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宇菁
【摘要】 ?通過教學筆者發現,傳統的書法筆法、墨法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需要長期定量的練習,見不到功效的學生可能會不喜歡書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學期初接觸到書法時可能會表現開心、積極、認真的狀態,進步飛快,但是隨著練習的深入,書法練習時間有時得不到保證,課業負擔也慢慢在增加的情況下,學生開始產生畏難情緒,有部分學生就會直接放棄書法練習,這讓我們很沮喪。對此,我們迫切需要改變。所以如何在講授書法技法基礎上向學生傳播書法藝術,引領學生欣賞和感受書法特有的魅力,并且培養學生穩定而沉著的個性,細心而認真的觀察力,我覺得是當下美術教師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學生可能寫不出一筆好字,但是一定要學會欣賞,只有懂得欣賞,才會慢慢向好的書法靠近,以此了解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關鍵詞】 ?書法教育 沉靜善思 堅忍不拔 守望相助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084-02
近年來,書法進課堂的呼聲一陣高過一陣,教育部門也很重視學校開書法課程,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在美術課堂上學習到書法的技法,學習欣賞書法作品。
我校一直提倡書畫特色教育,是順德區書法家協會教育基地,近兩年學校又以書法特長生作為學校特色招生,著力培養學生書法審美意識,提高書法書寫能力。我們以書法教育為抓手和切入口,希望學生在不同的學段有步驟地掌握書法知識技能,發展學生的感知、欣賞、表現、創造等能力,了解書法發展過程,接受書法藝術熏陶,提升文化藝術修養及審美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教學中我發現,傳統的書法筆法、墨法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需要長期定量的練習,很多學生在學期初接觸到書法時可能會表現開心、積極、認真的狀態,但是隨著練習的深入,書法練習時間有時得不到保證,課業負擔也慢慢在增加的情況下,學生開始產生畏難情緒,有部分學生就會直接放棄書法練習,這讓我很沮喪。
我認為,對于現在中學生來說,只靠現有的書法課時間提升他們的書法水平是很難的,但是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引導他們學會欣賞書法藝術,同時有意識的去培養他們的意志力,才會明白書法藝術背后的民族傳承。所以如何在講授書法技法基礎上向學生傳播書法藝術,引領學生欣賞和感受書法特有的魅力,并且培養學生穩定而沉著的個性,細心而認真的觀察力,我覺得是當下美術教師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學生可能寫不出一筆好字,但是一定要學會欣賞,只有懂得欣賞,才會慢慢向好的書法靠近,以此了解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一年來有意識的培養,我發現學生在書法技法和審美上有了比較大的進步,尤其在個人人格特征的形成上初顯效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理解書法與寫字的本質不同,養成挺拔身姿
書法以漢字結構為造型依據,但書法與寫字卻有根本的區別。一般文字書寫不涉及藝術語言問題,它僅僅要求能夠辨識,以完成交際的作用,而書法作品中的線條獲得足夠的表現力時,書寫才上升為藝術。
當學生理解了書法藝術并不僅僅只是文字記錄,而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以線條結構為具體形象,以一種抽象的審美理念為思維形象,給人產生一種美的享受的藝術形式后,在練習書法的同時,一是理解文字中所蘊含的含義,二是在練習中通過創造、學習美的作品,體驗美的感受,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形成高雅的審美意識。
我要求學生在書寫時注意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培養學生挺拔的身姿。在對書法線條具體講解的時候,要求學生同時進行硬筆和毛筆的對照練習,直觀理解軟硬筆在書寫時所形成的不同線條和結構,了解書寫時筆畫順序和氣韻連貫的重要,順便規范學生的書寫習慣,養成良好的握筆和坐姿,學生上課表現得落落大方。
二、細心觀察、靜心思索,養成沉靜善思的性格
書法的本質屬性一是實用,二是審美,這二者始終互為一體。書法的審美體現在書法的本體之中,從筆法的變化到字體的結構,行距的排列,以及整體章法都在追求形式美。在課堂上進行書法的審美,引導學生如何鑒賞書法,分辨出優劣的書法作品,最重要的是能把這種審美反映在他們的書法作品中。
我注意到:書法特長生中有些學生盡管接觸書法的時間不長,但是只要他(她)愿意細心觀察、靜心思索,往往會事半功倍,反之則總是停步不前。現代社會需要集科學素質和人文精神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才,需要他們具有穩定的個性心理、敏銳的觀察、縝密的分析和果敢的判斷,需要他們有較強的整體意識和大局觀念,既要有敢為人先、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也要有耐心、細心、恒心和愛心。所以,我要求學生在練習之前一定要觀察字帖,最好跟自己平時書寫習慣練習起來,思考大師的書寫跟自己的書寫有什么不同,是結構,還是筆畫,是轉折,還是結體。當學生帶著目標去認真對比的時候,他們就往往會發現很多細節,而這些細節就幫助他們進步。當這種觀察一而再、再而三的形成習慣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帶進其他的學科和學習中,讓學生養成沉靜善思的品格。當學生沉靜善思的品格養成以后,學習環境和氛圍也會很好,很多老師都反應書法班的紀律很好,遇到問題積極思考,不會隨口而出,而且這種學習習慣會帶動新加入學生,形成優秀的校園文化傳承。
三、潛心揣摩、反復錘煉,養成堅韌不拔的精神
中國書法是一種復雜的藝術現象、文化現象,蘊含了東方的美學觀和藝術觀。書法教育不僅是美的教育,被公認為能夠修煉人品、錘煉性格,它還具有育德、啟智、健體、審美等綜合效應,這不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文化修煉、精神陶冶。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沒有進步、處于瓶頸時期或者練一種字體太久感覺審美疲勞的時候,學生就會有煩躁的心情,表現在——上課走神,找人說話,不堅持練習,上課時敷衍教師,隨便畫幾個字應對作業等等。一碰到學生有這樣現象出現,老師就有責任幫助他們,培養他們慢慢養成堅韌不拔的精神,
黃某某,成績優秀,是班級的班干,小學就進入書法特長班練習書法,基礎扎實,進入中學后一直在書法班里學習,平時安靜乖巧。但是隨著各科作業量多起來,他開始敷衍練習,晚來早走。練習量的減少使得他書法水平下降了,結果他來得更晚了。他的變化直接影響了書法班其他學生,我找他聊,他說感覺進步不大,所以對練字不感興趣了,而且其他作業太多,沒時間來練。我表示對他的理解,但我要求他起碼在書法課上要認真練字,平時輔導課盡量參加,只要能來就一定要準時并且認真練習。他答應了。接下來我找到了他為什么不會進步的原因——他臨帖的時候是看一筆寫一筆,字體不夠連貫,氣韻不夠流通,所以我示范給他看,如何使字的氣韻流通起來,如何在現在的練習方法上改進,他很感興趣,那節課他看著字帖,一直在揣摩,再練習的時候就不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標,而是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我在網上又找了一個寫顏體很好的書法家的視頻,專門放給他看,他連續看了三遍,對字帖重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書法水平飛快提高,代表學校多次參賽,多次獲得很好獎項,拿過幾次特等獎。他的成功不單讓他改變,也帶動了全班同學,很多人以他為學習目標,暗暗追趕。
上到初二時,我感覺他又開始放松練習了,正好初一有幾個新生加入到平時輔導班里進行書法練習,他們基礎很好。大家都有點不服氣,正巧有個比賽,我幫他們都報名了,結果是初一幾個新生都拿到一等獎,初二學生成績非常不理想,黃某某也只是拿到二等獎,回程時,初一新生大聲說:這次初二全軍覆滅。黃某某沒有說話,我也沒有吭聲。回來后我突然發現,只要有時間他就來練字,不單他自己來,而且還拉上其他初二的同學一起練。初二同學的表現反過來又觸動初一同學,那段時間,書法班呈現非常好的良性競爭狀態。后來兩次比賽他連續拿到好成績,我問他感想如何,他說:不能驕傲,更不能輕言放棄。現在他已經升上初三了,但是有空的時候他還是會專門到美術室來找我們,說非常懷念練書法的時光。我鼓勵他不要放棄練習,中考后繼續努力,希望他能記得練習書法時遭遇到的挫折和沮喪,更希望他記得堅持下去時的勇氣和希望,我相信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會幫助他克服更多困難。
四、一起努力,共同提高,養成守望相助的品德
由于學生基礎不同,書體也不同,我在平時訓練的時候經常需要單對單的輔導,但是就是這樣,我也不希望書法班的學生是單打獨斗,我希望他們有團隊意識,有一起努力、共同提高的認知。在他們訓練的時候,我會觀察團隊里面的佼佼者和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能結對就結對輔導,不能結對也引導他們互相觀察學習方法,互相學習,互通有無;在他們比賽的時候,我也會安排他們互相幫助,互相提醒,會折紙的同學幫助不會折紙的同學,比賽結束時一起收拾,不留垃圾;在拿到獎狀的時候,大家一起為自己的努力而喝彩,為沒有拿到獎狀的同學加油。
幾年來的努力,讓我們學校漸漸從書法薄弱學校變成書法較強學校,又慢慢形成書法特色學校,學生獲獎很多,書法氣息濃郁,學生從書法學習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獲得自身品格的培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這條路上,我跟我的伙伴們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