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塵炎
摘 要:邵陽布袋戲發源于邵陽縣燕窩嶺,經歷了古代的輝煌,文革時的禁止,現代的衰落,未來將邁向何處?
關鍵詞:劉永章;霹靂布袋戲
六百年前,元末明初,天下初定,戰亂頻仍。為避戰亂,劉氏的先祖挑著一副布袋戲擔,攜著妻兒披星戴月,披荊斬棘,從江西吉安一路來到湖南邵陽縣密林深處的燕窩嶺。
他們搭起茅棚,開墾荒地,拋卻過往,落地生根。他們半年務農,農閑時即挑著戲擔外出演藝。劉氏家族人人都有一項絕活:他們會用木頭和布做成手掌大的人偶,將手伸入其中,身體藏入布搭成的窄窄戲臺中,一人便可表演一部戲。他們把劇本熟記心中,表演如行云流水般流暢自然,加以幽默詼諧的動作,夸張逗趣的語氣,很受人們喜愛,一些大戶人家常邀劉氏祖先唱堂會,收入也比較可觀。劉氏家族便以此維持生計,并訂下規矩:要將“一個人演一臺戲”的秘技世代傳下去。
這種戲就是邵陽布袋戲,源于北宋的“肩擔戲”。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載:“鳳陽人圍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運三寸傀儡,金鼓喧闐,詞白則以叫嗓子,均一人為之,謂之肩擔戲”。
這種戲劇因為表演成本低,內容通俗喜慶,曾經大受歡迎。鼎盛時期,燕窩嶺有100多副戲擔子上云貴、下湖廣、去浙江,到處給人們表演。每年農閑時節,劉氏家族男女老少皆挑著擔子外出賣藝,表演邵陽布袋戲布袋戲成為他們最主要的謀生手段。抗戰時期,布袋戲擔慢慢減少至幾十副,從藝的劉氏族人不到10人。到了現在,邵陽布袋戲的第十八代傳人劉永章,成為了此項藝術的的國家傳承人。
他的一生,其實是邵陽布袋戲歷史的縮影。
1960年,18歲的劉永章高中畢業,做起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民辦教師。當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教師薪水又微薄,他不得不做請求叔父帶他外出表演布袋戲,好多賺點錢填飽肚子,也可以供家里妹妹讀書。于是他跟著二叔去了比較富裕的廣西,在路上從頭開始學習布袋戲。學布袋戲不但要熟悉劇本,而且要學會眾多樂器,比如嗩吶,鑼鼓,鈸,顙叫子,還有小小布偶耍槍弄棒的動作全部都要學。還好劉永章的師傅劉恒貴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布袋戲高手,劉永章又刻苦肯鉆研,他們到廣西不久,劉永章已經可以獨自演布袋戲了。
劉永章高中畢業,在布袋戲藝人中算高學歷了。他將布袋戲的劇本稍加潤色,表演的時候再適度渲染,沒詞的時候自己編詞兒,所以在廣西的表演十分受歡迎,賺了許多錢。他用這些錢買了縫紉機做更精美的布偶,結了婚,參加了省辦的學習班,1964年考了大學。一切都在變得更美好的時候,但此時晴天霹靂,文革來臨了。
布袋戲被禁演,劉永章也只得回家另謀出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劉永章只得在家鄉以縫補制衣為生,熬過這一段對于布袋戲來說最黑暗的時光。
黎明終于來臨了。文革過后,改革春風吹拂神州,劉永章又可以表演布袋戲了。他去邵陽縣教育局辦來一張演出證,重出江湖。1984年,他去了廣西,一口氣表演了四個月,直到把所有的劇本都唱完。然后,他又去了廣東和江西,到處撒播布袋戲的種子。
然而,一切并不是這么順利,時代已經變了。隨著電視機和電影的普及,人們接觸到了更廣闊的的藝術花園,小小布袋戲在他們眼中失去了魅力。看布袋戲的人越來越少,劉永章和堂弟劉永安及其他布袋戲表演者都面臨著無戲可演的窘境。只有農村地區紅白喜事的時候,才會邀請他們表演布袋戲,這少數的生意根本不夠謀生。他們只得轉行,開班收徒傳授布袋戲,把其他工作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
劉永章的徒弟劉強,開始嘗試在一些城市的酒吧表演布袋戲。他嘗試加入一些流行歌曲,讓布袋戲變得適應現代年輕人的口味,讓古老的布袋戲可以在21世紀的城市活下去。
布袋戲想要在現代城市活下去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臺灣的金光布袋戲,霹靂布袋戲為我們做了最好的例子。1970年黃俊雄大師就把布袋戲搬上了電視屏幕,內容不再是耳熟能詳,沒有新意的封神榜,西游記之類,而是云州大俠史艷文這種比較新奇,跌宕起伏的故事。1994年,黃俊雄以更精美的舞臺布景,更先進的技術重拍云州大儒俠故事,將它正式命名為金光布袋戲。金光布袋戲一直拍到現在,出現了《黑白雙龍傳》《天地風云錄》等新的劇集。
而霹靂布袋戲,比金光布袋戲走的更遠。
霹靂布袋戲,每出劇名都有霹靂二字,由“十車書”黃強華編劇,“八音才子”黃文澤配音,以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池葉小釵三大主角衍生的天下武林故事為劇情,故事波瀾壯闊,光怪陸離,引人入勝。它的聲光爆破效果比金光布袋戲更逼真,戲偶做得更加精致,比如眼睛由筆畫眼變成玻璃眼,頭發變成真實植發,雙手變成五指都能自由抓握的塑膠活手。在操縱布偶方面,加入了真人電影所用的吊鋼絲效果,在角色需要演水上戲的時候,操偶師甚至潛水操偶。在劇情方面更加天馬行空,超出了金光戲云州大儒俠的架構,出現了許多回到過去,或者來到異次元世界的奇思妙想。在人設上不再是臉譜化的,英俊瀟灑的可能是反角,面目猥瑣的可能是正面人物,使得霹靂布袋戲的人設更加接近現實的社會,大大的增加了可看性。
所以霹靂布袋戲成為21世紀最火的現代布袋戲并不是偶然。它和金光布袋戲一起,為邵陽布袋戲指明了未來的光輝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