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悅 高雅 李曄
摘 要: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管理現狀與對策分析,主要研究對象是宿遷青華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制度利弊并存。一貫制學校的“一貫性”體現在時間、空間雙維度以及管理、課程等多個領域。針對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管理的種種現狀,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與對策。
關鍵詞:一貫制;連貫性;銜接性;利弊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管理現狀與對策一直是社會熱議的問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是指集小學、初中和高中為一體的12年一貫制學校。這類學校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連貫性,學生可以從從一年級至十二年級,相繼完成小學至高中教育,其間不間斷、不選拔。二是就近入學、取消招生考試。小升初直接升入本校初中和高中,不必再受小升初、中考折磨之苦。三是實行統一的學校行政、教育、教學管理。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是在教育實踐、理論和政策背景的支撐下,教育綜合改革持續深入的產物。早在上世紀80年代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一貫制教育制度已經得到實踐界和理論界的關注,但在中國范圍內發展速度相對遲緩。進入新世紀之后,學習借鑒國際中小學教育不分段的經驗,伴隨著整合教育資源方案的提出與討論,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作為一種實踐探索而產生。由于不同地區教育需求的差異,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生成路徑多樣化,大致可以歸為三類,分別是(1)為了滿足學校所在地教育需求,由初始學校不斷延伸擴展而成,屬于自然“生長”的結果;(2)基于對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發展的整體思考,對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進行總體設計建設而成;(3)為解決升學矛盾、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等現實問題,通過新建、合并、聯合或延伸的辦法,將一所或幾所學校整合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通常是教育行政干預與學校發展需要雙向作用的結果。
而我們所研究的宿遷青華中學創建于2003年,直屬于宿遷市教育局,是宿遷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民辦教育工程,學校校訓為“弘毅”,秉承“教育是服務”“只有差異沒有差生”的辦學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依法治校,以德立教,把學生當人、教學生做人、讓學生成人。實施特色教育、適才教育、個性化教育。全力打造魅力課程和理想課堂,讓參與成為自豪,把學習變為享受。學校已穩步走上特色發展、質量提升之路。也從青華中學的調查中看到了宿遷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共性,由這個例子學校延伸到宿遷所有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利弊并存,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大家更多地認識到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優點,認為它的連貫性比較強,能夠系統規范地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從而制定恰當優異的教學制度。而且有利于學生適應不同學段的學習,也有利于學校管理的銜接性;同時也敏銳地意識到其缺點,教師們對十二年一貫制如何保持教育教學的“新鮮度”普遍提出了質疑,具體表現在環境單一、學校文化單一等方面,認為這種制度影響學生的眼界和思維、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不同環境的應變能力等。問卷調查的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利大于弊。有利之處在于:第一,有利于實現小學、初中的有機銜接,讓學生協調好各個階段的學習,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第二,通過小學的鋪墊,分擔一貫制初中部分的任務,有利于解決初中階段時間緊、課程多、負擔重、質量低的問題,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三,有利于緩解家長為孩子擇校的壓力,不用為即將畢業的小學生擔憂,也減緩社會上“學區房”現象帶來的壞影響。而這種制度的不利之處在于:第一,課程設置、學校管理難度增大,要確保小學和中學的銜接性,也要適應學生心理發展和過渡的特點;第二,小學高年級學生領導才能培養被弱化,沒有升學競爭意識,減弱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第三,體驗多樣化人際關系的機會減少,不利于學生社會能力的發展;第四,減少,了教育的流動性,教育差距的可能性增大,不利于學生的普遍提高。
一貫制學校的“一貫性”體現在時間、空間雙維度以及管理、課程等多個領域。總體來看,學校育人目標在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學段能得到有效貫穿,學校發展規劃一貫性較強;教師管理大都采取分學段進行評價和獎勵分配,而推動教師跨學段流動的做法相對較少。一貫制學校在時間上是十二年制,小學六年和中學三年,時間上的連接性,對小學生教育學習特點的熟悉,有利于中學教育制度與目標的制定;課程設計從多方面和多角度入手,保證學生們德智體美勞的全方面發展,課程上的銜接性也促進了學生們學習的連貫性。
針對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管理的種種現狀,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與對策。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關注制度的制定,要貼切時代發展的特點、學校各自的管理方向,以及學生各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老師不光要顧好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還要關注一貫制制度發展的變化,順應制度發展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與態度,從自己的工作中發力,推動一貫制制度更好的發展。在實行這種制度時,最要關注的是學生,學生是最大受益人,出發點是為了學生學習的更好發展,端正小學畢業生的學習態度,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從學校工作的各方各面入手,讓一貫制制度的影響遍布校園。隨著時間的更替,對一貫制進行調整,摒棄落后的地方,使之適用于各個時代學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