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倩
好課雖說沒有一個統一標準,但也有一些基本要素,就像好文章一樣,具有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結構合理、課堂語言優美的特征,讓學生享受到知識的魅力。想要上一堂好課,就要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呢?作為一名新教師,筆者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有“備”而來,不打無準備之仗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之一,是決定教學工作成敗的關鍵。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備課也是如此,想要備好課,就要提前下足功夫。
學習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因此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最先要了解的,就是課程標準。然后在教材的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目標的背景中加以思考,確定教學目標。
深入鉆研教材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這個光的海洋,就需要有扎實的知識功底。對于新教師而言,因為個體差異性決定了我們的能力不足以成為所教學科的“大師”,那么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教材上下功夫,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更甚者掌握教材相關拓展資料。尤其是參閱有關教學資料。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恒,就會聚沙成塔,逐步豐富我們的專業學科素養,幫助我們成長為更為成熟的教師。
全面了解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模式難以實施,往往會出現形式主義的小組合作,活動起來亂哄哄,甚至出現有時候啟而不發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全面了解學生之后,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全面了解學生,如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現有知識水平及最近發展區、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等等。
德高為范,不斷提高道德修養
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 作為一名新教師,初入教師行業的我們難免會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并不是每一位同學都一心向學,教師的工資待遇與勞動量不成正比,不知道如何與同學們相處,好不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之后發現無法樹立教師威信等等問題。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睂W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樹立起教師威信,不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還是知識傳授,都能夠使學生受到影響,服從安排。
字字珠璣,有效運用教學語言
作為一名新教師,難免會遇到一個共性問題,就是上課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評價學生時往往趨于單一化。然而,“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教學時間的重要條件?!苯處熃虒W語言的優劣也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首先,要有精確而豐富的教學語言。精簡精煉教學語言,盡量不過多重復,導入要有趣,提出問題時語言要準確。其次,豐富我們的課堂評價語言,真誠而親切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而非虛浮的“不錯”之類。
隨機應變,積極培養教育機智
俄國烏申斯基說:“不論教育者是怎樣地研究教育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新教師往往被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搞得措手不及,甚至打斷教學思路,降低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授課前的教學設計固然重要,但課堂是一個生成的過程,學生認知能力的差異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都可能增加課堂教學的隨機性和偶然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對意外的突發事件,能夠敏感地洞察學生的思維,快速調整教學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培養教育機智的基礎,在于我們對于教材的深入研讀,將可能出現的疑難問題逐一搞清楚;在于我們對于教學設計的深思熟慮,針對可以預見的問題做出預設,想好應對之策;在于我們對孩子的了解與信任,認真傾聽他們不同的聲音,與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總之,我們要堅信,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煉成長起來的。以教書育人,桃李滿園的夢想為動力,不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不負青春,不負“教師”這個光榮的身份,用一顆熾熱的心去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叭绶酃P,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卑讶烤蜐M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
(作者單位:山東省汶上縣郭倉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