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摘 要:應試教育制度是我國沿用至今的教育制度,在其長期的影響下,高中語文教學更多注重的是應試的技巧與方法,忽略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一部分:情感教育。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落實,高中語文教師不再只是一味的注重考試的分數,開始關注情感教育并開始應用到實際教學中。高中階段情感教育的開展,將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在課堂中運用情感教育,以便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教學。因為高中階段情感教育的開展與語文教學沒有良好的結合在一起,所以限制了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就此,本文闡述了情感教育的定義,介紹了我國情感教育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而在當前中國教學背景之下,教師普遍忽略情感教育,因此情感教育沒有完全進入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為了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高中語文教師應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情感教育,只有這樣從根本上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在實際授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新時代的教學工具,例如觸屏平板電腦、視頻、多媒體以及親自體驗等新的形式,創造接近語文學習的場景,讓學生情感在特定的場景中得以流露。在情感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投入語文學習之中,更好的發現生活中細節進而提升語文的綜合能力。
(一)情感教育的含義
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語文教師需要使用情感教育為輔助工具來進行教學上的創新,因此更加符合現今時代賦予教育的要求。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情感教育是教師深入了解這一階段學生的情感特點,與本科目知識進行融合并對學生達到教化目的。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并在健康積極的氛圍中學習語文。在這樣良性循環下才能使其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學生對文字內容和文學語言特色的深入理解及把握,會使學生感同身受,產生情感共鳴,進一步豐富學生精神世界,也為學生學習語文打好基礎。
(二)現今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融入的現狀
注重情感對人思維的重要形象,升華對事物的認知。語文主要由語言構成,語言文字是情感的寄托,鑒于此,情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應滲入語文實際教學的方方面面。從前高中語文教學沒有對情感教育提出具體的要求,由于新課改的進一步落實,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關注度也隨著新課改推進的步伐逐步上升。因此教育部門對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新課程對語文情感教育有了明確的要求,且廣大語文教師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表示了認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依然像是浮萍,沒有根系,不能遍及開來。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分數成為學生和教師的重中之重,而情感教育在短期內不會給學生與教師帶來各種實際性的效果,因此重視度也逐漸被削弱。二、高中語文教師缺乏情感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缺乏融合情感教育的技巧,沒有具體的操作指導范例;三、高考的巨大壓力,使學生、家長、教師不得不重視最終的分數,而忽略語文教育對情感的熏陶,家長與學校認為優秀的成績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處,開展情感教育對于成績的提升少之又少,進而成為高中語文教師開展情感教育最直接的屏障。
(三)如何讓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語文教學
教育制度不斷推陳出新,教學方式也在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語文課程不同于數學那樣,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數字,沒有情感,沒有溫度,它有的更多的是情感色彩,學生在學習搭配詞語、運用語言和分析文章結構的同時,也要用心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確作者所要給讀者帶來的感悟,產生的情感共鳴。這樣才能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讓語文學習伴隨學生度過高中這段難忘的時光。
(3.1)俗話說“萬卷不離其宗”情感教育也要結合課文內容,如果僅僅依靠文章的內容不同來區分不同的教學方式,難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及質量要求,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情感,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景。例如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教師要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形象地傳遞情感,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感受到作者的主題思想,結合詩人當時的人生經歷,對自己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比如說,音樂與古詩詞的結合,會使學生更快的進入優美的意境之中,更好的激發情感,繪聲繪色的朗讀仿佛讓他們回到詩人的處境,深刻的體會作者的語言以及表達的藝術,加強對于文章的理解與記憶。
(3.2)用豐富的語言形式來培養學生的情感
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豐富的語言形式對文章進行演繹和描述,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的挖掘學生的內心情感,感化學生心靈。朗讀的重要標準是抑揚頓挫、聲情并茂,教師在實際課堂朗讀過程中要意識到朗讀的重要作用,結合不同的課文場景和不同的文章內容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對于敘述內容不能平鋪直敘,講得不能單調無味,符合人物的心情,悲傷與歡快的部分要以不同的語調進行朗讀。對于人物故事的文章,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組內人員進行分工扮演朗讀。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團隊意識,又可以更好的投入語文的學習之中,也可以在朗讀文章中感受人物情感魅力與語文之美。
(3.3)用肢體語言激發學生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肢體語言更容易帶動學生情感的投入,眼神動作及語言轉換都可以讓學生更關注課堂內容。也可以在肢體語言中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在這一節課教學中融入自己的內心情感,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進行自己情感的表述,也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文章情感。
(3.4)情景教學法帶動學生情感的投入
語文情感教學中引入場景教學,可以讓學生的情感更好的投入。例如在課堂實踐教學中,借助創新高科技產品多媒體打造聲、色、圖結合的生動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增強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使其身臨其境,發揮豐富的想象力,產生相同的情感。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采用授課方式多元化的措施,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語文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佳樂.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學周刊,2020(03):36.
[2]牛勝斌.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