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
多媒體微課是基于教學設計思想,在有限的時間內使用圖片音頻視頻多樣化教學,就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教學呈點狀化,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知識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方面的展示。現在教育提倡使用現代化的手段加強對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各個方面來加強知識學習。尤其是對年齡較小的初中生,他們普遍存在上課注意力低下,學習興趣不高,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對視頻一類有著強烈的好奇感。我常年從事初中數學教育,對使用微課教學有著較深的體會。初中數學課分類方式多樣,但總體來說大致有四種類型:概念課、習題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由于課型的不同,上課的目標和要求也不盡相同,那么在課堂上如何利用多媒體操作“微課教學”模式?我想也應靈活運用,不可生搬硬套。
一、概念課
講好概念,是講好數學的基礎.其主要步驟和要求是:(1)引入(2)定義(3)剖析(4)應用(5)小結。教師通過創設和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相適應的問題情境,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有力的基礎。如果能夠通過微課引入,則能很快引起學生興趣,
要想很好利用微課上好概念課,其實并不復雜,也不困難。現實生活中就可以錄制大量的影像和照片進行生動的描述,同時充分利用好資源網絡,從中可以下載大量的影視資料,再比如在講述立體幾何的概念和性質定理時,就可以借助幾何畫板,通過動畫對面線之間的變換加以描述,同時可以播放生活中的多種建筑加以具體刻畫,這樣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就能立刻抓住學生的眼球,起到引人入勝的境界。我在上《導數單調性》這節課時就只做了一個微課,本節課主要是通過研究曲線的斜率來考察函數的單調性,這也是導數的幾何意義,如何來體現出曲線的斜率影響著函數的單調性的變化呢?首先我制做一個小汽車模型在一個拋物線的曲面上運動,筆直的汽車車燈燈光就像一條切線隨著車在曲面上運動軌跡而發生移動。當汽車從左側上坡時,燈光射向右上方,此時燈光產生的切線斜率大于零,坡越陡斜率越大。當汽車下坡時,此時燈光產生切線斜率小于零,坡越陡斜率越小。隨著汽車動態演示,形象生動地展示出曲線的增減隨車燈燈光產生的切線斜率的變化而變化,學生的興趣很快被提起來了,通過細致的觀察,學生感受到切線的斜率在曲線上的各個點變化規律影響著曲線的增減。從而對本節課要講的知識點導數的單調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從而對接下來的導數最值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習題課
實施怎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既能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概念系統)、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又能深刻體會數學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數學能力呢?“習題教學”是很好的載體。學生的思維記憶是螺旋式上升的,通過典型例題講解,再配以適當習題加以運用鞏固和理解,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理解概念和技巧的靈活運用。但對于典型例題處理過程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層次不同,要想完美無瑕的把例題做到透、全、深,具有相當大的難度,這時微課就是一個很好的選項。把例題提前做成微課件,這樣既能做到透、全、深,而且如果把它放到校園網上或QQ中,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對課堂不能很好理解的學生而言又多了一種復習鞏固的手段。例如我在上《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這一節習題課時,本節課是中學數學中重要的章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能讓學生長期的牢固的掌握這些公式,如果僅僅通過學生自我回顧,即從記憶中檢索所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放棄反復閱讀。反復閱讀可以讓你熟悉所學內容,創造出一種意境學會的假象,但這并不代表學生已經掌握并會應用這些知識,相反,微課件可以使學生通過回憶自測,可以加強對它們的理解并持久就強化記憶力。由于本節課用到的公式繁多,所以我提前做了微課件,首先再次快速展示了公式是如何演變的過程之后,我給出了幾組經典例題,每一題都有準確的步驟變化,在關鍵的步驟上我賦以聲文并茂,有重點標注,有易錯點語音提醒和強調,這點相當重要,因為這一部分的知識體系強調的就是步驟嚴謹,公式準確。學生在這一部分失分往往就是缺少詳細步驟,通過微課件,學生可以反復的觀摩解題步驟,查看失分點,我同時把課件保留在多媒體上,學生經常反復觀看,極大提高了學生在這一部分解題的準確性。同時為了配合學生做精準訓練,我又做了相當配套的練習,點對點,題對題,通過這種訓練,學生對這一部分的知識做到了融會貫通,精準到位,在后來歷次考試中得到了檢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復習課
復習課是要把所學的知識結構或應用規律串成串,捆成捆,使其系統化,形成更好的認知結構,便于記憶,理解和應用。復習課可分為單元復習課、章末復習課、學期復習課三種形式。復習課的課堂結構是:提出復習目的和提綱,按復習重點將基本理論、法則、公式等加以回憶或再現,總結并形成知識結構,布置作業。復習課最好能配以導學案,即教學任務單,這樣學生對知識網絡把握更直觀,印象更深。復習課課堂容量大,知識結構邏輯性關聯性較強,教師在課堂上把握容易出現漏洞,尤其是對于新教師,教學經驗不夠豐富,課堂表達容易緊張不到位,如果能提前準備一個知識網絡概括性的小微課件,這樣就能有效地避免這一尷尬局面的出現。我在講《函數與基本初等函數》這一章時,本章知識體系結構復雜,而為了能夠很好再現這一知識體系結構,我提前做了本節課的微課件,我首先呈現出本節課的知識網絡圖,十一個知識點,即:函數的概念及其表示,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函數的單調性,函數的奇偶性,函數的圖像與周期性,二次函數與冪函數,指數與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對數的運算,函數與方程,函數的模型及應用。每個小知識點下都制作了一個小鏈接,每一個小鏈接就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點,這樣整章內容就有機的形成一個整體,
四、試卷講評課
試卷講評課是對考試內容的一個小結,多媒體PPT的作用再次就可以很好地發揮,可以快速呈現答案,省時省力而且準確,對于需要講解的題可以快速精準的呈現,尤其是對于變式的訓練可以省時省力,教師講解清晰,而且你意想不到的收獲就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抬頭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學生注意力。例如我在講評初二期中復習試卷時,首先制作了全市成績分析表,全校各班成績分析表,全班各個分數段的成績分析表,讓每一個學生明白自己在大市中的排名,做好下一次趕超計劃,正對試卷具體題目,我又制作了班級各個分數段成績統計,針對試卷知識點,又制作了每一道題得分統計表,這樣使教師在講評試卷時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杜絕了大水漫灌,平鋪直敘的講評,大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在具體講評時我課前用手機拍攝了部分具有典型代表的學生的試題,有潦草錯誤的,也有正確規范的,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共同鑒賞,互促互進。同時針對易錯點,進行制作了補償性練習的投影,對13題、14題給出多種解法,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消化吸收,用以提升自我。15、16題強調規范解題,通過展示失分試卷和滿分試卷加以對比,強化解題規范化,20題屬于難題,我同樣用課件展示出各個步驟可以得分的具體情況。我感覺這樣一堂試卷講評課,既充實又高效,很好解決了時間不足,學生摸不著規律技巧,不知自己實際情況的尷尬局面。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與時俱進的體現,也是教學現代化的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使用多媒體,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如虎添翼,錦上添花。我想只要堅持下去必將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