨的職業教育發展的寶貴財富,也應成為寶貴財富,最后,我想說,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的征程中,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紅顏憔悴,作為一個教育人,我們務必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教書育人意識,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2017.10.28.
[2]周建國.于漪榮獲“改革先鋒”稱號!她卻說:“我上了一輩子深感遺憾的課”[J].教育家,2018(3):23—24.
[3]楊志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育解讀[J].成才,2018:7714.
[4]祁靖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高教育服務效能[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8(1):37—38.
[5]陳曉英.職業技術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淺談[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8(2).
作者簡介:洪紅,1967年6月出生,性別女,漢族,湖南湘潭市人,工作單位:湘潭技師學院,教師,高級講師,碩士研究生學歷;從事管理學基礎、電子商務法律與法規等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技工院校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