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寅州 姜圣華
摘要:我國在道路建設過程中,瀝青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建設中,瀝青、混凝土和其他材料的應用也比較多,這就大大減少了城市道路的穿透力。在設計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時,只能依賴供水和排水系統來對污水進行排放。然而,由于管道和排水管的復雜性,導致維護和管理相對困難,并且城市管道的排水管僅可用作排水管而不能收集雨水,回收不符合發展綠色城市的要求,從而滿足城市用水的需要,避免城市災害和其他災害的出現,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市給水排水;合理規劃;分析
引言
對于城市給排水工程而言,城市的基礎設施以及良好布局都與給排水工程規劃設計有著緊密的聯系?;诖?,本文將對給排水工程在規劃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科學的規劃方案,進而使城市給排水工程規劃更加科學、合理。
1城市給水排水工程合理規劃原則
1.1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城市給排水的設計與規劃應當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通過城市中華給排水結構的構建,達到水資源的有效使用與回收。一方面,可以綜合利用我國各地域城市的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的給排水結構設計,干旱地區的給排水建設應當加強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將淡水資源、純凈水資源等充分應用人們的生活中,提高干旱地區對水資源的應用效率。而降水量較大的區域應當加強排水系統,利用地理優勢加快排水效率,通過給排水設計實現與城市氣候條件的配合應用。另一方面,加強對當地水質的預測與評估,建立科學的水資源利用改造方案,促使城市中的水資源供應充足。
1.2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
城市給排水設計與規劃應當充分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多,為城市給排水系統的功能有效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需要設計者對城市居民的用水總量、排水總量進行充分調查與了解,并保證城市給排水的設計應用大于城市居民的用水量與排水量,即在使用效率上充分滿足城市居民需求,與此同時,城市給排水設計與規劃應當把握城市用水與自然環境的平衡性,合理控制對自然生態水資源的采納與應用,并把握城市水資源的排出不會影響生態環境,促進人類建設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推動城市給排水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2城市給水排水工程規劃存在的問題
2.1缺乏足夠的前瞻性
城市變遷對城市的供水格局有一定的影響,會改變城市的給排水結構。有些城市在進行給排水工程規劃時,只對當下的給排水需求進行了充分考慮,對未來城市格局的變化并未作充分考慮,從而導致城市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此外,給排水工程的應變性以及延續性較差,在給排水工程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2.2污水排放管道設計不科學
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假如沒有對污水提升泵站的具體位置進行充分考慮,設置在不規范的區域,那么一定會對污水管道埋設的深淺帶來直接的影響。針對污水提升泵來說,一定要設置在最為適宜的地方,以此來減少污水排放管道對企業用水和居民用水的干擾。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諸多城市當中的污水排放設計并不合理,只是淺顯的研究了對于城市產生的影響,而沒有將城市地質情況、水質條件等方面考慮在內。
2.3雨水排放管道設計不合理
依據現階段城市化發展的情況來講,城市雨水管道所承受的負擔較重,究其原因在于道路兩旁雨水預留接口不大,這樣就不能為雨水的順利排出提供應有的保障。在規劃城市的過程中,規劃建筑系數較大,綠地使用率不高,尤其是在工業區范圍中,此類問題就會變得尤為突出。對城市匯水區的實際特征進行深度剖析以后,明確了匯水區總體徑流系數過大的時候,實際取值要比城市雨水管道設計時的取值大一些,然而考慮到重現期要比城市設計雨季重現期大很多,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場地匯水區的雨水設計量偏大一些,繼而導致城市雨水管道無法承受太大的壓力。
3城市給水排水工程合理規劃措施
3.1逐步加強給排水系統的統籌規劃
在對城市給排水系統進行規劃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工程本身效益、質量以及合理性、科學性進行充分考慮,還要綜合分析城市基建工程網絡、整個城市體系網絡等各方面的需求,并進行統籌規劃。逐步加強對上游下游水域的規劃管理力度,進而使給排水系統的統籌規劃更加科學,使上下游供給水域得到有效保護。
3.2污水系統規劃設計
目前,中小城市的大部分供水都是在一些舊的城市地區,使用給水系統的融合系統,但目前的排水系統在實踐中很難進行有效應用。城市雨水系統與給水系統相關聯,雨季初期污染較為嚴重。聯合攔截系統可以更容易地捕獲雨水。因此,現有的中小尺寸城市污水系統可以選擇組合攔截系統。污水系統的規劃設計需要根據城市地鐵系統的要求,對其進行重建和改造,從而降低工程建設中的本低,進而提高管道的適用性。
3.3給水系統規劃設計
目前,我國各種信息技術正在迅速發展:變頻供水設備的使用不僅能減輕城市供水管網的負擔,還能有效解決城市供水問題。在這種發展背景下,有效設置城市供水系數,控制供水系統系數的變化,可以大大地提高供水安全。此外,供水系統的規劃和設計應根據城市發展的現狀,進行供水管道鋪設,另外,在設計給水系統時,相應的部門還應根據城市的實際需求設計合理供水方案,明確規劃項目目標,有效解決各種供水區域問題,進而促進給水系統的整體發展。
3.4防洪排澇規劃設計
通常情況下,城市排水的防洪排澇會涉及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外洪;二是內洪。針對外洪來說,主要以預防為主,相關單位可以采取建造洪堤和水庫等手段;就內洪而言,通常采取排水以及洪水滯蓄的手段,盡可能減少因為降雨次數多、降雨量大等而發生洪澇的情況。除此之外,在進行防洪排澇的時候還應當將降雨量考慮在內,深度剖析降雨頻率,并依據城市地形因素保障其設計的合理性,繼而從根本上滿足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
3.5逐步提高規劃調整的前瞻性、靈活性
現階段普遍存在城市未來發展與給排水工程規劃不符的情況。相關人員要提高給排水工程規劃的前瞻性、靈活性,解決給排水工程規劃與城市未來發展偏離的問題。相關人員在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城市未來的發展規劃,并結合城市發展方向,針對城市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全面的規劃。城市在規劃給排水工程的過程中,應該對網絡系統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與城市宏觀發展的背景相結合,以便根據整體系統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整。
結束語
總而言之,給排水工程在城市各項城市工作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該工程不但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均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且還與城市化的發展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就需要增強對給排水設計合理性的認識,積極運用各種手段,以此來強化給排水設計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升給排水設計的規范性與實用性,為日后城市給排水工程可以有條不紊的開展提供應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孟嬌.給水排水工程規劃設計與施工管理的思考[J].居業,2018(02):56+58.
[2] 崔世雄.城市建設中給水排水工程規劃的研究分析[J].化工管理,2018(02):123.
[3] 王巖.城市給水排水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合理規劃探討[J].化工管理,2017(26):257.
[4] 王兆新.探討給水排水地理信息系統數據更新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7(07):189-190.
[5] 謝婷.城市給水排水工程合理規劃的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6(1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