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香蘭
摘 要:微課是在信息網絡技術與教學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運用信息技術的一種碎片化的學習內容、過程以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已經開始被應用,利用微課來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以高中化學為研究,探索微課的設計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措施。
關鍵詞:高中化學,微課設計,應用,關鍵問題
引言:在網絡背景下,改變了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優化了教學手段,是教育向著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微課以短小視頻的形式,打破傳統的教學限制。就目前微課應用來看,可以發現其是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在運用中,也已經取得一定成果,得到大眾的認可。但是在具體的應用中,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
1.微課在高中化學中的設計與應用
1.1微課
微課是精短的視頻,其核心內容也就是教學視頻,也可以說是課例片段,各種教學資源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是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其具有明顯的特點:
時間短,微課視頻一般只有5-8分鐘,比如一個重點知識,制作成幾分鐘的視頻,更好的滿足學習需求,被引用到各種教學方式中,也能與其他教學手段結合應用。
教學內容少,主體突出,內容也比較具體,一個課程一個主題,比如課堂的微課更多的是突出教學中的難點和中的概念,反應某一教學環節,更加的精簡。使其更加具有針對性。
資源容量小,視頻格式大眾化,可以在線瀏覽觀看,隨時隨地的觀看。資源的結構實現了情景化,使用方便,構成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和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
設計簡單,傳播簡單多樣,設計簡答,教師可以很快的掌握制作方式,同時學生也可以制作。瓷碗,傳播形式多樣,可以網上上傳,也可以手機傳播,可以利用即時通訊軟件傳播。
微課的理念是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微課目前的應用可以作為課前復習、預習,新課的導入、知識理解、練習鞏固,小結拓展等。
1.2高中化學微課的設計與應用
微課的設計,需要結合高中化學課程的特征,以學生為中心,同時還需要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微課,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掌握知識點。此外,對于微課設計,需要重視創新,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達到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的目的。具體來講,確定目標,進行教學內容分析,包括主題、任務以及學情;然后選擇主題、劃分好模塊、設計內容、制作腳本、整合修正,完成之后就可以實施,主要從資源、評價以及學習平臺三個方面來進行。總結再回到最初,確定目標的完成度。
目前高中化學對微課的運用,一般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課前預習、課堂引入、課后鞏固。課前預習,是在課程前,把微課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做好自主的預習,做好課堂知識的了解,更好的進入課堂。課堂微課引入,是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一些重點或者難點,就引入微課,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可以作為課堂引入,通過微課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其更好的進入到課堂學習中。課后鞏固,可以是習題分析,也可以說問答式等,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檢測學習狀況,進一步的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
2.微課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問題和完善措施
2.1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微課,并沒有發揮出其作用,具體的問題是:
一是微課設計偏離教學目標,很多的教師開始去學習和制作微課,把微課融入到教學中,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經常出現微課設計偏離教學目標的問題。對知識點難點或者重點的掌握不足,運用限于預習和復習階段,在難點重點解析上,太過片面化。
二是缺乏創新性,創新是微課的一大特點,但是目前存在的微課大都千篇一律,比如對金屬物質鐵的學習,很多微課都是大同小異的,為了方便,直接應用,或者對已有的微課簡單改一下字體或者圖片,節省了教師制作時間,但是失去了新穎,無法使其具有針對性。
三是在運用上,比較單一,微課沒有與其他的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單一的微課很難發揮出其效果。
2.2高中化學微課設計應用的措施
2.2.1微課的目標與教學目標一致
在微課設計的時候,要重視教材,明確課程教學的目標,同時還需要重視學生的發展,就比如在學習鐵元素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常見的一些生活現象作為資源或者案例。教師之間加強溝通交流,相互的學習討論,力求制作出更加精致完美的微課視頻。
要深入研究,明確給教材的重點、難點,在突出知識點的時候,不能逃過片面,要深入知識點,讓學生能夠通過微課學習到知識點,比如鐵的一些化學形式,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來解釋,讓學生更加明確其原理。
2.2.2微課設計要創新
微課運用到教學中,要具有針對性,針對性是針對不同學生,讓其都能得到學習體驗,達到一定的效果。所以在制作微課的時候,可以下載一些網絡上比較優秀的微課,但是必須要根據班級情況,吸取其中比較優秀的部分,在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創新,讓其更加具有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比如采用錄屏式、混合錄制、攝制等多種方式結合。
2.2.3創新運用方式
在運用中,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多種教學手段,比如用于課前預習,可以實際情況,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結合,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總結能力。在課堂的運用可以結合情景化教學和項目合作教學的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下,確保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持一個精力高度集中的狀態,提高課堂效率。課后預習,也可以采用競爭式的方式,讓學生更加主動的投入到復習中,得到知識的鞏固。
3.結束語
微課是當前一種主流的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是因為經驗不足、研究力度不足,導致微課的設計應用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無法發揮出其具體作用,本文就提出了具體的問題,并且根據問題提出措施,同時在今后的研究中,也會不斷的完善和優化,發揮出其作用,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
參考文獻
[1]周踐真.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微課教學的應用與設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9):109.
[2]任琴會.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案例設計與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
[3]白蝶.高中化學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6.