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蘭

摘 要:的自身特點和2020年初期新冠病毒肺炎時段全國人民防疫新冠病毒傳染的現狀,突顯醫用化學的“醫藥味”的醫用化學教學策劃與設計、進行網絡教學、轉變教學模式幾方面等對提高醫用化學的教學質量進行探索,突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綜合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策劃;醫用化學的“醫藥味”網絡課堂
1.背景
2020年初期新冠病毒肺炎導制舉國上下全力抗疫,此時段全國人民防疫新冠病毒傳染的現狀讓人民迫切需要消毒液,口罩,藥品,防護服裝等等各種醫用藥品,各醫藥人員均在不同層度的在盡著每個人的供獻,此時,做為一名醫學教學工作者,眼看到自己曾經教導過的學生走上支援湖北醫療前線,本人深感自己責任重大,也應象所有醫療戰線上的醫務工作者一樣,為學生為社會做點什么,作為教師,唯有思考如何在醫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授化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強調醫用化學在醫學中的應用和培養醫學生嚴謹求實,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高度的責任感。
2.殘酷的事實面前,強調認真策劃《醫用化學》教學
本次新冠病毒的傳播屬一種新型病毒,到目前無特效藥,也無預防藥,所有人都只有通過防疫措施來防護,學生不能聚集到教室里統一上課,為此,網絡課堂教學是一種目前必須教學手段,達到停課不停學習的的目標。策劃《醫用化學》教學的方法迫在眉睫。那如何才能達到所有教學目標的要求呢?本人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現綜合如下。
2.1 充分利用微信、云等公眾平臺,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
特殊時段里,為了使學生停課不停學的教學功能的順利體現,充分利用微信、QQ、云等網絡公眾平臺非常重要。通過網絡手段,可以實現更多的消息內容,如信息查詢、語音信息、圖片信息和視頻信息等,對于高校教學管理來說既可以提供學生的課表查詢、成績查詢、作業提醒、考試安排、課程評價、在線測評和自習室查詢預定等功能,也可以提供教師進行課表查詢、學生考勤、發布作業、管理作業和監考安排查看等功能,如:教師功能模塊描述
序號? 功能模快? ? 功能描述
1? ? 我的信息? ? 教師的基本信息
2? ? 我的學生? ? ? 教師所教學所有學生信息
3? ? 我的課表? ? ? 教師的上課時間表
4? ? 學生成績? ? ? 教師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
5? ? 考勤信息? ? ? 老師的所教學生的考勤信息
6? ? 教學視頻? ? ? 教學內容的視頻內容
7? ? ?教學計劃? ? ? 所有策劃的教學過程
8? ? ?作業題、教試題? ?教學的隨堂作業與各種考試題目
9? ? ?分析報表? ? ? 各種分析結果與應對措施評價
2.2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2.2.1 教學內容中增加醫用化學的醫藥味[1],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當今新冠病毒的預防急需要的大量防疫用消毒酒精,就是75%的消毒酒精;室內空氣污染有害物包括甲醛、放射性氡等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超標,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酮體是脂肪酸在人體內不能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中間產物、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酮體超量、通過尿酮體的檢測有助于疾病的檢測,小兒的維生素D 缺乏性佝僂病用骨堿性酶試劑檢測,化學法檢測人體血糖的含量,乙酸具有抗細菌和真菌的作袁可作為消毒防腐劑,食醋熏蒸可以預防流感和感冒 如2%的乙酸溶液用作消毒防腐劑,可用于洗滌燙傷堯灼傷創面,30%的乙酸溶液外擦可治療甲癬雞眼等,乙酰水楊酸是由水楊酸和乙酸酐為原料合成的,治療范圍極廣,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預防術后血栓的形成,心肌梗死和中風具有解熱鎮痛抗血栓形成及抗風濕的作用,中藥三葉青的化學活性成分白藜蘆醇和山萘酚具有抗腫瘤作用[1]等等具體引入方法可以以點帶面夯實化學基礎,從化學知識與醫學知識的結合點切入夯實化學基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正常人,體血液的pH 為7.35~7.45,若pH 高于7.45 會發生堿中毒,低于7.35 會發生酸中毒,引發各種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講解這個知識點時,提問為什么血液能保持如此狹窄的pH 范圍以此層層設疑與解疑,講解緩沖作用概念原理分析血液中抗酸抗堿成分提出為什么可用氯化銨糾正堿中毒用乳酸鈉糾正酸中毒探討酸堿中毒產生的原因等等,進一步探究正常人體血液的pH 為7.35~7.45 是因為其中存在多種緩沖對以及與腎肺共同協調作用的結果.
2.2.2 知識點歸類強調,讓學生在網絡教學中能抓住重點,提高教學效果
網絡課程讓學生會有一種內容很多,無法抓住重點,如將概念內容綜合起來,幫學生理清各知識點.如醫用化學中用到概念等,歸納本課程溶液相關概念知識點如下,如對溶液這章節提出概念歸類
什么是等滲溶液:滲透壓在280~320mOsm/L范圍內的溶液,如生理鹽水(9g/L的NaCl溶液)、50g/L的葡萄糖溶液等,紅細胞皺縮:大量輸入高滲溶液,血漿滲透壓高于紅細胞內液的滲透壓,紅細胞內的水分透過細胞膜進入血漿,溶血現象:大量輸入低滲溶液,血漿滲透壓低于紅細胞內液的滲透壓,血漿中的水分向紅細胞滲透,使紅細胞膨脹甚至破裂。緩沖溶液的組成:緩沖溶液由一堆物質組成,其中一種為抗酸成分,另一種為抗堿成分。構成抗酸和抗堿成分的往往是弱酸及其對應的鹽(醋酸/醋酸鈉、碳酸/碳酸氫鈉)、弱堿及其對應的鹽(氨水/氯化銨、苯胺/鹽酸苯胺)、多元酸的酸式鹽及其對應的次級鹽(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鉀、碳酸氫鈉/碳酸鈉)。特性:可以抵抗外加的少量強酸或強堿,是溶液中的H+和OH-不發生明顯變化,具有緩沖作用,但緩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2.3針對性加強章節課程測試及時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并反饋
對于教學的內容,為了加強學生學習重點知識的理解,如溶液中浸透的知識學習完后,可以布置如下練習以鞏固所有知識內容,如:臨床上用來治療堿中毒的針劑NH4Cl(Mr=53.48),其規格為20.00ml一支,每支含0.1600gNH4Cl,計算該針劑的物質的量濃度及該溶液的滲透濃度,在此溶液是紅細胞的行為如何?
結論:滲透濃度在280-320之間,為等滲,紅細胞正常。對溶液的滲透濃度,等滲,低滲,高滲等基本定義的進行一步鞏固,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標。從以上練習題目的完成情況,可以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通過以上反饋,分析哪些方面的還未達到目標要求,進而再改進教學方法。
2.2.4 針對知識點設疑 提高學生掌握知識點
教學過程中的“設疑”不論在面對面教學還是網絡教學都離不開的過程,但在為了突顯當今不能面對面教學前提下,學生能更好的抓住重點,就更重要了。如在烯烴教學過程中,提出疑問,為了讓學生掌握烯烴的結構,設疑寫出丙烯的結構式,并指出它有多少個σ鍵和π鍵,為了讓學生掌握烯烴的化學性質,設疑2-甲基丁烯與溴化氫加成的反應的方程式及主要產物的名稱,C4H8的烯烴,用高錳酸鉀的酸性溶液氧化,產物為丙酮和二氧化
碳,試推測該烯烴分子的結構,用誘導效應解釋與HBr反應的結果
總之通過以上的問題,利用現代科技,網絡,微信,QQ,云端教學等等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相信學生在不能在教室里象傳統教學一樣,也能達到教學效果要求。
3.結束語
特殊時間思索的教學方法,我認為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采用,課常教學外,多添加以上的課后學習指導,可以讓學生從一入大學校門開始就可以進入主動學習相應知識,這樣不僅能彌補醫用化學課學時少的不足,而且加強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認識到知識不僅僅是局限在課本上的“死”知識,而是“活”的,通過提早參加收集各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生學習信息量和與醫學知識的了解的鍛煉,讓學生學會如何活學活用,將所學的醫化學知識應用并服務于臨床和實際,為其將來進一步的學業深造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2]
參考文獻
[1]周燕霞.何麗針.黃平.基于化學與醫學關系的醫用化學教學探討[J],《科技視界》2018.23(-132-133
[2]蘭婷.李明華.秦向陽.王海波.關于提高醫用化學教學質量的探析[J] 導科刊教2016.28(1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