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翀
摘 要:新形勢下,隨著“十九大”精神的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就呈現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主要的兩大任務就是“生活富裕”和“生態宜居”。綠色金融的創新與服務,構建了金融發展的總框架,為其指明了發展的方向。綠色金融是引導資源差異化支持綠色經濟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也是把“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強大的推動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綠色金融;“三農”
一、問題的提出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我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當中,針對于農業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和政策。優化了農村經濟的市場結構,提升了農民收入的總值。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到“三農”領域,在國家正確方針的領導下,全力服務于脫貧攻堅、農業現代化、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國家重點戰略等內容。2017 年,全球 266 家機構簽署了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聲明。2016 年,綠色金融成為“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 年《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呈現到大家的視野當中[1]。不少地方形成了“生態 +”與“金融 +”的疊加效應。2019 年對堅持綠色信貸的發展理念,加大了闡述。面對大好的勢態,我國農村在經濟發展的時候,也面臨著很多資源枯竭,或者是環境破壞的問題。另外,還出現了綠色金融資源供需矛盾較突出的問題,缺乏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問題,鄉村振興的統籌配套較欠缺的問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普遍存在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綠色金融未充分投入綠色農業科技的問題等[2]。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振興”也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創新綠色金融,進一步有效的指導“三農”相關的工作。
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綠色金融創新引領“三農”發展的思考
(一)堅持綠色發展
隨著“十三五”計劃的不斷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意見就呈現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農村不僅需要建立綠色金融發展體系,還需要保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文明建設,避免由于經濟發展而造成的不良影響。注重農業綠色農業生態建設,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后代留存更多的發展資源。從目前形勢看,我國農村社會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只有更加注重生態發展,這樣長久下去,才可以得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立足于工業,滿足綠色金融創新的需求,打造田園為中心的結構,展現鄉村田園的功能性。增加農產品的種類,構建延伸的經濟產業鏈,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統籌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另外,還可以構建農村環境治理、農村規劃和道路建設、觀光農業和旅游開發等主要內容[3]。
(二)推廣綠色生產
從傳統的理念上,由于農村過度的追求經濟效益,很多地方出現了粗放式的生產方式,雖然實現了經濟的進步,但是也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此,在綠色生產的時候,需要以生產、加工、運輸產品全過程為進出,形成一體化的綠色技術生產體系。綠色生產在投放了生產資料之后,需要在綠色的價值當中,實施考察與調查。探究生產資料的使用之后,廢棄物是不是可以投入到對應的循環系統當中,排放了之后的廢棄物,是不是可以達到最佳的排放狀態。另外,能源的消耗問題,是不是可以達到節約的目標,是不是可以實現環境清潔的問題[4]。“鄉村振興”戰略當中,“三農”發展屬于基礎問題,也是關鍵性的問題。綠色金融創新過程中,就需要在生態系統的基礎上,構建多元化的綠色生產方式。開始的時候可以構建對應的廢棄物循環利用生產模式。排放出來的廢棄物需要及時的處理,挖掘廢棄物價值,重復利用減少排放量。例如:農村的廢棄秸稈,也可以放置到飼料、肥料當中,提高對應的利用率。接著,需要明確自然生態要素之間的關系,突出生物性。例如:立體農業在實施的時候,需要對動物和植物之間關系實施探究,需要補充到一個食物鏈當中,可以放到一起生存。如:水生蔬菜和魚就可以在一起共生。最后,需要強化現代化的綠色技術,擴大技術范圍。
(三)形成綠色環境
環境保護的主要保護也就是經濟保護。那么,首先需要在資源中堅持綠色的理念。提高農村保護,避免資源過度浪費的情況出現。制定綠色發展政策,形成循環系統。例如:太陽能、風能等都屬于綠色金融的擴大范圍[5]。接著,需要在環境保護當中,增加產量,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避免過度應用化肥問題出現。在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當中,需要嚴格的控制化肥用量,對污染問題進行治理。例如:水污染治理的過程中,需要先構建污水處理廠,之后,對廢水循環充分利用。
(四)推行綠色政策和投入
想要從本質上,完成“鄉村振興”的目標,那么就需要優化農村發展評價機制,建立健全農村資源環境管理制度,強化法律的作用,對違反規定者嚴肅懲處。農村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完善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配套設施。例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發展、碳金融等綠色金融工具等。以綠色金融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徑,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例如:“融資+融智”扶貧模式,將“輸血”轉化為“造血”功能[6]。加大綠色農業科技的投入,提升金融機構的責任投資理念,最后,加強綠色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國際合作。在“一帶一路”經濟帶沿線地區發展過程中,落實綠色技術。打通金融機構與政府扶貧部門之間多元化的合作渠道,完善金融服務,提高合力精神。
總結:隨著社會的進步,站在新時代的角度上,擴大中國在國際綠色金融領域的全球影響力。完善和創新綠色籌資機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力支持脫貧攻堅事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國正在不斷的擴大農業金融服務的覆蓋面積,在多層次的角度上,適度競爭,實施風險控制,建立現代化農業金融發展體系。完成綠色金融創新的搭建,助力鄉村振興的整合,助力“三農”發展。
參考文獻:
[1] 武倩.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陜西省綠色金融的發展對策[J]. 鄉村科技. 2019(23)
[2] 任縉.? 綠色金融與脫貧攻堅的內在聯系與銜接路徑[J].環境保護. 2019(01)
[3] 陳仔浩,劉熙宇,馮晨,沈曉梅.?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綠色金融發展的問題與路徑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 2019(19)
[4] 許國萍.?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綠色金融政策及商業銀行對策淺析[J].經濟研究導刊. 2018(26)
[5] 劉穎. 綠色金融扶貧的關鍵要素與發展模式研究[J]. 對外經貿. 2018(09)
[6] 安國俊,劉昆. 綠色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J]. 中國金融.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