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青松
幼兒發展的問題是幼兒教育最根本的問題。其中幼兒的主動發展是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極力倡導的。《綱要》中再三強調要讓幼兒主動活動。皮亞杰也曾經說過,兒童是自己的哲學家,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只有充分的尊重幼兒,使其發揮應有的主動性,幼兒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創造性的活動。而幼兒主動活動的關鍵是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即“創設一個豐富多彩的、多功能多層次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環境”。《綱要》中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一個良好的、積極的教育環境意味著一個能夠誘發、維持、鞏固和強化積極的行為環境。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所指的不是教師直接影響幼兒的行為,而是教師所創設的條件、機會能夠影響幼兒活動的方式,通過幼兒活動的方式間接地影響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從而獲得主動的發展。因此,這種積極的環境應當具備以下基本特征:
豐富的物質環境
豐富的環境能充分支持幼兒的自由自主的活動,可以滿足幼兒的各種需要,豐富的環境是幼兒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基礎。豐富的環境應有以下幾個特點:
提供多種材料,豐富物質環境 這里的材料即指成品材料,也指半成品材料、自然材料、以及廢舊材料。幼兒在與材料互動的過程中不但能獲得相關經驗,還能讓孩子學會勤儉,學會珍惜和利用資源,幼兒在豐富的物質環境中,體驗到創造的價值,從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主動創造。如:提供自然材料,如樹葉、切下的胡蘿卜頭、黃瓜頭。幼兒利用樹葉進行數樹葉、樹葉貼畫、用樹葉穿簾子等活動。用黃瓜頭胡蘿卜頭做蔬菜印章等。
材料有適宜的結構,體現不同的教育價值 豐富的材料既暗含著有教育價值的教育內容,又能引起幼兒主動探究的動機和興趣。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使幼兒產生摸一摸、試一試的愿望。如:小班“喂動物”的材料,教師用廢舊可樂瓶制作的各種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的小動物張著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嘴,且嘴的高低位置不同。投放了大勺、小勺、金屬勺、塑料勺、木勺等喂動物的工具。“食物”有不同質地、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紙團、玻璃球等替代材料。在中班的串珠活動中投放了大小、形狀、顏色、質地不同的串珠,并注意到投放的串珠中間的孔有大有小;提供的穿線有軟鐵絲、玻璃絲、魚線、面線、纖維線等多種不同的材料。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感知了形狀、大小、軟硬,而且對手部小肌肉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實現了不同的教育價值。材料具有開放性,有多種組合的可能,能激發幼兒接近材料,能自主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變、組合它們,使幼兒能用多種不同的思路研究探索,有不同的發現。
開放的物質環境,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材料 提供開放的物質環境,使幼兒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材料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條件。讓幼兒自己選擇材料和決定用材料做什么,不僅有利于幼兒運用原有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決問題,獲得有益經驗,還有助于他們產生一種想去進行發現的需要,并自信的、主動地投入探究。因此,材料的擺放和空間安排要便于孩子的自由選擇和探索活動。
溫馨、寬松和接納的精神環境
寬松、溫馨、接納的心理環境是幼兒在幼兒園中愉快生活、主動活動的前提和重要保證,有助于幼兒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個性的發展,而這種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個性又將反過來鼓勵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和充滿自信的與外界交往,養成主動做事的習慣。因此,教師要和幼兒形成良好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寬松、溫馨、接納的心理環境。具體體現在:
一是溫馨、寬松和接納的精神環境就意味著教師和幼兒之間的種種互動,應當具備某種程度上的協商、靈活變通的特點。
二是溫馨、寬松和接納的精神環境還意味著教師看待幼兒的行為應持多元的、相對的、多角度的理解。
三是溫馨、寬松和接納的精神環境體現在教師和幼兒之間平等的交往。即“對話式”和“合作式”的師生交往。一個寬松、接納的環境中是不會有許多個“不”字的。正是這種寬松接納的環境為幼兒的主動探究、主動學習打開了智慧之窗。
四是溫馨、寬松和接納的精神環境還體現在教師給與幼兒激勵性的評價。給與幼兒激勵性的評價不是要不斷的向幼兒空洞的說“真聰明”“你真棒”,而是要讓孩子們感到老師對他們每一個人的主動探究和發現的關注、支持和鼓勵,對他們每一個人的觀點和想法的接納和重視。
環境的功能是多樣的
“環境是可以說話的”“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任教師”。其中的關鍵正是經過良好的設計之后環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誘發幼兒的主動行為。如:在大班制定活動區計劃時我們一方面利用環境引導幼兒主動制定第二天的游戲計劃,另一方面在計劃表上滲透正確書寫數字的目標。我們把幼兒想玩的活動區分別用數字表示,并在環境中出示數字在田字格中的正確書寫方法,幼兒用書寫數字的方法制定計劃。這一小小的區域環境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主動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華遠銘悅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