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蘭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自此,“核心素養”成為各學科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制定各學科的核心素養也成為每個學科研究的重要課題?;诖?,北京市崇文小學開展了“以特色課程建設為依托,培育崇文小學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在符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標準及要求的前提下,結合現有初具規模的特色課程,通過研討學習、教學實踐等方式探索、開發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已有核心素養培育框架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組織,從90年代開始分別對公民核心素養培育框架進行了探索。經過進一步比較分析得知:溝通與合作、信息素養、創造性與問題解決、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等七大素養為各國際組織和經濟體高度重視;與時代變革直接關聯的素養特別受到關注;與個人幸福生活相關的素養得到的關注度有限。
有關我國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目前比較權威的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各素養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不同情境中整體發揮作用。
已有核心素養培育教學實踐
美國、荷蘭、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在課程教學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手段、方法和途徑都比較成熟。國內小學對培養學生哪些核心素養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內容,但有小學已經開始了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策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在這方面做了比較成功的嘗試。
分學科,學習學科課程標準
國家課程標準是探索和開發校本課程的基礎和前提。為此,學校組織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教師分別多次開展學科課程標準學習研討會。在研討會上,相應學科的教師分享了自己對本學科課程標準中學生培養目標與內容的觀點和思考,同時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惑,大家一起討論解答。
經過多次的研討學習,學校教師對本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有了深刻的、理論性的認識和理解,并根據學校的發展特點和學生的發展需求,分別制定了本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確立了本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內容,為踐行本學科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途徑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分學段,研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目標
基于“以特色課程建設為依托,培育崇文小學學生核心素養”課題,學校自行編制了針對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的調查問卷,以整體把握崇文小學不同學段的學生對于核心素養的認知程度,并將答卷情況進行了數據統計,得出了科學的結果:
第一,低年級小學生的自我認知、自律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強,但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文明禮儀方面的行為表現較好,但對于部分事件的理解需加強引導;對良好習慣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主動鍛煉的意識缺乏。
第二,中年級的問卷有別于低年級,主要體現在增加了開放題目的設置。通過數據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中年級小學生的與人交往能力處于高水平;學生閱讀興趣具有多樣性;對課程建設提出了多樣化的建議。中年級小學生在與人交往能力方面、自我認知的自律能力方面、對課程建設方面有別于低年級學生,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明顯增強,自我認知能力也比低年級學生好。
第三,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高年級小學生的交往能力處于較高水平,主要的學習動機是為了豐富知識、提高素養;自我管理能力主要表現為執著不服輸和總結經驗教訓兩個方面;自我認知的自律能力符合自身實際,閱讀習慣和時間有待加強;希望開設更多球類課程??梢?,高年級小學生在交往能力、學習動機、自我管理及自我認知的自律能力四個方面與中低年級的學生有明顯不同。
探索并踐行核心素養的培育途徑
我校的語文、數學、英語教師通過對本學科課程標準的學習,根據不同年段學生對核心素養的認知程度,共同探討制訂了崇文小學的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并經過反復研討,進一步確定了不同學科、不同年段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標準。
與此同時,教師們通過課程教學,不斷在教學計劃中體現本學科、本年段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核心素養培育的環節,在課程結束后總結評價學生所具備的核心素養。
此外,通過長時間在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理論方面的探索和在課程教學中的實踐,學校各學科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案例和經驗進行了總結和思考,開拓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品德,為培養未來合格的社會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提升了自身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認識,更新了教學觀念,教學水平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以特色課程建設為依托,培育崇文小學學生核心素養”(課題編號:CDDB17157)研究成果之一?!?/p>
(作者單位:北京市崇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