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順好
摘要:目前,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多媒體與學科教學整合已成為廣大教育者的共識。多媒體與學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本文闡述了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激活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以及幫助學生開展語文活動交流,達到多媒體與語文科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課堂
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為一體,直觀形象又色彩斑斕,能夠創設語文教學特定的教學情境,多方位刺激學生對知識的感知,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形象性和趣味性,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兒童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強化學習動機,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將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相整合,對于深化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各方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激活情感
新課標闡明,作為現代社會要求的公民,應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形成健全人格。要達到我們的培養目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文熏陶,讓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各種熏陶感染中逐漸形成美好的人格,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小學生年齡小,社會閱歷少,對人生中有些情感難以體會。教師可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喚起兒童的感性認識,形象具體的聲音、圖像觸動兒童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情感伴隨他們的認知活動,在生動具體的情感體驗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情感,達到與文本主人公的情感產生共鳴。
我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中,讓學生對照課文插圖,我詳細地描述了該文的寫作背景,自以為入情入境地進行范讀,可學生就是不能把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時,在車站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感情讀出來。課后我不斷地反思,是我自己讀得不夠好嗎?還是學生不夠認真?后來我想到學生年齡小,距文中 所敘事的年代遠,他們缺乏具體的生活體驗。要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中表達的感情,體會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感,光是靠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和對學生細致的朗讀指導是不夠的,因為小學生很難理解那么抽象的語言,生硬地要他們讀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于是,我在第二課時播放跟課文相關的視頻的視頻,學生認真地觀看,有的還熱淚盈眶。這樣,通過音像形象化的意象來表達抽象的文學語言,學生就能從中感受志愿軍和大娘依依惜別的情感,體會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熱愛,朗讀的效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見,當學生朗讀情感遭遇“山窮水盡”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一個最適宜產生情感共鳴的情境,能成功地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有效激活學生感情的火花,帶動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呈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境地。
二、激活思維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考察人的智力高低的主要標志。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在于從小能否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可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開發智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背浞职l揮學生這種形象思維的優勢,用聲音、觸覺、色彩等極大地刺激學生的感官細胞,從而使他們能有效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和細節,促進思維發展。在語文課堂上,有時會出現學生經冥思苦想也想不出答案的情況。這時,教師不要急于講出答案,而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開啟思維之門。
我在執教《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第三自然段時,請學生找出兩個描寫花的詞語,學生很快就找出來: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當我進一步追問詞語的意思時,有的說得含含糊糊,有的一言不發,我發現學生對這兩個詞語不大理解, 我指了指屏幕說:“同學們,這里也許有答案。”緊接著,我播出一段花朵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的視頻。學生紛紛睜大眼睛,饒有興趣地盯著屏幕,接著,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一個學生說:“花團錦簇就是花很多,很美的意思。”我說:“說得好,你能造一個句子嗎?”生:“節日的公園里花團錦簇,五彩繽紛?!庇忠粋€學生造句:“郊外的田野上,到處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蔽蚁鄼C說:“是呀,花兒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就可以用花團錦簇來形容?!边@樣的教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既是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一種鍛煉,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激活交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闭Z文教學應重視主體間的互動關系,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彼此對話,相互交流,通過學生個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交融共同探索獲得認知。小學生的特點是表現欲強,總是希望自己的成績、才能展示于別人面前,獲得別人的贊賞和夸獎。教師的責任就是善于發現他們身上隱藏著的內在價值,營造適合學生釋放表現欲的氛圍。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充分地表現,積極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1、交流作業。
班中有些孩子作業書寫非常馬虎,在給他們講認真書寫的重要性,重寫作業,跟家長聯系讓家長加強監督等方法收效甚微的情況下,我想到孩子都有爭強好勝的童心,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渴望得到別人的贊揚與肯定。我緊緊抓住兒童的這一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營造一個提高孩子寫字水平的氛圍,那就是每到寫字課或作業評講課,我都運用投影儀,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作業,大家都來評一評哪位同學的作業寫得最工整、最漂亮。字寫得好的同學都爭著把自己的作業自豪地向同學展示,享受別人羨慕的眼光;書寫差的會因不好意思而悄悄地改進。在你追我趕的學習環境中,全班的書寫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交流習作。
作文一向是個老大難,學生怕寫作文,不愿寫作文人盡皆知。每到作文評講課,我都運用投影儀,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習作,大家都來評一評哪位同學的習作寫得好,大家都來發表意見,寫得特別好的作文,大家一起讀出來,每當這時,小作者特別高興。誰都想自己的作文這樣被大家一起讀,一起欣賞,覺得特別光榮;寫得不那么好的作文,存在語句不通順的情況,全班一起點評,一起修改,“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暢所欲言,作者和點評者都沉浸在輕輕松松的學習狀態中,不知不覺間,習作水平進步著,習作的畏懼情緒在克服中。
總的來說,多媒體能給語文課堂注入活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給學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及與同伴交流的機會,激勵著學生不斷認識自己、超越自己。
參考文獻:
朱京曦《多媒體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